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錢幣發展歷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銅錢作為宋代最主要的貨幣,每一百文“因***後***漢制,其輸官亦用八十或八十五,然諸州私用猶各隨俗,至有以四十八錢為百者”。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九月“丁酉,詔所在悉用七十七為百”,通常稱為“省陌”或“省”,而一百文仍需實數一百錢的稱為“足陌”或“足”。但是“悉用七十七為百”,至少到北宋後期只是“官用”的標準。下面小編給大家講下。

  宋初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鑄幣量超出唐代20倍。宋第二帝太宗於端拱三年改元淳化,淳化元年***990年***五月改鑄發行淳化元寶錢。皇帝親書隸、行、草三體錢文,成為皇帝親書錢文***稱御書***之始,又是行、草入錢之始。兩宋300餘年凡18帝***末代三帝名存實亡***,改年號55次,鑄年號寶文錢43種***不包括大小和書法等版別變化***之多。

  宋代錢幣發展

  宋朝幣文變化可歸納為六種。

  1.宋幣寶文之變。僅以南宋嘉定鐵錢為例,有元寶、重寶,還有之、至、興、新、安、全、正、崇、萬、洪、真寶等寶文錢;

  2. 宋幣之對讀、旋讀之分。對讀即上下右左讀,旋讀即上右下左讀。如慶曆錢是宋折二錢鑄行開端,並形成南宋以折二錢為主的幣制,開折二錢銅鐵並用,對讀旋讀並存之先河;

  3. 宋幣之書體之變。書體變化有隸、行、草、楷***包括徽宗御書瘦金錢文大觀通寶、崇寧通寶***、篆體***包括九疊篆錢文皇宋通寶***等,到了南宋,錢文書法開始以楷書為主,沿至元、明、清,歷代鑄幣多以楷書為錢文;

  4. 宋幣之錢背字、紋變化。指紀監、紀地、紀年、紀值變化等。如紹熙元寶背紀監、紀年錢。紀年錢自南宋淳熙七年始,整個南宋相沿不變;

  5. 宋幣之書風變化。如錢文四字整體風格為遒勁、容弱、大小字等,單字書風為長通、短寶、狹元等,單字區域性特徵為縮水淳、總建等;

  6. 宋幣之字位變化。如四字位置為隔輪,三字為三寄廓,單字為升、降、進、退、仰、俯等變化。錢文版別眾多的兩宋錢,可謂一部實物漢字書法大全,在悠久的幣史程序中空前絕後,獨領風騷。

  多樣的幣種同期並用於宋

  鐵錢自漢五銖始,至兩宋達到鼎盛期。時四川銅少鐵多,歷來鐵錢鑄量頗豐,而陝西等地銅鐵錢並用,存世也不少。行用中,一般小額交易用鐵錢,大額交易用銅錢。其比值為“舊用鐵錢千易銅錢四百”,到太平興國年間比值增至10鐵比1銅,黑市比值竟高達14:1.以10:1 計算,1小銅錢重1錢,每貫重6.5斤,按同值鐵錢每貫應重65斤,顯然不便交易。

  雖然當時宋幣變化較快,但宋代紙幣實物現未發現,僅存銅質鈔版二件,一件是南宋“行在會子庫”鈔版,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另件北宋鈔版流至海外。

  除銅、鐵錢紙幣外,南宋還鑄行銅、鉛兩類錢牌,銅牌面值為貳佰文、叄佰文、伍百文;鉛牌面值為壹拾文、貳拾文、肆拾文。兩宋貨幣,金銀並提,北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制定《偽黃金律》,這是兩漢以來政府第一次視黃金為法定貨幣。而銀質貨幣地位後來居上。宋代金銀開採也具一定規模,皇年間歲得金1.5萬餘兩、銀22萬兩,政府常以金銀鑄錢,如金質宣和背陝、銀質政和錢等。金人攻滅北宋時,曾強掠金1000萬錠、銀2000萬錠之多,可見金、銀貨幣量大用廣。宋的鹽鈔、茶引及僧道度牒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貨幣職能。

成語東窗事發的由來
周通的綽號是什麼
相關知識
宋代錢幣發展歷史
日本料理古代發展歷史
古代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唐代宮廷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唐代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古代詩歌的發展歷史
近代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現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歷史
中國古代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中國古代茶道的形成與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