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黃山美景的寫景抒情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黃山,她是雄壯瑰麗的,是奇特秀美的,更是讓人琢磨不透,冥思苦想,而又回味無窮的仙境聖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雨中黃山行

  那是九月中旬的一天清晨,我們結束了對楊子石化教育的考察。處長帶著各校書記、校長和科室長離開了南京前往黃山遊覽。

  車在路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司機師傅指著前面的一個鎮子說,那就是當年新四軍遇難的地方。我默默注視著前方:鎮子被一條小河從中間分開,陽光下,小河宛如一道綺麗的彩虹。

  到達黃山的第二天早晨,老天爺淅淅瀝瀝地下著雨。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只能在雨中攀登黃山。天氣霧濛濛的,能見度在兩三米之內。雖說無法眺望黃山的美麗景色,但大家仍然很開心,雨中的黃山有雨中的樂趣。

  我們從黃山的背面往上走,不多時就到了鴛鴦鬆和鴛鴦橋。瞧著鴛鴦鬆和鴛鴦橋,一個個像找回了初戀的感覺,臉上的笑意顯得天真可愛,似乎一下子從複雜回到了單純。

  由於是在雨中,大家繼續往山上攀行,頭腦中想象著蓮花峰的奇妙。當我們登上了蓮花峰,蓮花峰的意境卻消失了。濃重的雨霧索繞著山峰,人在雲霧中,難以看到驚險、奇美、峻峭的黃山。無論你往哪裡瞧、往哪裡望,看到的都像是北國的冬季,一片皆白。這樣也好,雨霧為遊人提供了安全的視覺,站在蓮花峰上,不會覺得是站在懸崖峭壁上,沒有任何恐高的心理反應。

  蓮花峰上的松樹倒是依稀可見,但不見挺拔之勢。樹梢平滑,枝形如帽,雖顯低矮,但形狀獨特,枝蘩葉茂,橫向伸展,即使在雨霧裡也能感受到佳木秀而黃山美的妙境。

  蓮花峰峭壁的柵欄上,被遊人鎖滿了連心鎖。同行中的兩位校長大姐,在攤架上用心挑選著自己心愛的銅鎖,將其奉為聖潔之物。她們竟然忘記了時間,忘記了早已離開蓮花峰的同事們,在鎖鏈上尋找吉祥的空隙,帶著耐心,帶著虔誠,專心至致地將鎖掛在長長的鎖鏈之中。我不清楚她們在鎖什麼,也許是想把什麼鎖住吧。我是個男士,不曉女人心事,但我能猜測出,此時此刻在二位大姐的心中肯定是開闢出一塊聖潔的天地,頭腦中閃現著一串串聖潔之辭,為子女、為丈夫、為家庭、為自己、還有未來……

  雨開始大了起來,我在雨中感受著黃山的情意,想象著黃山的秀美和那在雲靄之中噴薄欲出的一輪紅日。我脫去了雨披,讓自己沐浴著黃山的風、黃山的雨,攀行在充滿芳香的石階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看一看、摸一摸杜鵑樹,還有許多我從未見過的稀有樹種,令我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在雨中不知不覺來到達了“大塊文章”。“大塊文章”四個大字鑿刻在神刀砍削一樣的峭壁上。我站在那裡看了有些時候,我不知道這是誰的字跡,但這字跡讓我感覺到黃山本身就是大塊文章,有多少詩人、文人、畫家、乃至帝王將相先後到過這裡。

  往前又走了一段路,然後下了幾個石階就是一線天。狹窄的一條縫,像是天斧劈開的一道深淵,遊人也如同天外來客,像甲殼蟲似的一個接著一個從石縫中爬上來。我從另一側石梯口下去,立陡的石梯令人膽顫,我小心翼翼的向下伸著腳,惟恐有一點閃失。下到最低點,這才長長地吁了一口氣,然後又向著光明頂攀行。

  到達光明頂時天空忽然風雨大作,氣溫驟然下降,身上的汗水雨水頓時冰冷起來。光明頂是遊人在此觀看日出的最佳地點,若不是趕上風雨天氣,在這裡住上一夜,說不上明天一早準能看到雲海日出的壯麗景觀。一陣疾風暴雨掃過去,天氣又變得細雨斜風。此時有幾位廣東遊客坐著轎子上來了,顯得闊氣、富態和發達。

  在輕柔的小雨裡,我走近了迎客鬆。迷茫中的迎客鬆真像一位好客的施主,熱情地伸出雙手迎接慕名而來的遊人。也許由於長久的迎接姿態,迎客鬆的雙臂出現了殘疾。站在迎客鬆面前,隱隱約約的可以看見有一根吊帶斜拉在樹幹上,令樹木憐惜,令觀者惋惜,令黃山嘆息。

  下山的時候仍然是在雨中行進的,但只有我們幾個人徒步下山的。順著石蹬深一腳淺一腳地往下蹾,這時才體驗到什麼叫上山容易下山難。往下蹾了幾分鐘,天空出現了一道雲縫,一束陽光親暱地灑下來,天都峰的雄姿出現在眼前。我們仰望天都峰,抒發著不虛此行的感慨。因為天都峰是黃山最高最險的山峰,峰形如同神仙賜予的一把寶劍,直剌翻雲弄雨的蒼天。

  雨停了片刻,又劈頭蓋臉地下了起來。我們帶一種滿足,一種愉悅,一種勝利往山下踮兒。前面的幾個人突然停了下來,原來是迎面上來幾個挑夫。挑夫挑著沉重的擔子,口中喊著號子,扁擔一上一下的顫悠,腳步隨著扁擔的節拍上著石階。大概每上十個臺階就需喘息一會兒。每天早晨五點鐘出發,晚上方能到達山上的賓館。山上的給養就是靠挑夫挑上去的。挑夫邁著極其艱難的步子,機械地,周而復始的挑上、挑下;我想他們大概不會覺得黃山的美妙吧。

  我們終於回到了黃山腳下。路邊幾棵高大的桂花樹,黃花滿枝,香氣撲鼻,令人陶醉,令人難捨難離。黃山,美中之最。

  :飄風驟雨遊黃山

  黃山旅遊是我們這次十天旅遊的精華吧。馮董事長不惜重金,在黃山上安排了一宿標間1200元的四星級賓館,讓我們一行四五十人吃在山上,住在山上,安閒痛快地細細品嚐“天下第一奇山”。

  2010年7月12日,從千島湖去黃山的路上,天氣晴朗,陽光燦爛,人們的心情格外激動,都在暢談黃山觀日出的美好情景,心兒早已飛上了黃山。

  夜宿黃山腳下湯口鎮,導遊一再提醒要大家人人準備雨披,說山上的天氣說變就變,要作好充分準備。我心裡還不大相信,但也隨大家買了一件上衣。誰知第二天一早醒來,興致勃勃地出發上山,到酒店外一看,才發現,天空中烏雲密佈,細雨濛濛,黃山披上了煙雨朦朧的面紗,以完全出乎我們意料的嫵媚迎接我們的到來。

  從玉屏索道坐纜車登上黃山,一下纜車,滿山雲霧就親密地擁抱我們,疾風驟雨急切地洗刷我們一路的風塵,轟雷鳴道,閃電舞蹈,松濤、水濤合奏:黃山以隆重的禮儀迎接我們,似乎註定了要送給我們千載難得的厚禮,讓我們滿載而歸吧!

  去蓮花亭的山道上,我們收到了第一份厚禮。那是一幅天地合創的奇作:我偶然抬頭仰望,只見身旁一塊碩大無比的山壁上,雲霧如輕煙繚繞遊蕩,這兒明些,那兒暗些,一如濃淡不同的水墨烘染而成的遠近高低層次分明的景緻。那在石縫中頑強地生長的黃山鬆,在雲霧蒸蔚中,有的如濃墨寫意,呈茂密的一簇;有的如淡墨繪神,顯淺淺的一抹,隨意點綴,活脫脫一幅水墨山水畫。如果著上題跋,鈐上印鑑,那就真是大自然的真手跡,畫家的大手筆了。然而那煙波浩渺、深邃悠遠的意境,畫家只能望雲興嘆,自認技窮了吧!這樣一幅千古絕作,竟然擺在我們觸手可及的眼前,讓我們盡情觀賞,那是怎樣的令人欣喜若狂呀!

  圖片在百步雲梯上,多情的雲霧隈依在我們的腳下,我們走下去時,一點也沒感覺到身處萬丈懸崖的驚險,更妙的是,雲霧這個神奇的魔術師,在對面山峰上幻化出可遇不可求的人間仙境來:剛開始,我們的眼前只是天地未開時渾沌的狀態,雲霧翻滾,迷濛一片,忽然間,黃山撩起了她神祕的面紗,露開了朦朦朧朧的一角,輕雲薄霧中,依稀可辨前面凌空煙霧中的隱隱人影,縹縹緲緲,似乎是從遙遠的天上飄落下來的神仙,影影綽綽的,不知有多深邃多悠遠,激起我們無限的遐想。

  在鰲魚峰一線天,黃山更給我們以震撼心靈的豐厚禮物,那真是一個任你花多少心思,耗多少錢財也終身也難得一遇的經歷了。足有五六十度的陡壁上,排著最窄處僅容一人通過的幾百級臺階,我們走在前面的幾個人剛從抬頭只可望見一線天空的窄道上爬上來,一道刺目的閃電就在身周蜿蜒繞過,一聲炸雷當頭轟響,同行者有人嚇得躲進了權木中。

  而正行進在陡道中的同事,有的看到閃電如金蛇般在人群中狂舞,有的看到的卻是一顆火球在懷裡滾動,同時有的人是手上,有的人是腹部,有的人是腳上猛地一麻,頓時眼冒金星,全身顫動。驚魂未定中,才發現自己剛才已遭雷擊,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直遭雷擊的地方,像是被人生生地揪掉了一塊肉,又麻又痛,火辣辣的。大難過後,一種又驚險又刺激又豪邁的感覺,激動著人們,大家的遊興更濃了。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遊黃山的感受,就是“如墮五里雲霧中”,頭頂閃電霍霍,炸雷滾滾,耳邊松濤陣陣、水濤聲聲,狂風捲著雨鞭沒頭蓋腦地抽打在身上,悽風苦雨中,我們全身裹著雨披,匆匆忙忙地在煙籠霧罩的奇鬆怪石間穿行,分不清方向,辨不出男女,同行的老喬風趣地說:“這那是旅遊團呀,這分明是抗洪搶險隊嘛!”這不正是“風雨如晦”的氛圍,風雨兼程的意境嗎?有人不禁放聲高歌“……風濃,雨濃,情更濃……就這樣風雨兼程……就這樣風雨兼程!”一人唱起,眾人前後呼應,歌聲此起彼伏。

  三分豪放加上七分浪漫,釀成了十分難得的意趣啊!你身臨大自然創設的如此情境中,你不成詩人也由你不得啊!如此奇妙的經歷,如果不是黃山的慷慨大度,恐怕我們終生難得一遇啊!

  我們突風冒雨,終於來到了住宿地獅林大酒店。晚飯過後,對黃山的一往情深引誘著我們,登上了獅林峰上的清涼臺。這時正是詩仙畫客喜歡的微風細雨,卻沒有他們喜愛的朦朧美,而是渾沌美、糊塗美——如果也算作美的話。就在這裡,也許是我們的誠心打動了黃山,黃山以雨為線,以風為媒,與我們有了一次驚鴻一瞥的約會。

  我們坐在清涼臺周圍的欄杆上,眼巴巴地盼望大霧能夠散開,好讓我們一睹黃山的風采,可眼看天就要黑了,霧還沒有一點要散去的意思。忽然,一股濃霧隨風湧來,天色驟然暗了下來,我們感到徹底地失望了。

  但正如黎明前的黑暗,黑霧過後,對山好像有點明亮了,還未確定判斷是否正確,只見雲霧飛騰中,對山依稀露出了點模糊的景物,定神再看時,只見有一處雲霧完全散去,黃山的特色:壁立的險峰、奇石、怪鬆歷歷在目,而且距離也特別的近,好像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黃山終於露出了神祕的真面目!我們不由地大聲驚呼:“啊,快看,快看,多美呀!”可是同伴們反應慢的,還沒回過神來,又是雲籠霧罩,渾沌一團了。清晰可見的情景前後不到二三秒。

  那海市蜃樓的曇花一現,那傾國美人的回眸一笑,那熱戀情人般的拋眉飛吻,只是轉瞬一刻,卻種下了我們與黃山的不解情絲,那是否伸手可觸又似乎遙不可及姣好面龐,撩撥的人心癢難耐,欲罷不能,欲離還休。“‘濤聲’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在隆隆濤聲中,我們兩眼茫茫,痴痴地坐在山頭,久久不願離去……

  :黃山落日

  “登山情滿”。原總覺得到黃山去,必須看到黃山日出,才算不虛此行。所以每次到黃山,看日出的念頭總是頑強地存在。放棄其它活動,養足精神起早去苦苦等激動的時刻到來,便成了多次黃山小住的主要內容。在凌晨時,我身披租借的棉襖,時兒花上根火柴照路,摸石穿林從西海賓館趕路到北海的至高點,心裡總有種特別的感覺,好象自己正在辦一件莊嚴、神聖的事情。黑的夜色,陌生的石徑小道,對我匆匆的前行毫無影響,彷彿是一個朝聖者帶著與生俱來的那份虔誠,要走向一個新的世界。

  可是,也許總是那麼不湊巧,一次次的守望,一次次的失望,四次光臨,卻毫無收穫,只有其中一次略有希望,但光碟剛一露頭就被煙雲吞沒,使同行者都產生恨大自然的無情,也格外敬畏大自然的迷人魅力。

  那天傍晚,雨過天晴,我獨自在西海不遠的幽靜小道上散步,靜心品味青松、翠竹;傾聽清泉流淌的韻聲,讓心迴歸真樸的世界。無意的回首間,一片燦爛陽光迎面射來,好象要透過我身體一樣。這時的夕陽,已在遠山之後,它正將金色光芒超過起伏的山戀,穿過千疊的雲層,投向了東方。頓時,我三步並兩步地快跑奔至附近的排雲亭,這裡擠滿了人群,我急忙找了一塊立足之地眺望,只見那夕陽,放射出萬道金光,天空流雲溢彩,群山的脈絡變得格外分明,茫茫雲海好似披上了桔紅色的縷紗,在群山峻嶺中升騰,這時的山與雲,雲與天,在夕陽的照耀下,好似一副不是畫卷勝似畫卷的天然國畫,真是氣勢磅礴,偉岸絕世。我連聲呼喚:美哉!壯哉!在漸漸沉落的夕陽下,山峰顯得越來越高大、雄壯、沉穩;白雲更是顯得寧靜、濃融、純淨,夕陽慢慢地與山與天與雲融為一體,變成黑藍色版畫,隨著波光的消逝,由遠而近地又化入夜色之中。

  夕陽最後沉落了,雲山與夜色融為一體,分不清是山和天空投入了夜的懷抱,還是黑夜闖進了山與天的世界。依舊清晰的是那巨幅壯觀的大自然畫面,依然是清涼的是山那邊吹來的襲襲微風。此時,無論巨大或微小的形象,無論輝煌或平淡的色彩,都回歸到一個原始狀態,一個醞釀新的形象和色彩的狀態。

  黑夜到來時,太陽把輝煌收斂,群山把寬闊掩藏,而在夜晚的另一端,太陽與雲山還將為世界奉獻更壯美的早晨。

  黃山日出,是激動人心的,它的雄渾、壯闊和不可阻擋的氣勢,彷彿是新世界誕生的宣言。但是,黃山落日,讓我們感受到希望的力量和奉獻的意義,更信令我對大自然的真摯敬愛。
 

關於等待初二作文4篇
關於陝西西安遊記的作文滿分範文
相關知識
描寫山茶花的狀物抒情散文
描寫生命脆弱的敘事抒情散文
美麗的秋天抒情散文隨筆
美麗的秋天抒情散文隨筆
描寫媽媽的經典抒情散文
描寫我的家鄉抒情散文
描寫秋葉的優秀抒情散文
描寫蘭花的狀物抒情散文
描寫小草的狀物抒情散文
描寫花的經典抒情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