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閱讀題快速作答五大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掌握了快速閱讀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提高速度,節省時間。那麼,如何在考場上快速搞定閱讀題呢?
  我們先來看看閱讀的步驟。
  第一步:快速讀完文章和題目。
  第二步:仔細研讀題目,找出重點及易錯點。
  第三步:在文中找出題目涉及的字詞或段落。
  第四步:結合文章,逐一答題。
  第五步:綜合稽核答案。
  下面分步解說。
  第一步:快速讀完文章和題目
  第一步的目的是大概瞭解文章的中心,到底講了什麼事,說了什麼內容。題目大概都是什麼題型,主觀題還是客觀題。做到心中有數。第一遍讀文章是泛讀,不需要也沒必要過於仔細。所以要快讀,不要沉思。遇到文章先把心情放寬,不要在意是不是有難度,是不是自己熟悉的文體,內容自己是不是很瞭解,這些統統不要考慮,因為沒用!
  你一定要知道,語文閱讀,考的是你對文字的解讀,考的是語文,不是天文地理,不是物理化學,不要管他出什麼內容,其目的都是考核你對文字的解讀。有的同學一看是科技文,當時心裡就咯噔一下,要是再有幾個英文單詞就更害怕了。乖乖,先看看卷子上的大字,是語文啊,不是理科,不是英語,他要考你那些東西,理科卷子,英語卷子裡會有的。要不乾脆其他科都不用考了,一科語文就可以包羅永珍了。所以,你擔哪門子心啊?
  不過,也要提醒你,儘管如此,並不意味著一點其他科的知識都不考你。過於基本的其他學科的知識沒準會巧妙地設計你一下。要是文章裡介紹李白,題目裡問你這是清朝發生的事情問你對與否,這還是有情可原的。鬼都知道李白是唐朝的,此類情況還是偶爾會出現的,如果你這也埋怨,我是要懷疑你是否是中國人了。
  第一步讀的時候,不用仔細,但是你應該快速腦子裡分分段,每段大概講的是什麼,是不是一件事。好為下一步節省點時間。
  第二步:仔細研讀題目,找出重點及易錯點
  所謂重點就是,題目的核心是問什麼事,解答這道題的核心關鍵應該是什麼。
  易錯點就是容易馬虎不被注意的地方。這種情況一般有:
  1.題目裡要求字數的。比如用八個字來概括段意,比如概括中心思想,不超過20個字。這些要求一般在題目後面的括號裡,注意一下就行了。這也錯就太冤了。都高三了不至於不會查字數吧。可惜,此類題錯得不在少數。
  2.要求找出每類詞彙或者是特定要求的句子,這是注意不要混淆。比如讓你劃出描寫聲音的,你卻劃出描寫動作的。你一定有能力分清聲音和動作,但是,你往往把聲音兩個字看成動作。
  3.前後題目的干擾,比如,前面讓你挑出與文意表達一致的選項,下一題卻變成讓你挑出與文意表達不一致的選項。多了一個“不”字,你往往受思維定勢的影響,想當然以為還是讓你挑一致的,出題者乾脆把對的放到A裡,你一看正確,自然會選擇它,卻不知中了陷阱。
  4.注意特定限定詞。文章中說2000年以後如何如何,題目裡卻問你2000年以前如何如何,表述不同,限定詞就發揮搗亂的作用了。
  以上幾種情況並不能全部概括,所以你要想不出低階錯誤,就要仔細讀題目,自己多總結,以不變應萬變。
  第三步:在文中找出題目涉及的字詞或段落
  這步比較簡單,要得就是速度和準確。它是你答題的基本,這要劃不對,做題就難免出錯了。這裡要提醒你,有時候,同一件事只在一段了,有時候卻是分佈在幾個段落,一定不要漏掉。這一步驟其實相當於第二次閱讀文章,相對要比第一次仔細一些。此時對文章的把握多少有些瞭解。如果你還是一頭漿糊,也不要著急,更不要硬著頭皮一遍一遍地讀,試圖完全理解文章。其實你的目標是做題,最對題,在短時間內做對題,至於是不是百分之百讀懂,沒人關心。

  第四步:結合文章,逐一答題
  這一步,是將文章的資訊與題目對應起來。答題相當於在破案或者是在審判。破案就要講究證據,證據就在文章的字裡行間。你必須找到文字來證明你的判斷。出題者非常狡猾,他會用很多手段來干擾你,讓聰明的你,高中的你,在做題時智力銳減,把你智商一下打到三歲!除非你不受干擾,除非你能鎮定地發現蛛絲馬跡,把“凶手”繩之以法。哈哈,怎麼樣?做語文閱讀題是不是挺刺激的?這一步驟有很多技巧,也是做對題目的關鍵,後面的課裡會逐步提出。
  第五步:綜合稽核答案
  這一步驟相當於最終審判了,不要冤枉好人啊?仔細把文章再讀一讀,如果感覺時間不夠,只讀跟題目有關的就行了。
  下面先實際演練一下。
  閱讀題:
  人類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稱塑料袋使用的歷史不過50年,但近年對塑料袋的職責卻不絕於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億到1萬億個塑料袋。廢氣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環境汙染問題,掩埋他們會影響農作物吸收營養和水分,汙染地下水;如果焚燒塑料袋則會產生有毒氣體,影響人體健康。所以,科學家十分關注如何處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問題。
  一般來說,將垃圾生物降解是解決其汙染問題的有效方法。科學家用“呼吸運動計量法”來測量垃圾的降解率。他們在一個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防如作為測試樣本的垃圾,例如報紙或香蕉皮,使他們包樓在空氣中,微生物會一點點地吸收著下樣本,並釋放二氧化碳,單位時間內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個重要指標。測試結果發現,報紙需要2到5個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則只需要幾天就足夠了。然而當科學家用同樣的方法對塑料袋進行測試時,卻發現它毫無變化,根本沒有二氧化碳生成,科學家們還提出,在陽光下聚乙烯內部的聚合鏈將發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見光分解,但這個過程可能漫長得無法確定。
  人們想了很多辦法尋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紙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為首選。然而,製作紙袋需要耗費木材,一旦捨棄塑料袋而選擇紙袋,大量的樹木將被砍伐。生產一個紙袋所需的能量,相當於生產一個飼料帶的4倍。紙袋比同樣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這意味著運輸過程中紙袋還能更高。另外,製造同等用途的紙袋要比塑料袋多生產70%的空氣汙染和50倍的水汙染。同時,處理垃圾紙所需要的空間也更大。目前處理垃圾的方式是將垃圾掩埋並利用水泥隔絕,接觸不到空氣、水和陽光,紙袋的生物降解過程會極為緩慢。看來,不論是使用紙袋還是塑料袋,要保護環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隨意丟棄,而要迴圈、重複利用。統計材料表明,飼料帶的回收和再生產比紙袋的回收和再生產所需要的能量要少91%。
  目前,科學家們也在抓緊研製廉價易得且能夠降解的塑料。我們期望,不遠的將來垃圾塑料袋的處理就不再是問題了。
  ***取材於《塑料袋的科學迷思》***
  1.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呼吸運用計量法”是測試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B. 在太陽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參與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
  C. 可降解垃圾在空氣中與無微生物作用,產生化學變化實現生物降解。
  D. 同樣大小的紙袋與塑料袋相比,前者的運輸成本比後者低很多。
  2.下列推斷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 塑料袋汙染環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難以降解性。
  B. 使用紙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於保護環境。
  C. 未來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
  D. 現在看來,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紙袋節約能源。
  3.根據文意回答問題:在可降解的塑料袋發明之前,解決塑料袋汙染環境問題最有效的方式是什麼?為什麼?***4分***
  【答題技巧】
  第一步:快速讀完文章和題目
  科技文一開頭就弄出專家的架勢,什麼聚乙烯,不要管他,快速讀完,發現是講垃圾塑料袋的處理問題的。第一段是講“所以,科學家十分關注如何處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問題。”看見所以,你就要馬上反應,所以前面應該是因為,因為……所以,這邏輯不難吧?所以第一段是講為什麼科學家十分關注如何處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問題。第二段囉嗦了半天,你是不是看暈了,其實就兩個字最關鍵,就是“漫長”。垃圾生物降解是解決其汙染問題的有效方法。但是對付塑料這個方法怎麼樣?“漫長”在這肯定不是好詞,這方法自然也不好。第三段簡單通俗講就是告訴你替代品也沒什麼合適的。最後一段提出期待。
  第二步:仔細研讀題目,找出重點及易錯點
  題目裡,第1題是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第2題卻是讓你回答下列推斷不符合文
  意的一項是,一個是符合,一個是不符合的,別掉進這麼低階的陷阱啊。第3題,要注意限定詞之前,在可降解的塑料袋發明之前是本題要回答的,之後跟這可就沒什麼關係了。
  第三步:在文中找出題目涉及的字詞或段落
  第四步:結合文章,逐一答題
  1.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呼吸運用計量法”是測試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關鍵是“唯一”,文章裡說一般來說,將垃圾生物降解是解決其汙染問題的有效方法。“唯一”和“一般來說”是不是一個意思?就算你是初一新生也能知道不是一個意思吧?***
  B、在太陽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參與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毫無變化,見光分解,看到這八個字你就知道B也是錯的了吧?
  C、可降解垃圾在空氣中與無微生物作用,產生化學變化實現生物降解。***正解***
  D、同樣大小的紙袋與塑料袋相比,前者的運輸成本比後者低很多。***紙袋比同樣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這意味著運輸過程中紙袋還能更高。這句話你說告訴你哪個運輸成本高?當然是紙袋成本高!只不過,題目里人家要做個陷阱等你跳,題目裡是同樣大小的紙袋與塑料袋相比,前者的運輸成本比後者低很多,前者是什麼?紙袋啊!比後者也就是塑料袋低,剛才我們已經判斷出是紙袋成本高!***
  第五步:綜合稽核答案
  怎麼樣,我一分析,大家是不是發現其實一點都不難?初一的學生,即使是學習不太好的也應該能做對吧?你是不是以為吳老師就是拿的初一的語文閱讀題啊?告訴你吧,這是2008年高考北京卷的閱讀原題!
  ***後面兩道題自己分析一下試試,如果有必要我再給出分析過程***
  1.***3分***C
  2.***3分***B
  3.***4分***
  第一問:迴圈、重複利用塑料袋
  第二問:
  ***1***用紙袋替代塑料袋不可取,因經濟、環保成本過高。
  ***2***迴圈、重複利用塑料袋,可減少“白色汙染”。
  ***3***塑料袋回收再生產成本較低。

高二語文暑假綜合測試題及答案
高考語文借代修辭手法的分析
相關知識
高考語文閱讀題快速作答五大技巧
高考語文閱讀人物傳記答題技巧
高考語文閱讀題答題方法與技巧
高考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安徽高考語文閱讀題答案
憶讀書高考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浙江高考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談月亮高考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林語堂傳高考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大回高考語文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