高中歷史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歷史其實是一門日積月累的學科,想要學好歷史除了好的學習方法,還要制定好的複習計劃。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中歷史複習計劃,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中歷史複習計劃

  ***1***首先關於背書。

  在高中時很多同學都問過我,我是什麼時候背歷史書的?沒怎麼見我背書,但老師上課問時間事件時我總能對答如流?這就要涉及我所說的方法了。其實我只是沒有死背書而已。歷史的知識點很碎,它不像政治一次就是一大段,必須聯絡的一字不落的記住,而是需要反覆而深刻的重複。

  我記歷史知識點主要分三遍。

  第一遍就是在看書的時候了。前面說如果有興趣的前提下看歷史書就跟看小說一下行雲流水,一目十行的看是第一遍。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發生在預習情況下,所以這時候記住的一般都是新奇的,特別的和簡短的。這就夠了,有個印象在腦海。

  第二遍則是在上課的時候。上課必須要保持80%的時間是完全跟著老師的,這點很重要。如果你能整節課都跟著老師的講課內容,你會發現你又知道了昨天看書沒有看見過的或不理解的知識。當然這跟老師上課的方式,好壞有關,但無論怎樣上課用心聽,不但可以擴充你的只是範圍還可以鞏固你的課前知識點。

  第三遍就是做題了。首先你要養成一種好習慣:當你不熟悉這個知識點,或者只是不確定這個事件的時間地點影響利弊時,一定要翻書。去在書上尋找正確答案,比你看答案解析,問同學答案更有效。你自己找到時,接觸的是自己的記憶力,是直接的,清晰而準確的。你自己就會對自己這次活動記憶猶新,從而記住這個知識點。而從別人那獲取資訊時卻是間接的,印象總不深刻。

  ***2*** 除此以外,我還要強調一下看書的方法。

  不是說學歷史靠剛剛三遍背書背知識點就夠了。下來沒事的時候,或者做數學英語疲乏的時候也可以翻翻。這時候翻就要注意細節了,比如上次選擇題錯的地方,比如那些專家診斷和歷史縱橫,多看兩遍。等到做題多了以後你會發現很多題點都在裡面有提及,而且經常被忽略。如果你要願花更多的時間來看書,那就注意看每一課中的人物時間地點意義分別都是什麼。

  而且要注意有一種全域性的意識,因為我們現在用的教材是必修一二三政治經濟文化分模組來講課的,對於同一時代發生的事情不能自主的合併也就沒有統一的意識。

  就像我們在必修一里會學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地方上實行郡縣制,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在必修二里秦朝獎勵耕織,重農抑商;在必修三裡講秦朝實行焚書坑儒,重法苛令;而在選修一中我們學商鞅變法告訴我們秦朝怎樣走向強大的。這些都事發生在秦朝的事,政治經濟文化思想,這就是時代背景,也是我所說的全域性意識。

  ***3***然後,上課聽講很重要。

  上課認真聽,如果效率高的話,下來並不需要花很多時間的。高三一輪複習主要是鞏固基礎。很多同學在高一時沒有認真學,即便是為了會考也只是泛泛的粗略的學,所以現在聽講很重要的。而且為了擴充知識面,老師會加一些以前沒講過的,更深層次的內容或概念進來,所以做筆記有必不可少了。對於做筆記的觀念,我個人是認為最好先聽後記。先聽明白在說什麼,再記下來。

  如果沒跟上的話,下來可以找同學補一下。否則一味的記筆記,反而不能真正理解筆記的意思。我上歷史課的時候,老師特別喜歡用PPT,並且放了很多補充材料新奇故事。遇到整理好的知識點就連忙做筆記。一度我們上歷史課就只有抬頭低頭記筆記的樣子,導致我們下來花很長時間來整理筆記。

  後來,我就不跟著大家一起盲目做筆記了。我看到知識點先讀上兩遍再記,這時候就相當於背了,記在心裡反而寫的更快,理解也更深刻。而在高三後期,上課筆記就不用做太勤了。這時候老師基本講的是通史 更多的是要跟著老師理出一條線來。

  ***4***接著,來說一下做題的方法。

  其實歷史在小三科裡是考題最靈活的一個了,不好把握題意,選項也一知半解的情況很多。

  1. 選擇題

  先說選擇題,近些年選擇題的趨勢就是材料題。就是根據所給材料+所學知識來做題。但問題就是在現在提倡的多元史觀的背景下,一個是給定的材料陌生看不懂,一個是有些補充課本教材的知識然而思路不同又很難掌握,最終就是選擇題拿分低。

  根據我個人經驗,做歷史題首先不要背題。很多時候題設或是答案更改一個字都是不同的。就比如我們說,1840年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而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洋務運動卻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一個“史”和一個“化”就是這樣不同。其次,要學著結合知識點做題。一個選項如果在確認情況下與已知正確知識矛盾,那麼就直接排除掉。如果不確定時,就去翻書中的知識點,把相關知識都看下,也順便複習知識,熟悉課本。

  對於選擇題,我主要用三種方法:

  一個是直接法,就是根據所學知識一眼就判斷出對錯;

  一個是排除法,將確定錯的劃掉,在剩餘選項中選,這個最常用;

  還有一個就是最優選項法,當答案中出現兩個以上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時,除了要看跟材料有關與否外,還要比較哪個選項最優。比如在程度上,哪個影響更深遠,在範圍上,哪個囊括更多,是否存在包含關係等。

  除此以外,可以加強一下語文素養。一方面是讀題審題的能力,包括讀懂材料的含義,分析隱喻意等;另一方面,涉及一些文化常識,包括中國古代知識,文言文閱讀等。這些都不是硬性要求,但是如果能努力去補及一下,還是很有裨益的。

  2. 大題

  對大題來說,是要學會總結方法的。

  儘管模板很少,但常見題的方法還是可以總結出來。比如給定一段材料,要求概括或分析時代背景,總結事件方式和特點,說明意義和評價之類的。最通用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分層。一般情況下,按句號來分,一句一個點。

  其次,要注意分析的思路。比如答影響題或評價題時,要從利弊兩個方面答;分析時代背景時,從經濟政治文化思想上入手。而論述題,最重要的就是條理清晰,整齊簡潔。每句話精簡一下,不要贅述,標上小序號①②③,就算沒猜到點子上,老師也會給不低的卷面分。

  對於選修題,一般是選三拿分高,選一選四旗鼓相當,選二拿分慘烈。

  選三的題基本上把書上知識點記牢了,著重複習一二戰,問題就不大。

  選一和選四是注重方法的,無論是改革還是人物都不會從課本里選,所以把課本分析的思路,答題的格式記住,照瓢畫葫也可以做。

  選二一般拿分底,而且很多學校不學,我就不多說了。如果在其他三道題都不好做的情況下,還是可以看看的。所以做題順序一般是選3≥選1≥選4≥選2。

  高中歷史複習方法

  第一,要時常總結類似的題,不懂的題,新穎沒見過的題型。最好有個筆記本,從第一頁開始記,以後每次考試前可以拿出來複習。

  第二,要總結模板,就是答題的思路。像背景題,要從政經文三方面入手;意義題主要用有利於、促進了、鞏固了、推廣了……

  第三,要及時總結錯題,錯題的相關知識。可以在之前筆記本的最後一頁開始記,一小點一小點的,可以把易混淆的知識點放在一起,也利於區分。

  第四,要及時弄懂不明白的題,不懂的知識點要積極去問老師。不要害羞或嫌麻煩,老師會很樂意給你講題,也可以在其他方面給你一定的幫助。

  高中歷史複習建議

  首先,從升高三的暑假開始到高三寒假結束這半年的時間,主要是打基礎的時間。第一輪複習主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具體的步驟和安排可以按照課本的順序,新課標之後採取專題史的形式也沒有必要打破,主要是為了讓同學們更多的喚起高一高二學習歷史的記憶。這段時間注意掌握兩個東西,第一,這個時期歷史發展的主線是什麼?比如,複習中國古代的文化史,我們要著重掌握關於儒學的興起和在後世的沿革史;複習中國近代史要注意掌握中國的半殖半封的加深以及由此帶來的各階層的抗爭。第二,要注意儘量全面掌握知識點。參考2010年的北京高考題會發現,有一定比例的細節知識點的考察,比如,讓大家的學姐學長們都吐血不止的“元代王禎的《農書》”,用人教教材的同學書上只有七個字,七個字…所以這些細節的考察需要大家在第一輪複習的時候就夯實自己的基礎,讓知識體系儘量的全面。這個時期知識點為主,可以適當的做一些真題,培養做高考題的感覺以及對於難度的把握。

  然後,從第二學期開學到二模結束的時期,進行歷史的第二輪複習。這段時間的複習,可以打破教材編寫的框架,對知識點進行重新的整合。教材使用專題史的形式,我們就轉而採用編年史的角度,將整個歷史的知識通過另外一條線索穿起來,這麼做還可以讓原本因為編寫的體例而不得不分散在各本教材的知識重新整合在一起,從而有利於我們看到具體到某一個具體的時間段的歷史現象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先後發生的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從而構建起來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以古代史的部分為例,我們可以重新按照朝代來梳理一遍,一方面可以看到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概貌,同時可以發現一些貌似相對矛盾的細節。比如,北宋政治的積貧積弱和經濟的繁榮的矛盾。而這樣的點也是高考很容易出題的點。上面說的梳理工作並不會佔據很大的時間,所以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要多做真題,首先是北京地區的真題,然後是全國使用新課標省份的真題,然後是全國卷,最後是剩下的真題。這些題沒有必全做,按照我們上面說的順序重要性遞減。

  第三個階段,從二模結束到高考的時間,進行歷史的衝刺複習。所謂衝刺,就是我們不在糾結於細節的知識點的掌握,而是更加重視解題方法和時間安排的訓練。這段時間的知識積累主要是以社會的熱點問題為線索進行梳理,因為通觀北京的高考題會發現,文綜的命題從來都是不迴避社會熱點的;同時結合考綱,看其中的新增考點和改動在哪兒,因為考綱往往三月才出,距離高考已經很近,這個時候出的東西,有所刪改,難免有瓜田李下的意味,所以這個部分大家也要注意;同時可以順帶注意是否有相關的整的週年紀念事件。對於2011的高考來說,當然就是要關注一下以1結尾的年份,尤其是以11結尾的。上述的工作仍然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那麼這段時間的重點是放在做題方法的準備上。以材料題為例,重點體會如何從材料中條分縷析獲得答案,如何知道答案是來源於知識還是材料,如何確定答題的方向,如何確定要答哪個知識點等等。這段時間還要注意回頭重新看自己在一年的複習過程中做錯的題目,分析自己的思路的缺陷,知識的缺陷等等,查漏補缺。這個時期有個誤區需要注意,這段時間臨近高考,我們往往會聽到很多關於要注意休息,關於衝刺無用,關於要放鬆下來的建議,但是我們的經驗是這段時間,如果可以很好的衝刺,一鼓作氣,效率是任何時期都不能比的,而且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歡:

1.我的學習計劃範文3篇

2.高中生的學習方法總結

3.高中學生學習計劃表

4.高中的學習計劃範文

5.制定學習計劃

高中語文期末複習計劃具體有哪些
高考政治綜合科學習方法
相關知識
高中歷史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期末七年級歷史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考研歷史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高考三輪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高一期末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高三化學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高三寒假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高中生的學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地理高考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中考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