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小孩愛學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學習!學習!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然而遇到不愛學習的孩子,真是惆悵啊…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的方法,供你參考。

  

  1、前提:瞭解孩子的生理與心理特徵

  孩子與成人的生理、心理特徵相比具有較大差異,這就決定了孩子獨特的學習方式。成人的學習更多著眼於書本知識、技能和經驗等,而幼兒階段孩子的學習更多從物體的色彩、圖畫的線條等表象來進行認知。

  孩子對事物有獨特的視角和解讀方式,將成人的想法和感情強加於孩子,是件愚蠢的事情。家長應該試著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他,創造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保持孩子學習的興趣,並且養成良好習慣。

  2、基礎:珍視孩子的每一次嘗試

  對於孩子的每一次嘗試,不管他做得如何,家長都要給予適當的讚揚,這有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例如,兒子嚷著買玩具飛機,我說,不如爸爸教你折個紙飛機吧?兒子欣然同意。我邊折邊給他講解,摺好後兒子非常高興,自己也想嘗試摺紙飛機。第一次折出的根本不像飛機,但我還是鼓勵他,說:“比爸爸第一次折的好多了。”聽到我的表揚,他的興趣更濃了,一連折了好幾個飛機,慢慢地越折越好。

  3、途徑:和孩子一起學習

  孩子年齡小,很難安分下來獨自看書,這就需要家長抽出時間來進行親子共讀,逐步引導孩子對書本感興趣。兒子原本也不愛看書,每次買了新書給他,他都只看幾眼就扔到旁邊。後來我改變了策略,和他一起閱讀,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動作描繪書中故事,有時還編一些琅琅上口的兒歌來複述。堅持一段時間後,兒子慢慢地對書本閱讀有了興趣,喜歡找我一起看書,勁頭也越來越大。

  親子共讀時,建議家長對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先示範複述,然後再讓孩子嘗試複述,即使孩子複述的內容並不完整,也別忘了鼓勵和表揚,給孩子以滿足感,從中培養學習的興趣。

  4、方法:使用遊戲和情景模擬形式

  遊戲是父母與孩子進行直接情感交流的過程,也是發現孩子興奮點和不足之處的方法,這種親子教育能寓教於樂,寓教於玩,非常直觀形象。遊戲的素材可以是身邊小事,也可以是寓言或童話,通過遊戲和情景模擬的方式使孩子熟悉內容,培養學習興趣。在家裡,我們對《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進行了情景模擬,孩子演老太婆,我演老漁夫,孩子媽媽演小金魚。通過幾次這樣的遊戲模擬,孩子不但牢記了故事內容,還能自編自導發展成其他結局,大大開動了思維,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鞏固:創造多元化的學習空間

  孩子在幼兒園階段,並非是培養學習書本知識的階段,而是培養綜合素質和創新思維的關鍵階段。孩子的各種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心理健康等情商元素,都是以後學習、為人處事的基礎,決定了日後發展的持續力和可塑性。因此,這個階段不能以認識多少字、會背多少詩等量化的東西為衡量學習程度的標準。家長不妨多帶孩子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為孩子創造更多學習的空間。譬如,到外面碰到熟人時,學習使用禮貌用語;到別人家做客時,學習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在超市購物後,可讓孩子自己排隊付錢,學習遵守公共秩序……從日常身邊的小事開始,多角度、多層面地拓展孩子學習的寬度與廣度。小卡爾威特所著的《後天神童》中有這樣一段話:人都喜歡做自己願意做的事,只要有興趣,多大的困難都能克服;如果不喜歡,不論怎樣強迫都產生不了作用。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也一樣,學習不是負擔、更不是煩惱,讓學習成為孩子的興趣愛好,才是最好的驅動力。

  好奇心激發小孩學習熱情

  一、樹立“留心,處處皆學問”的觀念。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剛生下來他肯定什麼都不知道,而父母知道的所有都會是他可以吸收的知識。因此父母要主動隨時隨地給孩子講我們身邊的知識。比如,看到有些樹的樹葉是針狀要告訴孩子這是植物為了適應在乾旱的地方生活防止水分從葉片間大量散發,看到建房子的綠圍網要告訴孩子這是為了防止修建的砂石飛濺出來傷人,看見路邊的反光點要告訴孩子這些反光漆的目的是為了晚間提醒行車司機不要碰到路邊的護欄,不用燈是為了節省能源等等。如果我們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也就不會向孩子們去講述,孩子也就不會仔細觀察周圍事物,就不會產生疑問了。反之,孩子觀察得越多問題也就越多,學習的興趣也就越高。這樣我們就解決了孩子愛學習的第一步,即孩子的學習意願問題。

  二、保留足夠的耐心回答問題。

  孩子的問題多了,父母應當高興,而不應當對孩子的無知感到生氣或者對孩子問題太多感到麻煩。我們需要用實際行動來支援孩子的問題,那就是我們要在任何時候以百倍的耐心來回答孩子的問題。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簡單,難就難在任何時候都要及時並耐心地回答問題。許多父母心情不好,或者工作太忙時,容易對孩子的問題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孩子們就不會發問了,他們的學習激情也就這樣被磨滅了。

  三、全力為孩子找到真實的答案。

  孩子的問題有時候並不簡單,甚至難倒大人,因此,僅僅是願意回答他們的問題還不行,還得能夠回答。回答不了的問題,要去尋找正確的答案。有些父母對孩子的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常會“哄騙”他:“這是魔法”“這是因為你不乖,所以.......””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等等,這樣並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反而會讓他們產生更多的疑惑,因為孩子總把父母講的視為真實來思考,但他無論如何也無法用這些非真實的資訊拼湊出一個完整的世界。

  在生活中,只要楊淞問到的問題,我都會全力為他找到事情的真相。有時候我們不懂的,需要查資料才能夠解決的問題,我們也常常帶著楊淞一起查資料,這樣也告訴了他爸爸媽媽並不是什麼都知道,很多問題也需要自己去探索。

  四、用最生動的方式來說明答案。

  孩子年齡小,思維比較直觀形象,所以我們僅僅能夠回答孩子的提問還不行,還需要深入淺出,把知識點講得生動活潑,用孩子的語言回答,讓他們聽得懂。如孩子提出“為什麼眼睛可以看得見東西”,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方法去引導幼兒探索,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生動形象的科學畫報中尋找答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讓孩子知道,也可以用具體直接的小實驗讓幼兒去感知。

  五、允許孩子“搞破壞”。

  在楊淞的生活中除了兩條原則不能破壞之外,所有的一切活動均被允許。他的兩條不能破壞的原則是:***1***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能打罵家人。***2***按時睡覺按時大便按時吃飯。因此,楊淞在家算得上是破壞大王,也算得上是發明大師。家裡的牆上門上貼滿了他的東西,牆上櫃子上常有他釘的釘子,用刀挖的洞洞。陽臺上堆著他用來玩耍的沙子、泥巴和米。他常躺在小區花園的地上看星星,或者從一個很骯髒的洞裡鑽過來鑽過去。父母的責任是,跟著他並防止他受傷,告訴他如何才能讓自己不受傷,打掃他零亂不堪的“戰場”。在這些活動中,楊淞可以利用他的所有知識去設計和組裝一個東西,也可以去試驗他所知道的知識是否正確。他常組裝出一些我們想也沒想過的東西讓我十分佩服。有些父母這也不許孩子弄,那也不許孩子弄,我認為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及創造能力是十分有害的。

  六、及時的表揚很重要。

  在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我發現楊淞是個學習的天才,我相信所有的孩子應當都是一樣的,區別僅僅在於父母的方法。楊淞常常會把在一個問題中學到的知識用到另一個問題中去解釋現象並試圖找到答案。每當這個時候我會表現出非常的驚訝***我的確十分驚訝***和十二萬分的賞識,並向家裡其他人講述,讓大家都去表揚他。他會得意於自己的發現和知識,從而會提高他學習的興趣。

  七、成長陪同是基礎。

  孩子的世界、孩子的語言和孩子的理解力是有限的,我們必須多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才會瞭解到現在他問的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講到多深才是他能夠理解的,用什麼樣的語言才是他能夠聽懂的。因此,日常生活中的陪同是必不可少的,沒了這一環節,父母是無法知道孩子的發展程度的,也就無法知道我們將如何去引導孩子。

  總之,孩子是我們心中的寶貝,我們需要用心去呵護他,他才能長得好,他需要的不僅僅是漂亮的衣服、玩具,好吃的零售,他需要得更多的是愛,這一切都源自愛。

優秀的高中英語作文範文
適合初中生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相關知識
如何讓小孩愛學習
父母應該如何教小孩子學習
如何讓小孩養成愛學習的習慣
如何讓小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讓小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讓小孩學好毛筆字
父母如何對付不愛學習的孩子
如何教育孩子學習小提琴
如何管教不愛學習的孩子
如何糾正孩子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