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的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趁火打劫是指趁人家失火時去搶劫。比喻乘人之危謀取私利。趁火打劫之計的使用,在中國歷史上層出不窮。趁火打劫之計的特點,就是利用時機,果斷地打擊對方。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曹操入朝總領大事之後,一日在後堂設宴,聚眾謀士商議:“劉備屯兵徐州,自領州事,現在呂布又兵敗投奔徐州,若二人同心引兵來犯,必是心腹之患也。諸位有何妙計啊?”荀彧獻上一計稱為“二虎競食”,可令呂布與劉備廝殺。曹操依計而行,但此計被劉備識破並未得逞。荀彧又獻一計:讓曹操給袁術處通氣,說劉備上密表,要得袁術的南郡。這次袁術中計,要引兵進攻徐州。劉備聽說袁術要來進攻,便要出城迎戰。孫乾讓劉備選好守城之人,劉備問關、張二人誰可守城,關羽要守城,劉備說早晚有事要和關羽商量,張飛願意守城。劉備知道張飛的毛病,再三叮囑他一不要喝酒,二要聽人勸,還留下陳登輔助張飛。張飛自劉備走後,一應雜事,都交與了陳登,軍機大事,自己斟酌。確實好了幾天。可在一次宴請官員的酒宴中,卻犯了毛病,張飛告訴大家可以一醉方休,第二天各自戒酒。這也倒行,可是人家曹豹是滴酒不沾,張飛非要曹豹喝一碗,曹豹害怕,只得強飲一碗,可張飛喝多了,還讓曹豹再喝一碗。曹豹說實是不能喝了,張飛說你剛才不是喝了嗎。可把曹豹治壞了。還要打一百鞭,陳登勸,張飛也不聽。此時曹豹如果硬挺著也就算了,他又提他的女婿呂布。這一提不要緊,張飛最看不上呂布,滿腔怒火撤到了曹豹身上。曹豹回去,恨透了張飛,連夜給呂布寫信,說張飛無禮,又說劉備和關羽不在城內,張飛又喝醉了,這時佔領徐州,那徐州不就屬於呂布了嗎。呂布大喜,連夜引兵來襲徐州。曹豹等候,開了城門,眾軍齊入,喊聲大舉,張飛醉臥府中,聽得呂而殺來,急忙上馬,可酒未全醒,不能力戰。呂布也知張飛勇猛,也不敢往死整。張飛殺出東門,劉玄德家眷陷在府中,都顧不得了。此戰就是趁火打劫的例子,呂布在劉備手下暫時棲身,也想自己有個穩定的地盤,那麼張飛給了這個機會,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趁火打劫解析

  [釋義]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語出] 清·頤瑣《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

  [正音] 劫;不能讀作“qiè”。

  [辨形] 趁;不能寫作“稱”。

  [近義] 渾水摸魚 順手牽羊 打家劫舍

  [反義] 扶危濟貧 除暴安良

  [用法] 含貶義。用於趁別人有危險的時候去撈好處。一般作謂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和“渾水摸魚”都含有“趁混亂時機撈一把”的意義。但~語義重;含有“乘人之危”的意思;“渾水摸魚”有時指故意製造混亂。

  [例句] 人家有難你不去幫助;反而~;真不道德。

  [英譯] take advantage of sb。’s misfortune to do him harm

  趁火打劫造句

  1 大火中,盜竊犯趁火打劫了那家商店。

  2 他的家裡剛剛發生了大變故,你就去他家要債,這不是趁火打劫嗎?

  3 人家有難時還趁火打劫的人,真是可恥。

  4 那些在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趁火打劫哄抬物價的人是不道德的行為,為遭到大家的譴責和唾罵。

  5 每逢災荒之年,那些官紳奸商便趁火打劫,大發橫財。

  6 這種趁亂世巧取豪奪的作法,和趁火打劫有何不同?造句網整理

  7 對手可能會在我們公司危急時趁火打劫,掠奪市場,大家要有警覺。

  8 知道他的飯館倒閉後,幾個債主也趁火打劫,抬高利息。

  9 銀行裡發生火災後,匪徒們趁火打劫,搶走了大量現金。

  10 人家有難你不去幫助,反而趁火打劫,真不道德。

  11 英國政府趁火打劫,要求回報。

  12 這幫投機分子故意抬高物價,就是為了把市場攪亂,好從中漁利,趁火打劫。

  13 她丈夫終因久病不治,丟下她們母女倆走上了黃泉路。債主趁火打劫,要抓她們去抵債。
 

關於感恩的歷史故事
喜上眉梢的成語典故
相關知識
趁火打劫的典故
三十六計趁火打劫的故事_趁火打劫的成語故事
趁火打劫的反義詞近義詞是什麼
成語趁火打劫的對對子
趁火打劫的意思和造句
趁火打劫的意思和造句
一網打盡的典故
一網打盡的典故解釋
隔山打牛的典故
如火燎原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