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示意圖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示意圖,大體上描述或表示物體的形狀、相對大小、物體與物體之間的聯絡***關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僅供大家參考!

  及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2013年高考地理真題福建卷***迴圈農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途徑之一。圖1示意某迴圈農業模式,讀圖回答1~2題。

  圖1

  .最適宜該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黃淮平原 C. 遼東丘陵 D. 閩浙丘陵

  【答案】D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農作物的分佈、農業生產與氣候關係,難度偏易。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要注意模式圖中的農業生產活動,水稻種植和甘蔗種植,水稻種植主要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南,另甘蔗主要分佈在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福建、臺灣等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分佈區。結合兩者可以得出該地位於閩浙丘陵。

  . 迴圈農業對建設美麗鄉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經濟效益 ②加快城鎮發展 ③提供清潔能源 ④促進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迴圈農業的意義和鄉土地理,考生可根據題幹要求,“美麗鄉村的主要作用”和圖中資訊可得出答案。

  【解題思路】結合題幹要求對美麗鄉村的主要作用,“加快城鎮發展”不符合題幹要求,首先排除。該模式有漁業養殖,種植業等多種經營方式,農民收入多元,提高經濟效益。該模式也利用沼氣池提供沼氣清潔能源。模式中既有漁業養殖還有種植業,促使民居轉向魚塘等水域和耕地面積較集中的區域發展,可能促使民居走向分散。

  ***2013年高考真題上海卷***圖示的岩石迴圈模型說明岩石通過不同的過程可以從一種形態轉化成為另一種形態。讀圖回答5~6題。

  大理岩是石灰岩經過程①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

  A.溫度升高,壓力降低 B.溫度降低,壓力升高

  C.溫度升高,壓力升高 D.溫度降低,壓力降低

  答案:C

  【命題立意】通過地殼物質迴圈示意圖考查變質岩的形成條件。

  【解題思路】從圖中可以看出過程①為變質作用,變質作用的發生需要高溫、高壓的環境。

  .圖中能夠反映大洋中脊處新的洋殼形成過程的程式碼是

  A.② B. ③ C. ④ D. ⑤

  答案:C

  【命題立意】實際考查大洋中脊的形成,但是通過地殼物質迴圈圖來考查此過程。

  【解題思路】大洋中脊的形成是板塊張裂,岩漿噴出形成的。結合圖示可看出④代表岩漿噴出。

  【考點定位】大洋中脊的形成。

  ***2013年高考真題上海卷***下圖表示某地區多次地震的震中到海岸線的距離與震源深度的關係。圖中縱座標為震源深度,橫座標表示震中到海岸線的距離,其中0表示的是海岸線位置,-800表示震中位於海岸線以西800km,200表示震中位於海岸線以東200km,圖中的點表示各次地震的震源位置。讀圖回答15~17題。

  .總體上看,震中到海岸線的距離與震源深度的關係是

  ①在海岸線的西側,震中離海岸線越遠,震源越深

  ②在海岸線的東側,震中離海岸線越遠,震源越深

  ③在海岸線的東側,震源深度限於一定的範圍之內

  ④在海岸線的西側,震中到海岸線距離與震源深度關係不明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命題立意】本題選擇一種點狀圖,考查學生地理圖表的閱讀能力以及地理資訊的獲取。

  【解題思路】根據圖文材料,在海岸線的西側也就是震中到海岸線的距離0km以左的範圍,震中離海岸線越遠,震源越深,故①對④錯;在海岸線的東側,震中離海岸線越遠,震源深度無明顯變化趨勢,限於一定範圍之內,故②錯③對,因此選擇C選項。

  .對這種震源分佈特徵的合理解釋是

  A.大洋板塊發生了張裂運動 B.大陸板塊內部發生了張裂運動

  C.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 D.大洋板塊俯衝至大陸板塊之下

  答案:D

  【命題立意】考查板塊構造學說與地震的相關知識,難度較大。

  【解題思路】該圖為震中到海岸線的距離與震源深度的關係示意圖,其中震源處即為板塊交界處,關鍵要注意對該圖的理解是剖面圖,而不是平面圖。因為大洋板塊位置較低,俯衝到大陸板塊下面,所以右下為大洋板塊,左上為大陸板塊,這種震源分佈特徵為大洋板塊俯衝至大陸板塊之下,因此選D。

  【知識拓展】

  . 符合這種震源分佈特徵的板塊活動可發生在

  ①太平洋西部島弧 ②北美大陸西海岸 ③北美大陸東海岸 ④南美大陸東海岸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命題立意】考查六大板塊分佈圖中板塊交界的型別。16小題正確選擇以後,此題難度不大。

  【解題思路】根據上題,該處為大洋板塊俯衝至大陸板塊下面的消亡邊界,因此選擇①②,南北美大陸的東海岸均為大西洋一側,板塊的生長邊界,故排除③④,因此選A。

  ***2013年高考真題上海卷***下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割槽示意圖,圖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區,一條河流穿過該市區***圖中沒有畫出河流,需根據等高線判斷大致流向***。讀圖回答21~22題。

  .若在該河開發漂流旅遊專案,那麼漂流的出發地應設在

  A.a區 B.d區 C.e區 D.g區

  答案:A

  【命題立意】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區的合理劃分,以及從圖中獲取資訊、利用相關規律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某城市功能分割槽示意圖為背景,考查河流的流向及功能區的佈局。難度偏易。

  【解題思路】根據河谷是集水區,河流是發育在山谷中的而且等高線向海拔高的地區彎曲表示山谷;結合圖中等高線的彎曲方向可知該河流從西南流向東北。河口開發漂流專案出發地應在河流的上游,故選A。

  .若該市包含下列功能區且佈局合理,則g區最有可能的是

  A.住宅區 B.文化區 C.工業區 D.中央商務區

  答案:C

  【解題思路】上題可知流經該地區的河流流向是從西南流向東北,g區位於流經該城市河流的下游,最適宜佈局的工業區,這樣減少了對城市的水汙染。故選C。

  ***2013高考題 安徽卷***地表岩石風化後,由殘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風華產物組成的殼層,稱為風化殼。圖11為不同氣候一植被帶的風化殼厚度變化示意圖。完成32~33題。

  . 曲線Ⅰ、Ⅱ、Ⅲ分別代表

  A氣溫、降水、蒸發 B. 降水、蒸發、氣溫

  C. 降水、氣溫、蒸發 D. 氣溫、蒸發、降水

  【答案】B

  【命題立意】運用示意圖考查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運用能力。

  考點定位:自然環境要素的地域分異規律 大氣的受熱狀況

  【解題思路】森林所需的降水要多於草原和荒漠,因此從圖中植被分佈特徵可以看出Ⅰ線為降水變化曲線;從氣溫角度講熱帶氣溫高於亞熱帶高於溫帶、草原帶因降水相對較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氣溫較同緯度森林分佈區較高,所以Ⅲ線為氣溫變化曲線;草原、荒漠的熱容量比森林小,蒸發強所以故Ⅱ線表示蒸發,故選B項。

  . 風化殼厚度

  A. 甲大於丁是因為熱量豐富、降水量大

  B. 乙大於丙是因為植被茂盛、蒸發量大

  C. 剛果盆地總體上大於格陵蘭島

  D. 伊朗高原總體上大於恆河平原

  【答案】C

  【命題立意】運用示意圖考查呼叫知識遷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考點定位: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外力作用

  【解題思路】風化作用是指暴露於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種岩石在溫度變化、水、大氣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發生的破壞作用。風化殼的發育程度與溫度、降水、植物生長量這三個因素都呈正相關。結合32題可知圖中因為氣溫較高、植物量大:風化殼厚度甲地大於丁地、乙地大於丙地;剛果盆地屬於熱帶森林帶風化殼厚度應大於格陵蘭島;伊朗高原為溫帶草原帶,風化殼厚度小於恆河平原為熱帶森林帶;故選C項。

  ***2013高考題北京卷 ***圖3為地球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回答第5題。

  .大氣中

  A.臭氧層遭到破壞,會導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濃度降低,會使②減少

  C.可吸入顆粒物增加,會使③增加

  D.出現霧霾,會導致④在夜間減少

  【答案】5.B

  【命題立意】本題從知識點角度來看是考查“大氣受熱過程”,從能力角度來看,是考查“全面、準確地獲取圖形語言形式的地理資訊”和“能夠調動和運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徵及分佈知識,對題目要求作答”。試題難度:中。

  【解題思路】臭氧層破壞導致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增多,實際上是削弱了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故A選項錯誤;二氧化碳減少,對地面長波輻射的吸收減少,故B選項正確;太陽輻射通過大氣時遇到空氣中懸浮顆粒就要要發生散射,使太陽輻射以質點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傳播開來,經過散射之後,有一部分太陽輻射就到不了地面,這樣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就減少,故C選項錯誤;霧霾的出現加強了夜間的大氣逆輻射,故D選項錯誤。

  ***2013年高考真題上海卷***下圖為不同水體之間相互轉化關係示意圖。讀圖回答18~20題。

  .在下列月份中,箭頭a代表的補給主要發生在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答案:C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陸地水體的相互補給關係,難度不大

  【解題思路】根據影象材料,a為長江水補給湖泊水,此時河流水位應高於湖泊水位,處於河流的豐水期,而長江汛期和雨季為6-7月份,此時隨著夏季風的退役,冷暖空氣交綏於江淮地區,形成江淮梅雨。故選擇C。

  .甲代表的水體型別是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答案:B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陸地水體的相互補給關係,難度不大。

  【解題思路】根據材料,甲分別補給長江和洞庭湖,能夠補給長江的有冰川、大氣降水、地下水,能夠補給洞庭湖的有大氣降水、地下水,附近無冰川,海洋水需蒸發形成水汽通過降水補給,所以同時能補給長江和洞庭湖的為B選項雨水、地下水。

  .如果在洞庭湖區進行大規模退耕還湖,可導致

  A.豐水期a變小,枯水期b變大 B.豐水期a變小,枯水期b變小

  C.豐水期a變大,枯水期b變小 D.豐水期a變大,枯水期b變大

  答案:D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湖泊的生態效益,難度中等。

  【解題思路】對洞庭湖區進行大規模退耕還湖,湖泊面積增大,其生態效益如調蓄洪水、涵養水源等功能增強,因此,在豐水期,存蓄洪水能力增強,a變大;在枯水期,補給河流的能力增強,b變大,故選擇D。

  ***2013高考題安徽卷 ***圖8為伏爾加河主要流經地區示意圖。完成26~27題。

  . 從水迴圈的過程中和地理意義看,伏爾加河

  ①流域內總體上蒸發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風帶

  ③河水主要參與陸地內迴圈 ④使東歐平原總體趨於高低不平

  ⑤促進裡海的水分和熱量平衡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C

  【命題立意】運用區域地理環境圖考查提取區域定位、資訊提取整合與呼叫知識分析地理現象的能力,本題綜合性較強。

  考點定位: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主要水迴圈及其意義 河流的補給方式 氣壓帶風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解題思路】伏爾加河流域緯度較高、氣溫較低、蒸發作用弱,①錯;伏爾加河注入裡海,裡海是世界最大的內陸湖泊,屬內流河,故河水主要參與陸地內迴圈;③對促進了裡海水熱平衡,⑤對;因歐洲西部平原寬廣,來自大西洋的西風帶來一定降水形成補給水源,②對;流水作用屬於外力作用,對地表主要有侵蝕、搬運、沉積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趨於平坦,④錯;故選C項。

  . 圖中所示石油、天然氣

  A. 與伏爾加河水能的能量來源不同 B. 直接形成於伏爾加河的沉積作用

  C. 開發得益於伏爾加河水資源豐富 D. 輸出主要通過伏爾加河運往西歐

  【答案】C

  【命題立意】藉助伏爾加河流域圖考查資訊整合與知識遷移運用能力。

  考點定位:區域能源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及其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解題思路】油氣和水能從能量來源來看都屬太陽能,故A錯;油氣資源來自於沉積岩,油氣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原料,天然氣的形成則貫穿於成巖、深成、後成直至變質作用的始終;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沉積作用之後經歷漫長的地質時期演化形成,故B錯;伏爾加河主要分佈在東歐平原,油氣主要依靠管道輸往歐洲西部,D錯;故C項正確。

  ***2013高考題江蘇卷 ***梯田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的典範。圖5是四種不同型別梯田的剖面示意圖,圖6是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11~12題。

  .圖6中甲區地形適合修築的梯田型別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答案】C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地理資訊獲取和分析的能力,以及比例尺相關的知識。

  【解題思路】根據圖5可知,坡式梯田出現在整體坡度較均勻且坡度較緩的地區,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區別在於水平梯田分佈在坡度較陡的地區;反坡梯田出現在坡度較陡,並且相鄰坡向不同的地區。圖中甲處,在10m長度內,陡坡落差5米,坡度較小,且有明顯的陡緩之分,故選擇C選項。

  .在黃土高原緩坡上修築反坡梯田的優點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築難度小

  C.利於機械化耕作 D.便於灌溉施肥

  【答案】A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問題。

  【解題思路】黃土高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根據圖,反坡梯田的水會反向流動,能夠有效的保水保土,故A項正確;B項,應該為修築難度較大;C項,梯田整體不利於機械化耕作,反坡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適於機械化;D項,有一定坡度,水會定向流動,同樣不利於灌溉施肥。

  .***2013高考地理真題廣東卷 *** 圖4為某城市空間結構示意圖。讀圖可知

  A.城市空間形態呈放射狀,多中心結構特徵明顯

  B.傳統與新興並存的工業區位於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務設施齊全

  C.城市新開發區主要位於東南部,適宜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

  D.外來人口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業,其生活區位於城市新開發區

  【答案】11.C。

  【命題立意】本題從知識點角度來看是考查“城市的空間結構及其形成原因”;從能力角度來看,是考查“獲取圖形語言形式的地理資料資訊並運用這些資訊分析、闡釋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試題難度:易。

  【解題思路】該城市的空間形態呈現放射狀,但只有一箇中心***人口、設施密集的老城區***,故A錯;傳統與新興並存的工業區主要位於城市東北和西南部,故B錯;城市外來人口生活區主要佈局西北部,與城市新開發區背道而馳,故D錯;城市新開發區與科研文教區均位於城市東南部,故C正確。

  【易錯點撥】“城市的空間形態”***外部形態***一般有平原地區的團塊狀、河谷地區的條帶狀、受地形或河流限制的組團狀,而“城市地域結構”是城市內部各不同功能區,如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關係,是城市的內部結構。這些功能區組合方式通常有同心圓模式、契形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013山東東基本能力測試】65.2012年6月8日,科學家在某地觀測一物體的日光成影狀況,根據其影長的變化繪成示意圖***圖14***。據圖判斷,該地位於

  A.北極圈內 B.南極圈內

  C.北迴歸線 D.南迴歸線

  【解析】由圖時間顯示大約夏至日前;該地極晝期且太陽高度大於零***在地平線上***;太陽高度與影長成反比;午時影子最最短,即太陽高度最高,說明該地在北極圈內。如下圖:

  ***2013高考題江蘇卷 ***圖16是我國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氣溫、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二、綜合題***13分***

  ⑴剖面線上,東、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異是____,其主要影響因素有____、____。***3分***

  ⑵剖面線上,長江中下游平原與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陽總輻射量較低的是____,原因有____。***3分***

  ⑶長江中下游平原主要農業地域型別是________,發展該農業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有________。***4分***

  ⑷你認為拉薩河谷地種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

  ***1***東部多,西部少 地形 大氣環流***海陸位置***

  ***2***四川盆地 陰雨、霧天多

  ***3***水稻種植業***季風水田農業*** 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糧食需求量大,市場廣闊;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4***不可行 地勢高,氣溫低,降水少;水熱條件不能滿足水稻生長需要

  如答可行,須提出解決水熱條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試題立意】試題通過我國30°N附近地形剖面及氣溫、降水量示意圖考查中國地理的空間區域識別能力;年降水量、年太陽總輻射量空間分佈差異及原因;農業地域型別及其區位因素;農業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試題重點考查中國自然地理和農業生產的主幹知識,種植水稻是否可行又對考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開放性考查。

  【解題思路】

  ***1***讀圖中年平均降水量曲線的變化,注意關注降水與地形剖面圖的相關性,結合中國地理降水分佈等氣候相關知識即可得出答案。

  ***2***年太陽總輻射量主要受太陽高度與大氣狀況的影響,緯度相同則主要分析大氣狀況,空氣密度、雲霧狀況是影響太陽輻射的主要因素。

  ***3***長江中下游平原屬南方即可得出農業地域型別,影響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條件主要從市場、勞動力、技術、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但需要結合本地特點總結出主要因素。

  ***4***若答不可行,主要考慮水稻種植需要高溫多雨、地形平坦的條件,地形和水源條件可以改造,但氣候條件改造較難。若答可行,主要從河谷地帶海拔低、氣溫高,有河流水源灌溉,河谷地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方面回答。

  .***2013年高考真題江蘇卷 ***閱讀甲、乙兩座山脈的自然帶垂直分佈示意圖,回答問題。***10分***

  不同地區的氣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隨著地理位置和地勢的變化呈現出規律性的演變,從而形成紛繁複雜而又有規律的自然景觀。

  ⑴比較甲圖和乙圖山脈自然帶帶譜的主要差異,並判斷哪幅圖的山脈所處緯度位置較低。***5分***

  ⑵概述甲圖中各自然帶在山脈南、北坡出現的高度的差異,並說明原因。***3分***

  ⑶乙圖中,山脈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氣溫大致相當,但南坡的雪線卻低於北坡,說明其原因。***2分***

  答案:⑴差異:***1***乙圖山脈自然帶帶譜更加豐富;***2***圖山脈基帶為熱帶雨林帶,而甲圖山脈基帶為落葉闊葉林帶;***3***相同型別的自然帶,甲圖山脈出現的高度比乙圖山脈低。

  ⑵差異:同一自然帶出現的高度南坡高於北坡

  原因:該山脈位於北半球,南坡是陽坡,由於陽坡熱量較高,因此南坡自然帶的生活經驗拔高度相對於北坡較高。

  ⑶該山脈位於南半球,南坡受東南信風帶的影響,為迎風坡,降水量較大,因此雪線較低。

  【命題立意】本題以南、北半球山地垂直自然帶為材料,考查不同緯度帶山地垂直帶譜的差異、坡向對自然帶高度的影響、降水對雪線的影響等。

  【解題思路】第⑴題通過甲、乙兩圖的對比,從帶譜的多少、基帶的不同、山地同一帶譜分佈的高度的差異三個方面進行比較。再根據基帶的型別判斷緯度的高低,基帶與當地的自然帶是一致的。第⑵題甲圖中同一座山地向陽坡的溫度較陰坡的高,植被的長勢好於陰坡,同一型別的分佈高度陽坡高於陰坡。第⑶題乙圖南北坡雪線高度不一樣,南坡低,北坡高,其原因是乙山地處南半球赤道附近,受東南信風的影響,帶來豐富的降水,降雪量大,融雪相同的情況下,南坡積雪多。

  【試題拓展】本題還可以在影響山地帶譜多少的因素上加進考查,影響的因素有緯度因素和山地海拔高度。此外背風坡氣流下沉增溫,也影響自然帶譜分佈的高度。

  .***2013高考題 浙江自選模組卷***2008年5月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車租賃專案,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自行車出行。下圖為杭州某區域公共自行車租賃點分佈示意圖。完成⑴-⑶題。

  ⑴ 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車專案主要是為了***單選,3分***

  ①緩解交通擁擠 ②吸引外來遊客③倡導低碳出行④減少汽車尾氣排放⑤促進自行車產業發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⑵ 下列場所附近適合設定公共自行車租賃點的是***單選,2分***

  ①地鐵站口 ②學校、醫院 ③高架路口④住宅小區 ⑤隧道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⑶ 分別說出大、小型自行車租賃點佈局與道路的關係。***5分***

  【命題立意】本題以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車租賃點分佈示意圖為情景素材,主要考查城市交通點的佈局、城市交通問題、城市環境保護等知識及其讀圖、歸納與表述地理事象的能力。

  【解題技巧】第⑴題,隨著城市化程序的不斷深入,城市交通與佈局問題是影響城市發展重要因素。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途徑有許多,如合理規劃城市、加強城市交通管理、倡導公交優先等。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車專案,此舉既有利於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狀況,又倡導了人們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環保意識;第⑵題,公共自行車租賃點的設定應遵循方便、就近的原則,因此站點應當選擇在人流週轉量較大的地鐵站口、學校、醫院、住宅小區等場所。第⑶題,城市大、小型自行車租賃點與城市的人流週轉量大小且人類活動頻繁程度密切相關,如主幹道與次幹道、次幹道與次幹道相交處等人口流動週轉量較大,需求量大,宜佈局大型租賃點;而主幹道與支路、次幹道與支路、支路與支路相交處附近人流週轉量相對較少,需求量小,應佈局小型租賃點。

  【答案】⑴ B ⑵ B ⑶ 大型租賃點佈局在主幹道與次幹道、次幹道與次幹道相交處附近;小型租賃點佈局在主幹道與支路、次幹道與支路、支路與支路相交處附近。

  .***2013高考題 浙江自選模組卷***【城鄉規劃】圖22是我國某城市用地選擇方案,該城市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圖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區是生態保護用地,以東是城市用地。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圖22

  ⑴A、B、C、D四地塊中,最適宜規劃為居住區的是____________;適宜規劃為化學工業園區的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4分***

  ⑵城市空間佈局現狀中,影響居民生活的最主要問題是____________,該問題的主要影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⑶為保護老城,在城市規劃中應如何處理新老城關係?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

  ***1***D A 處於城市下風方向和河流下游處;與主要居住區保持一定距離;與原有工業倉儲區相連***任答兩點***

  ***2***鐵路穿城而過 造成城市南北聯絡不便;產生噪音

  ***3***保護老城,發展新城;制定法律或法規;分類分割槽保護;儘量不改變老城原貌等***任答兩點***

  【試題立意】試題考查城市功能分割槽、城市工業區位、城市佈局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題目條件充分,問題簡潔明確,答案清晰但有開放性。

  【解題思路】

  ***1***注意題中已有資訊:城市主導風向、河流流向、生態保護用地、原城市功能區位置關係。居住區要求上風、上水、環境好、交通便利;化學工業園區應在下方向、河流下游,與居住區有一定距離或預留隔離帶;交通倉儲方便。

  ***2***鐵路穿城而過,把城市分為兩個區域,造成居民南北聯絡不便並受噪音影響。

  ***3***新老城關係是城市化程序中需要關注的問題,主要是保護好古城又不影響新城的發展,對老城保護需要法律法規的支援,也需要合理規劃。其答案具有開放性。

高考地理關於地球上的大氣試題
高二歷史第一單元預習資料
相關知識
高考地理示意圖試題
高考地理景觀圖試題
天津高考地理複習的試題及答案解析
天津高考地理複習的試題及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必學的答題套路有哪些
高中地理必修二試題練習及答案解析
高二地理選修三試題及答案
高二地理選修二試題及答案
高二地理等值線試題及答案
高二地理選修六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