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從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放棄該放棄的是無奈,放棄不該放棄的是無能,不放棄該放棄的是無知,不放棄不該放棄的是執著!以下是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1:達爾文放棄研究成果

  達爾文是19世紀著名的科學家,進化論的創始者,他生前常說,他的《物種起源》等著作和學說是“集體的產物”。在一封信中他曾這樣寫道:“我清楚地看到,如果沒有那些可欽佩的觀察者所蒐集的大量材料,我決寫不出那本書來。”事實上,他和華萊士的交往便是科學家這種謙虛無私精神的體現。

  華萊士是英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和旅行家,比達爾文小14歲,他和達爾文一樣,進行著科學考察的活動,曾到南美的巴西、馬來半島等地做生物考察,採取動植物標本,在同一個課題上進行研究和寫作。其間,他讀過達爾文的《一個植物學家的航行日記》,也和達爾文有過幾次通訊,討論交流研究心得,不過兩人都沒有提及他們各自的獨立研究和正在寫作的具體內容。

  1858年6月18日,正在努力撰寫《物種起源》一書的達爾文,收到了華萊士寄來的一篇關於進化論的手稿----《論變種無限地離開其原始模式的傾向》。達爾文驚詫得目瞪口呆,他說:“我從從未見過有這種更加令人驚奇的偶然巧合。......他現在採用的學術名詞,甚至也和我的書稿中各章題名相同......”

  如果是這樣的話,進化論的優先權將歸於華萊士了,達爾文再發表著作,就有抄襲和剽竊之嫌達爾文這時思想鬥爭十分激烈。要知道達爾文已經從事20多年的研究了,當他環繞全球作科學考察時,華萊士還是一個剛入學接受啟蒙教育的小學生。達爾文由於舊病復發,加上孩子們身體不好,使得寫作時斷時續,進度很慢,才讓華萊士後來居上。但他不愧是品德高尚的人,他決定退避三舍,成人之美,建議華萊士趕快將論文發表出來,同時為了避嫌,他打算中斷自己的寫作,讓華萊士獨享榮譽。

  但是,華萊士也是品德高尚的人,他知道了這件事情後,不僅果斷地放棄了優先權,而且滿懷敬意地對人說:“當我還是一個匆忙急躁的少年時,達爾文已經是一個耐心的、刻苦的研究者了,他勤勤懇懇地蒐集證據,來證明他發現的真理,卻不肯為爭名而提早發表他的理論。”

  最後在別人的勸說下,達爾文同意和華萊士的論文合併,以合著的名義提交林奈學會宣讀。達爾文非常感謝華萊士,他寫信致意,並說:“如果有著可欽佩的熱情和精力的人應該得到成功的話,那麼您就是最應該得到成功的人。”,達爾文在1859年11月24日這一天,終於出版了《物種起源》這一鉅著,1250冊書在當天銷售一空。華萊士高興地喝彩,稱這本書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書籍之一”,並將進化學說這一理論稱之為“達爾文學說”。

  篇2:放棄是為下一次出發積蓄能量

  前不久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成立時,邀請了原著名央視主持人楊瀾給廈大學子開了一場精彩的講座。當有人問她選擇在事業的頂峰毅然去外國讀書是不是一種心計時,楊瀾講了她所經歷的一件事。

  一年春節晚會,共有六名主持,多遍彩排之後,有一位主持的大姐,導演組突然決定不用了。但又沒人去通知她。第二天,當那位大姐興沖沖地拿著禮服來到化妝間時,化妝師告訴她名單上沒有她的名字,結果那位大姐黯然神傷地走了。當時楊瀾就坐在一旁,這件事對她的觸動很大。她通過這個主持大姐所遭遇的“命運”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從那以後,那位主持大姐黯然神傷地離開春晚會場的那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楊瀾的腦海裡,她同情那位大姐。為臺裡那位導演不近人情的做法反感,因為她認為如果你覺得這位主持大姐不適合做主持,你可以通知到她並做好她的安慰工作,就不會出現這樣尷尬的局面。這位主持大姐為臺裡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也曾主持過很多重要的節目,然而這麼深重的傷害仍然降臨到了她的身上,楊瀾怎麼也想不通。她開始感到了世事無常,開始感到了來自生活的恐懼。她曾經歷了好幾個不眠之夜。她想,現在我正紅時,人人都爭著要我上欄目;如果有一天我走到才枯氣竭的時候,我不是照樣地任人挑來挑去難逃這樣的命運嗎?於是楊瀾開始為自己躲避遭受那位大姐那樣的傷害而積極地準備著一條退路。

  選擇放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她正處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楊瀾在這之前工作是很順利的,她1990年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後就直接進了中央電視臺,擔任《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這個節目她從1990年一直做到1994年。在這個節目中,楊瀾那種充滿睿智清新的主持風格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於1994年獲中國第一屆主持人“金話筒獎”。這對於一個剛剛參加工作的主持人來說,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實在是難能可貴,同行都向她投來了羨慕的眼光。然而在這個時候選擇離開就算自己能說服自己,可是父母會同意嗎?朋友會理解嗎?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她內心一度十分矛盾和痛苦。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楊瀾終於下定了決心要急流勇退。因為她深深明白:人要更好地生存就得牢牢地站穩腳跟,不能沉迷在鮮花和掌聲中,要不斷地去尋找新的成長方向。於是她毅然地在自己最紅的時候選擇了離開央視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攻讀國際事務碩士學位。

  楊瀾三年留學回來後,加盟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開創名人訪談類節目《楊瀾工作室》,並擔任製片人和主持人。2000年,她創辦了大中華區第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陽光衛視”衛星頻道,出任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主席。2001年,楊瀾應邀出任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形象大使;同年7月,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會議上代表北京作申奧的文化主題陳述,她的精彩表現贏得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為我國贏得2008年的奧運主辦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從楊瀾的發展來看,她選擇在當紅的時候離開央視是明智的,也正因為她勇敢地選擇了放棄,她才有時間去苦練內功,才有了後來她發展的更大空間,才取得了現在驕人的成績。其實放棄並不是簡單地扔掉,而是為下一次出發積蓄更大的能量,為新的目標找準方向。

  篇3

  8年前,她為了一段純美情緣放棄了大學生涯,放棄了理想;8年後,她為重新追尋自己的夢想,放棄了月薪高達4萬的房地產公司銷售總監職務。

  終於,她站在了時裝界的巔峰。世界頂尖品牌紀梵希的昔日設計師成為了她的忘年交,曾替妮可·基德曼、麥當娜和邁克爾·傑克遜等世界巨星製作過禮服的威廉先生親手為她縫製成衣……

  去年年底,上海舉辦的“中法藝術的碰撞與融合”展覽會,竟成了時裝界上流社會的一件盛事。大廳裡,燈火輝煌,異彩繽紛,所有展品都是中國和歐洲藝術家的精髓之作。一件大紅色中西合璧的旗袍尤其奪人眼球,引來無數歐洲名流駐足觀望。

  這件旗袍是由曾親手替妮可·基德曼、麥當娜和邁克爾·傑克遜等世界巨星製作過禮服的威廉先生負責縫製的,而旗袍的設計者竟然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大二女學生楊蟬蔓。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現年27歲的楊蟬蔓到上海讀書前是北京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銷售總監,月薪高達4萬。而促使她棄“商”從“藝”的,是多年未舍的設計師之夢……

  捨棄理想,只為純美情緣

  8年前,19歲的內蒙古女孩楊蟬蔓懷著對服裝設計的熱愛,懷著滿腔熱情,考入了內蒙古經貿外語學院,攻讀服裝設計專業。

  新生見面會上,靚麗的楊蟬蔓格外引人注目,而高她一屆的學生會主席許磊化名也吸引了許多女生的注意力。當楊蟬蔓有意間許磊一眼時,許磊也在看她,彼此目光裡竟含著傾慕……

  接下來,只要在學校開的大會上,楊蟬蔓就能見到許磊。他蒼勁有力的書法,博學多才的詩詞,讓楊蟬蔓對他青睞有加,也對他有著某種期盼。而才氣過人的楊蟬蔓也像磁石一樣吸引著許磊。

  一次畫展,許磊終於鼓起勇氣給楊蟬蔓打了電話,邀請她一起去看。當一襲白色連衣裙的楊蟬蔓飄然而至時,許磊顯得有些手足無措。看完畫展,兩人一起回家。過馬路的時候,體貼儒雅的許磊第一次挽了她的腰,把她輕輕地貼在自己身上,生怕她有些許的閃失。

  夜晚,在朦朧的燈光下,楊蟬蔓情不自禁地凝視著許磊,眼裡充滿了柔情。而許磊也同樣深情款款地望著楊蟬蔓。突然,他嘆了一口氣,把話題轉移到了個人問題上。“我已經有家了,結婚後才考的大學。”一語驚醒了楊蟬蔓,她傻傻地站在原地,只把美麗的眼睛瞅著許磊的面孔,眼睛裡滾出了兩行淚水。她知道自己已經無可挽回地愛上了眼前的這個男人,而這個男人也應該是愛她的,恨只能恨自己沒有早些認識對方。

  這天之後,兩個想愛卻不能愛的人內心不斷受著煎熬。每次見到許磊,楊蟬蔓的心都被複雜的感情交織著,纏繞著。她自己也不知道是甜是苦,是酸是辣……

  她在抽屜裡放了一張許磊的照片,只有獨處的時候,她才敢大膽地看心上人。看許磊的濃眉俊眼,濃眉顯示著他的剛毅,俊眼透出他的聰敏,嘴角掛著一絲笑意,像在對她述說綿綿情話……

  然而,現實卻是那麼殘酷。心愛的人近在咫尺,她卻只能以朋友相對。和許磊相處的半年裡,她想盡量控制自己的感情,但她卻無可奈何地發現自己越來越愛這個男人了,即使上課,也滿腦子都是許磊的影子,根本無法專心學習。有時候她竟然覺得自己痛不欲生。

  當時的她或許真的是太年輕了,也太任性了。反覆思考後,她選擇了逃避,她決定放棄自己熱愛的專業,輟學回家工作。她覺得只有離他遠遠的,才能忘記他。

  專業課老師捨不得楊蟬蔓就這樣放棄學業,極力挽留她:“你真的很有天賦,中途退學實在太傻了。”可此時,楊蟬蔓已經鐵了心要想解脫自己,她堅定地對老師說:“現在我實在無法繼續學業,但以後我一定會圓設計師這個夢的。”

  寬容的父母沒有太多地責怪女兒,他們明白倔強的女兒一定有自己的原因。就這樣,剛讀完大一上學期的楊蟬蔓黯然地離開了學校。這段柏拉圖式的戀愛最終沒能開出花朵……

  一個月後,楊蟬蔓在內蒙古找了一份祕書的工作。每天上班,除了寫黑板報,給領導寫一些報告,就是坐在辦公室裡聽阿姨大嬸們嘮些家長裡短的事兒。每個月的工資是80元。

  那時候,楊蟬蔓最愛買書,對這個花一樣年齡的女孩來說,每天在辦公室裡唯一的樂趣就是看書。書裡面有很多外面的世界,有許多能給她帶來新奇感的東西。有意思的是,她買的書,封面設計一定要是很漂亮的。讀了那麼多書,她一直非常向往出去闖一闖。

  天道酬勤,一個月賣掉1200萬的房子

  1998年,楊蟬蔓孤身一人,隨著一波高過一波的打工浪潮來到了北京。她希望能夠闖出一些名堂,更希望能夠圓自己的設計師夢想。

  可是,到了北京她才知道學費的昂貴,中央美術學院的進修班單學費就要好幾萬。迫於生計,楊蟬蔓只能選擇先賺夠錢,再實現自己夢想。

  生活就是這樣,永遠有遺憾的地方,不完美的地方,一切就看你怎麼樣取捨!

  為了省錢,她找了一家廉價的招待所,和3個女孩合住一間屋子。然而,北京的物價之高是她始料未及的,即使是這麼一間設施簡陋的招待所,4人分攤下來也要400元一個月。400元,相當於她在內蒙古工作時5個月的工資。

  剛安頓下來,楊蟬蔓便開始四處奔波,尋找工作。一番苦尋,終於在人才市場看到一家房地產公司急招售樓小姐。這家公司包住宿,有班車接送,提供三餐,只需付10元一天,但上班必須穿職業裝。她暗自竊喜,不管工資多少,至少能省掉400元的房錢。於是,就這個簡單的理由,讓她跨入了房地產行業。當然,那時的楊蟬蔓肯定沒想到,自己日後會在這個行業做得風生水起。

  培訓了幾周後,她開始正式上班。售樓小姐的工作遠沒有楊蟬蔓想象中的那麼簡單。每天早上8點30分準時上班,下班卻沒準點,有客戶就要陪著,畢竟銷售是工作的重點。

  她剛開始售樓時就面臨了危機,整整半個月都沒有出單,每天都在望眼欲穿。如果這個月一套房子都沒有賣出去,就意味著她自動下崗了。就在她覺得自己快堅持不了的時候,有個客戶意外地讓她看到了希望。

  來的是一對中年夫婦,山西人,想諮詢一下別墅。因為山西離內蒙古很近,楊蟬蔓覺得他們特別親切。聊著聊著,三人就把話題扯遠了。銷售總監在一旁乾著急,但又不能上前插話。已經開盤半個月了,賣出去的全都是公寓,銷售總監多麼希望能夠銷出去一套別墅,給大家鼓鼓勁啊。

  2個小時過去了,大家都為沒有經驗的楊蟬蔓捏著一把汗。到了第三個小時,突然,那對夫婦叫了起來,“光顧著聊了,都忘了問房子的事情。”楊蟬蔓這才如夢初醒,趕緊開始為他們介紹房子。沒想到,夫婦倆詢問了一些情況後,當即決定買一套150萬的別墅,一次性付清全款。

  楊蟬蔓喜出望外,眼裡放光,激動得連填寫合同的手都在發抖,一連寫錯了7份合同。合同管理員不得不向她發出最後通牒:“你都破了公司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再寫錯可不能再領了。”

  這對山西夫婦剛一離開,售樓處的人一下子歡呼了起來,這可是個里程碑啊。此時,楊蟬蔓找回了自信,她告訴自己,只要敢想,成功就會實現。

  每天,楊蟬蔓都穿梭於售樓處、樣板房和工地現場三點之間,陪著客戶看房子,解答疑問。陪客戶看房很辛苦,每次都要一二個小時,一天要好幾次,要爬數不清的樓梯。有些客戶自己看完,又陪太太看一遍,陪父母看一遍,陪朋友看一遍……大約要花上一週的時間。

  為了有好的業績,楊蟬蔓都快不知道什麼是放假了。

  一個月到了,銷售成績發下來,楊蟬蔓自己都嚇了一跳。她竟然排第一,成了“銷售明星”,總共賣掉了兩套別墅,兩套洋房,近400萬元,光提成就拿了1萬多。

  幾次成功的售樓,讓她總結出一條經驗:不要放棄任何機會,總會有一個機會讓你成功。抱著這個信念,楊蟬蔓決定大幹一場。

  2000年5月,她跟蹤服務一個曾經打電話來諮詢的客戶。然而,回回打電話到他家,回回無人接聽。許多同事都勸她放棄,那個客戶可能已經搬家了。但她依然堅持,足足打了近3個月電話。

  終於,電話打通了。原來,那個客戶出國了,回國當天就接到了楊蟬蔓的電話。當聽說這個女孩竟然往他家打了3個月電話的時候,這個客戶驚呆了,半天沒說出話來,他難以置信還有那麼執著的人。當天下午,他就趕到了售樓處,點名要楊蟬蔓接待他,簡單諮詢了一下,就買了一套大房子。苦心沒有白費,楊蟬蔓長長舒了一口氣。

  由於客戶的口耳相傳,楊蟬蔓房子越賣越多,她能在一個月裡賣掉1200萬的房子,在房地產界的名聲也越來越大。許多客戶慕名前來,即使多等會兒,他們也指名要楊蟬蔓接待。短短的幾個月,她在北京站穩了腳跟。

  2001年,楊蟬蔓跳槽進了另一家房產公司,任銷售總監,月薪令人羨慕地升至4萬元。

  放棄4萬高薪花季女孩追夢上海

  手中的積蓄一天天增多,可楊蟬蔓卻一刻不得閒。骨子裡那種要強、不甘於落後的心態使得她拼命工作。即使過年,她都放棄和家人團聚,因為那時候可能會多賣掉幾套房子。

  然而,工作中畢竟有太多艱辛的陰影遮蔽了快樂的陽光——這時候的楊蟬蔓終究也難說是幸福的。

  每天上班她都在不停地說話,以至於到了下班,她已經累得不願意開口。坐計程車回家,一上車她報了地址,臉就一板,閉上嘴巴望著窗外,車裡的氣氛異常凝重。有一回,一個司機實在忍不住了,對她說:“年紀輕輕的,想開些,事情再大也能解決。”說得楊蟬蔓哭笑不得,只能謝謝這位好心的司機。

  其實,楊蟬蔓最大的不快樂是因為在她心底一直有一個夢想,她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可能會去實現它,又或者自己永遠會做著這份談不上喜歡,只為掙錢的工作。

  直到兩年後的一天,當事業有成的楊蟬蔓看到了上海大學巴黎時裝學院的招生啟事時,她悚然一驚,一種慾望在心裡猛地衝動起來,當年的夢想清晰地呈現在她的面前……

  這是一所面向社會招生的時裝設計學院,專業課由法國一流的服裝設計師執教。每年學費是4.5萬元,學制3年。早在5年前,如此高的學費在楊蟬蔓看來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但對現在的她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她想做的,就是把自己錘鍊成一個優秀的服裝設計師。

  她毅然做出了決定——去上海,學設計。

  2003年秋天,楊蟬蔓一頭精心燙染過的飄灑長髮出現在了上海大學巴黎時裝學院。25歲的年紀,楊蟬蔓眉間眼角的滄桑卻平添了幾分女人味。這回,她是“追夢”來的。

  儘管楊蟬蔓已經扔開時裝設計有四、五年之久了,但當一個人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後,腦子裡就不再是空白的了,靈感會隨即產生,重新拾回專業的她可謂得心應手。

  楊蟬蔓的設計專業水平在班裡是非常突出的,她的設計常被挑選出來掛在教學樓的走廊裡展覽。第二年6月,德國籍的時裝設計專業教授西比爾把她叫到了辦公室:“cici楊蟬蔓的英文名,我覺得你確實很有天賦,我可以把你推薦給一個法國朋友。但7月前你要做一個作品,我要帶給他看。不過這件事情你要保密,我不想讓其他同學覺得我對你偏心。”西比爾用信任的眼光看著楊蟬蔓。

  這位可敬的德國女教授曾經是世界頂尖品牌紀梵希工作室的著名設計師,能得到她的認可太令楊蟬蔓振奮了。離開辦公室,她飛快地回到住處,滿腦子都是設計的靈感。每天她都工作到深夜,就是躺在床上,腦子裡飛出來的也都是設計圖,幾乎夜不能寐。3天內楊蟬蔓完成了50多幅設計圖,她不喜歡用電腦畫,每幅圖都是手繪的。等設計圖完成了,她的手都腫了好幾圈。

  西比爾拿到設計稿時,心裡不斷地讚歎楊蟬蔓的設計天分,暗自慶幸沒有選錯人,她很用心地提出了修改意見,幫助楊蟬蔓一起潛心鑽研如何才能設計出打動歐洲人的作品。她的話並不多,但句句說到點子上。她的經驗聽完後讓楊蟬蔓覺得有了許多具體的收穫,好比遞出的一杯水,杯子並不華美,而那水卻美若甘露一般。

  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楊蟬蔓終於把3個系列,20多套衣服的成品畫冊製作了出來。西比爾拿到畫冊,鄭重地向楊蟬蔓承諾:“我會印成3份,分別推薦給在法國開公司的朋友,巴黎大學的校長和英國聖馬丁學院。相信你自己,一定可以的。”

  峰迴路轉設計師夢“花開上海”

  上海的7月,已經是炎風酷日的盛夏了,湛藍的天,僅有幾朵不動的白雲。當楊蟬蔓仍然沉浸在完成作品的喜悅中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把她從幸福的巔峰拋向了地獄之門。

  “小蔓,趕緊回來,媽媽出車禍了。”電話裡的爸爸有些哽咽。楊蟬蔓驚得一股冷氣從腳心往上直衝。放下電話的那刻,她都不敢問發生了什麼?媽媽現在怎麼樣了?

  她像發瘋似地到處訂機票,可問遍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已經沒有當天的機票了,就連火車票也售完了。情急之下,她直奔火車站,買了一張站臺票,衝上火車,補了張站票。

  從上海到內蒙古,火車需要開32個小時,站在晃盪的車廂裡,楊蟬蔓覺得上天在懲罰自己,6年來,自己有太多的機會把父母接到身邊,讓他們享受好日子。可任性的自己為了業績,為了金錢的誘惑,就連過年也不回家,想想媽媽該是多麼渴望自己能回去陪她啊。

  一站到了,一個旅客下車,讓楊蟬蔓有了個座位。她依然不吃不喝,怔怔地坐著,只有眼淚在無聲無息地流著。她想,只要媽媽還活著,任何代價任何條件都在所不惜,就是讓她放棄工作放棄夢想,天天在家陪媽媽,她都願意,只要能彌補這幾年的缺憾。

  終於到家鄉了,剛下火車,楊蟬蔓就看到了爸爸張望的身影。她默默地跟著爸爸走出了火車站,還是爸爸先開了口:“已經沒有了……”楊蟬蔓一陣眩暈,兩腿一軟,當場癱倒在爸爸的懷裡。那一刻,若不是父親死死拽住,她絕望得真想一頭往牆上撞去。她覺得自己的生命之燭隨著媽媽行將熄滅,她痛苦地放聲慟哭。命運對她實在太殘酷了……

  母親遭遇車禍去世,讓楊蟬蔓一夜之間成熟了許多。母親生前辛辛苦苦,沒有好好享受生活,就連一句話都來不及交待,讓她深刻領悟了人生苦短的含義。她在心裡暗暗告訴自己,要成功就要儘快,媽媽已經看不到了,我一定要讓爸爸看到,享受到。

  彷彿是為了彌補命運對楊蟬蔓曾經的殘忍,在家休養了3個月後,楊蟬蔓意外地接到了一個從上海打來的電話。聽完電話,她激動得珠淚盈眶。

  原來,西比爾老師把楊蟬蔓的作品推薦給法國的朋友後,朋友讚不絕口,立即委託駐上海的分公司邀請楊蟬蔓參加11月底在上海舉行的“激醒:中法藝術的碰撞與融合”展覽會。這是次非同尋常的展覽,入選的10位服裝設計師大多為歐美和日本的一流時裝設計師,內地只有楊蟬蔓一人獲此殊榮,這是一個多麼讓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啊。

  楊蟬蔓連夜整理好行李,趕到上海。她全力以赴,籌備資料。上海的公司也向她伸出援助之手,除了給她提供面料外,還支援了大部分的製作費用。那麼好的待遇,是那些歐洲設計師也沒有享受到的。

  楊蟬蔓的設計是一件中西合璧的旗袍,正面看,保守的立領;轉身瞧,腰背間大塊的鏤空。肩、腰和裙襬3處,極具立體感的大朵同色玫瑰拼花熱烈綻放。她是從一把紫砂壺的圖案中獲得了玫瑰花的靈感,為了證明中國元素不僅只有“刺繡加織錦緞”,她想到了中國傳統工藝——補花。而旗袍的顏色,最後選定了紅色,不僅僅因為紅色是中國的傳統顏色,更重要的是剛去世的媽媽最喜愛的是紅色。

  唯一能夠製作補花的北京老藝術家李平,聽了楊蟬蔓的構思後,一口答應一個星期內為她趕製出3朵補花,而且不計酬勞。

  而更幸運的是,製版課老師威廉答應幫她負責成衣。威廉老師曾經親手替好萊塢眾多一流影星和世界頂尖明星製作過晚禮服,包括妮可·基德曼、麥當娜和邁克爾·傑克遜等,能得到他的垂青,楊蟬蔓覺得無比榮幸。

  展覽上,許多歐洲的社會名流,駐足在這款精心設計的旗袍前,無數的聚光燈也對準了這件凝聚了設計師心血的旗袍。楊蟬蔓欣慰地笑了,她成功了。

  偶爾,楊蟬蔓也會想,要是當年繼續在房地產界,她現在應該會過著蕩氣迴腸,揮金如土的日子。但那樣的她一定不會快樂。如果讓她重新選擇,她還是會選擇服裝設計,因為現在這種快樂的感覺讓她珍惜。她希望有一天能到英國聖馬丁學院深造,躋身世界一流的服裝設計師。

馬雲成功的原因
放棄成功的名人事例
相關知識
放棄從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奮鬥從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奮鬥從而成功的名人事例精選
放棄後成功的名人事例_放棄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堅持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奮鬥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明確目標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憑藉勇氣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關於經歷磨難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古代因讀書而成功的名人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