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科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中醫婦科學就是要運用中醫的基本理論,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系統地研究婦女生理病理特點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機、症狀、診斷、治療和預防。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探中醫婦科腹診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婦科腹部診斷的方法及意義,方法:對多年臨床經驗進行總結,並結合傳統中醫腹診方法,當代中醫的新發展、研究成果,總結歸納,以其促進中醫婦科臨床診斷的發展。結論:作為中醫的重要部分,中醫婦科腹診是一種傳統的診斷方法,源於《內經》、《難經》、並在隨後的《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中有所發展,逐漸形成,腹診的內容豐富,辯證思想貫穿其中,從而為其臨床應用打下的堅實的基礎,使得中醫婦科腹診成為中醫臨床診斷中的重要分支,在結合當代的腹部探查方法,使得診斷技巧更佳豐富,大大降低了誤診率,促進了治癒率的提高。

  【關鍵詞】中醫婦科病 腹診 四診

  中醫診斷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中醫腹診是中醫診斷的一個分支,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各種器械輔助檢測使得內診廣泛應用,傳統的腹診在臨床上越來越少,本文就臨床腹診經驗,文獻、歷史資料、展開討論,淺談腹診在婦科臨床上的應用。

  1 腹診在中醫婦科應用中的臨床意義

  腹診主要作為一種臨床手段,用於中醫臨床上的辨證,最早出現在《內經》、《傷寒論》等古老的醫學專著之中,《內經》中關於腹診的記載是後來腹診發展的起源,《傷寒論》則是將腹診與辨證進行了完美的結合,並將其運用在對治病機理的分析,臨床辨證,預後判斷中,形成了初步較完整的腹診理論體系,對腹診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醫婦科腹診作為中醫腹診中的重要部分。但在近年看來,已經被傳統的內診取代,滯後了診斷技術的發展,使得中醫婦科腹診已經逐漸走向狹窄,偏離了傳統中醫的發展方向,並且不符合現代醫學發展的方向,現代中醫腹診包括較為廣泛,不應當只侷限在腹腔,還包括了胸腔的望聞問切。若腹診只單單指腹部的診斷,或只是內診中某一項檢查,那是對腹診的狹隘理解。

  現代腹診主要包括胸腹以及五臟六腑的城廓,因此中醫腹診是包括了胸腹部內所有臟器的,即使只是從臨床上對腹診進行狹隘的理解,即指的是胸腹部的切診,這一塊內容也是非常豐富的。五臟六腑當中就有三髒五腑是位於腹部內的,十二經脈當中,只有足太陽膀胱經脈不是循行於腹部當中,而女性生殖系統中的主要器官均是在腹部內,因此,若出現婦科疾病的症狀、體徵,就會表現在腹部內,中醫腹診是中醫四診在胸腹部診斷中的具體應用,因此,中醫婦科腹診在內科診斷中具有廣闊的視野,能從全域性出發,提高了確診的概率。

  2 中醫婦科腹診的具體應用

  腹部在醫學上,泛指胃脘下至恥骨毛際的部位,中國中醫研究院,對腹診中的腹部進行了如下定義:腹部是指包括胸區、心區、左脅部、右脅部、左脅下、右脅下、臍部、小腹、左小腹、右少腹、心下十一個區域。其中在中醫婦科腹診中主要檢測的區域是上腹、臍腹、少腹、小腹等區域,應廣泛的包括望聞問切四診。

  2.1 腹診的概念:腹部診斷即腹診,腹診的定義主要有兩種,一種主要是指對胸腹部的按診、觸診,應屬於中醫四診中的切診範疇,即被臨床上普遍理解的腹診,清代醫學家俞根初這樣描述:“胸腹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若欲知其臟腑如何,則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診。”而另一種腹診則是指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在胸腹部診斷中的綜合運用,即廣義的腹診,這一觀點主要在日本漢方界多見,不僅僅是對胸腹部的觸診,還注意觀察胸腹部的整體形態變化,塌陷或膨隆,腹白線的異常等,也受到我國很多學者的支援,包括王邦言等人在內。

  2.2 腹診的基本內容和方法:腹診的主要內容包括了胸腹診、虛裡診、臍診及腹部穴位診斷四個方面,胸腹部的診斷則是指對胸腹外在形態、顏色、溫度、緊張度、脹氣度、疼痛、痞硬、急結等症象診察,屬於腹診的一部分;而虛裡診則是指,對非實物虛裡的位置、脈搏、音量、色澤、等多角度的診斷,屬於腹診中的核心內容。臍診則是對臍形態、周圍氣血執行的狀態的診斷;通過腹部周圍穴位的診斷而判斷內部臟器的病理變化。具體的將包括:望診、聞診、問診、切診。

  2.2.1 望診:望診主要是通過對腹部形狀、色澤、潤枯等外在的變化來判斷內部器官的形態和狀態,即望診主要是醫生運用視覺對胸腹部的形態、色澤、心尖搏動、腹形、臍部改變及腹部動悸等情況進行有目的地觀察,瞭解人體胸腹體表的正常和異常狀態及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為臨床辨證提供客觀依據,一般來說,腹部色澤暗淡、腹部形態塌陷、多可以歸屬於虛證;反之若腹部的顏色光亮,腹形飽滿圓潤,那多可歸為實症;具體在臨床上的應用如下,若患者腹部面板鬆弛、乾枯色黃、疑為氣血虧虛或胎兒不正常,也可能胎死腹中;又若當患者妊娠時,腹部過大,可能為羊水過多。

  2.2.2 聞診:聞診指的是,醫生運用聽覺去了解胸腹部的情況,主要可以依據聽診來診查腹部的聲響去了解內在病變的方法,必要時也可藉助聽診器輔助診斷。診察內容:包括臟腑自然發出的聲音和叩診或按壓胸腹時所出現的音響,***如患者形體素肥,今見消瘦,腸鳴漉漉,多為痰飲作祟;腹中鳴響,噯氣時作,多為肝鬱氣逆;食後腹脹,搖腹聲作,多屬中氣下陷,常伴陰吹正喧,前者如呼吸咳喘、嘔吐呃逆、噯氣、太息等***,按壓音則主要依據不同部位扣壓後所反映出來的鼓音、實音、濁音具體情況,來判斷內在臟腑組織的脹氣、腫塊、水飲、瘀血等不同病變情況;此外,腹部聽診還可以檢測胎兒在體內的發育的狀況等。

  2.2.3 問診:問診是指醫生通過詢問病人或陪診家屬,以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過程進行初步瞭解、判斷現在症狀和其他與疾病相關的情況,是輔助診察疾病的方法之一

  2.2.4 切診:所謂切診是指,醫生用手去按壓、切壓患者腹部的多個部位,通過反饋的資訊進行綜合判斷腹證的一種診斷方法,切診在腹診中佔有主導地位,因此是診斷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腹證奇覽》一書中將按壓法分為覆手按壓法、三指探按法,一直沿用至今,成為婦科腹診中主要的診斷手段,主要通過醫生用自己的手掌、手指去切觸腹壁、以探查內部腹壁的堅硬、溫寒、以及其他積壓疼痛情況來確診。傳統上講,若腹中按壓出積塊,需要細心診察腫塊小大、形狀、硬度、活動度及喜按拒按等情況以辨識其良惡性質。

  參考文獻

  [1] 王邦言.中醫腹診淺議[J].陝西中醫,2004,25***4***:336-337.

  [2] 孫忠年,陳選平.中醫腹診學[M].西安:陝西科技出版社,1991:1-276.

  [3] 稻葉克,和久田寅.腹證奇覽[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篇2

  淺談女性婦科不孕育的中醫治療

  摘要:不孕症是指婚後同居,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達1年以上而未能懷孕者。女性不孕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輸卵管不通、子宮體小、黃體功能低下、不排卵、月經不調、閉精等。

  關鍵詞:婦科不孕不育中醫治療臨床

  近些年來,女性不孕不育症的發生率顯著提高,造成了家庭和社會的很多困擾。經過多方面研究,中醫專家認為,造成了女性不育***孕***症的原因很多,有遺傳因素、營養缺乏等,而近年來不育***孕***症上升的原因包括了化學汙染、環境汙染、濫用藥物、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加重等。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患者開始尋找眾多多治療不孕不育的方法。據專家介紹,在診斷明確的前提下,一些疾病往往很難用西醫治療,有的疾病儘管診斷明確,但治療也沒有很好的方法。而中醫對此有獨到之處,很有優勢。由於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中醫藥對不孕症的治療在2000多年來也沒有間斷過,流傳發展至今。中醫藥治療不孕症有其獨特的優勢,治法多種多樣,毒副作用較小,用藥期間就可以受孕,療效也較高。

  1中醫對女性不孕不育的症狀分析

  中醫治療主要是運用鍼灸,偏方藥方等治療不孕症,中醫治療認為不孕症可分為五型:腎陽虛,腎陰虛,肝鬱,痰溼,血淤等。對於女性不孕治療,中醫認為凡女子不孕以腎虛為根本,或為素體虧虛,稟賦不足;或為不慎房事,損傷腎精;或久病多產傷腎。脾為後天之本,精血生化之源,脾虛則生化無源而致不孕。女子以肝為先天之本,肝藏血,主疏洩,肝鬱氣滯亦可使女子不孕。論治則當安五臟、通氣血,調經種子,孕育乃成。[1]

  若肝鬱氣滯,氣機不暢,則血也隨之而瘀,所以不排卵的婦女,月經後至,甚至閉經,甚至造成不孕不育。由於痰溼內阻,升降失控,清陽不升故病人頭暈心悸,胸悶泛惡,脾虛溼困故腹漲,溼熱下注故白帶多質粘稠,苔白膩詠沉滑亦為痰溼內蘊之象。治療上宜舒肝理氣化痰祛溼,使氣血調和自會出現排卵。

  腎陽虛型不孕症的中藥治療:婚久不孕不育,月經後期,量少色淡,或月經稀少,閉經,面色晦暗,腰痠腿軟,性慾淡漠,小便清長,大便不實,舌淡苔白,脈沉細或沉遲。治宜溫腎補氣養血、調補衝任。方藥:毓麟珠***人蔘、白朮、茯苓、白芍、川芎、炙甘草、當歸、熟地、菟絲子、杜仲、鹿角霜、川椒***加紫河車、丹蔘、香附。

  由宮寒引起腎陽虛所致的不孕症,治療原則應溫補腎陽,可服用右歸丸、金匱腎氣丸等治療。針對宮寒的女性,中醫婦科專家介紹了幾種藥膳療法:雞煮益母草:烏雞1只,益母草500g***分4份,分別用酒、醋、薑汁、川芎汁浸透炒幹***。將制好的益母草,放入雞膛內,用清湯煮,雞淡吃,或酒送下亦可。雞骨並藥渣焙乾為末,加當歸120g、續斷60g、姜18g為末,煉蜜為丸,每丸9g。每日早、中、晚各服l丸。主治久不孕者;紅花孕育蛋:取雞蛋1只,打一個口,放入藏紅花1.5g,攪勻蒸熟即成,月經來潮的第二天開始服,每天吃1個,連吃9個。持續服3~4個月經週期。主治氣虛夾瘀不孕,則血也隨之而瘀,所以不排卵的婦女,月經後至,甚至閉經,甚至造成不孕不育。由於痰溼內阻,升降失控,清陽不升故病人頭暈心悸,胸悶泛惡,脾虛溼困故腹漲,溼熱下注故白帶多質粘稠,苔白膩詠沉滑亦為痰溼內蘊之象。治療上宜舒肝理氣化痰祛溼,使氣血調和自會出現排卵。[2]

  2中醫治療不孕不育的注意事項

  治療不孕不育症,專家還指出一些注意事項。首先,女性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心情舒暢,均衡飲食、注意勞逸結合,根據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鍛鍊專案,如散步、慢跑、舞蹈等增強體質。戒除酗酒及過度吸菸惡習、注意經期衛生;重視婚前檢查,以便預先發現生殖系統之先天性畸形或生理上異常;避免過早性生活、性生活要適度,避免傷精耗陰。注意產後或流產後感染;把握排卵期,在排卵期間***包括排卵時及其前後的一兩天這段時間***性交,能增加受孕的機會。排卵在下次月經前的第14天左右。如月經週期28天,則排卵正好是兩次月經中間。月經不規律的婦女,最好是探測基礎體溫3個月以上,尋找自己的排卵期。***婦女在排卵前期,基礎體溫較低,在3***-36.6℃之間,排卵後體溫上升0.3-0.5℃,直到月經來潮前下降。***亦可同用LH試紙探測排卵時間。[3]

  再者,女性還要按時接種疫苗,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預防各種危害女性生育能力的傳染病,如性傳播疾病等;要掌握一定的性知識,瞭解女性生理特徵和保健知識,如果發現卵巢有不同於平時的變化一定要及時診治;如果經常接觸放射性物質、高溫及毒物,一定要要嚴格按照操作規定和防護章程作業,千萬不要疏忽大意,如果近期想要孩子,最好能夠脫離此類工作半年後再生育;改變不良的習慣,戒菸戒酒;不要吃過於油膩的東西,否則會影響性慾;另外還要注意避免接觸生活當中的有毒物品,如:從乾洗店拿回來的衣服要放置幾天再穿,因為乾洗劑會影響性功能;要重視婚前的體檢,早期發現異常,可以避免婚後的痛苦。結婚以後要經常夫妻雙方交流性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互相配合、互相諒解。

  簡而言之,中醫的辨症施治能對某些功能性疾病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如精神心理性因素***,女性不孕症患者應該遵循科學治療不孕不育的原則,不要盲目用藥,要先確診、後治療,依據不同的病種選用不同的助孕措施。同時專家提醒,中藥治療也需對證,女性不孕不育者切忌隨意就診,多家嘗試,而應問診於專業的老中醫,以免耽誤治作為中醫治法。

  參考文獻

  [1]肖承悰,吳熙.《中醫婦科名家經驗心悟》.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版

  [2]羅頌平,許麗綿,劉雁峰.《中醫婦科學科發展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編、中華中醫藥學會編著.2008年版

  [3]畢煥英.《中醫婦科問診方法淺談》,《中醫教育》.2003年第02期

 
猜你喜歡:

中西醫結合婦科論文
中醫婦科論文
相關知識
中醫婦科論文範文
中醫婦科論文
中醫學求職信範文精選推薦
有關於中醫的求職信範文
中醫學求職信範文
中醫婦科實習心得體會
中醫婦科實習小結
冬季中醫婦科養生知識
中醫婦科怎麼養生
中西醫結合婦科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