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反思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理想》本詩多角度比喻理想的內涵,讚美理想對於人生的深刻意義,從而號召人們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併為之拼搏奮鬥。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我按照上級要求使用導學案展開教學,現反思如下:

  1、重視思想基礎準備。比如,上課之初,我要求學生談一下自己的認識:什麼是理想?結果發現,學生對理想的理解大都比較片面狹窄。現在通過師生交流,有了更加準確完整的認識。

  2、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根據導學案的指示閱讀、討論,做圈點批註,老師不做過多的講解,學生大部分時間自主活動獨立獲取知識,得到了鍛鍊。

  3、注重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比如,課文最後一節的內容學生理解比較膚淺,老師及時補充那個時代的生活知識,並跟當下的社會環境進行比較,啟發學生想老一輩學習,樹立遠大理想,不懈奮鬥。

  不足之處是,老師對導學案的使用不夠熟練,有時候以講解代替了學生的討論;學生對自主討論的課堂組織形式不熟悉,課堂教學進度推進很慢。

  篇2

  課堂朗讀多種多樣,這首詩結構整齊,每各詩節4句,讀起來有節奏感,適合詩朗誦。我先範讀、學生仿讀,然後指點字音和節奏、重音,然後,我領讀第一段,學生按男女、分奇偶段朗讀,最後一段全體齊讀,然後由學生自己組合分段朗誦,方法多姿多彩了,課堂氣氛也活了,學生也有興趣了。語文教學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語感,沒有語感,學生很難學好語文。語句的理解永遠在培養語感之後!教案設計很詳細,有時上課是用不上的,有的語句很難理解,是因為學生沒有這樣的人生體驗,不要強求學生理解。詩無達詁,有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不要講得太直白,那樣就失去詩的意境了。

  初一學生讀這首詩,一方面要充分調動他自己的人生體驗,另一方面也需要聯絡一些典型事例,去領悟詩句的含義。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強調朗讀的重要性,要多讀,多理解基礎上的有感情的朗讀。

  篇3

  詩歌教學存在很大的爭議,因為這種爭議詩歌教學就更加讓人無法把握了。有人側重於對詩歌的分析講解,有人說詩歌教學要側重於誦讀,無須講解。實際上兩種傾向並不矛盾,至於在這二者之間作何取捨,還是要看自己的學生看自己的教學實際。

  在進行本堂課的教學時,最終選擇了誦讀教學法。以這種別開生面的朗誦會的形式組織課堂。經過實踐,發現學生身上存在著很大的潛力,一種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潛力。第一課時結束時給學生布置的任務是,在課下時間裡小組進行自主排練,並再次強調了誦讀比賽的那五項要求。第二課時的朗誦會上,學生的表現讓我驚訝。他們在朗誦形式上,在彼此的配合上,是朗誦質量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在課下時間裡,我並沒有對他們進行絲毫朗誦指導,他們完全憑靠小組的力量達到了我期望的效果。

  任何一項課堂活動只要經過精心的籌備,就能夠實現自己理想的課堂。不僅是老實需要精心的準備,學生同樣也需要準備。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在課堂上體會不到上課的樂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學生沒有為聽課做好準備,他們只是盲目被動地在課堂上跟隨著老師而已。但是,這次《理想》詩歌朗誦會上,學生的表現可以打滿分。一個小組八名左右的成員,男女生人數不一,他們能夠結合本小組的特點進行合理的組織。男生獨自誦讀,女生獨自誦讀,男生合誦,女生合誦,小組集體朗誦,各種朗誦方式在他們的策劃下被運用得很好。

  比賽結果出來後,無論哪個名次,大家都很高興。為了鼓勵勝出的小組,每個勝出的小組獎勵一瓶墨水。獎品標準沒有設太高,一是因為鄉村教學條件所限,二是擔心學生為了獎品而參與課堂活動,而非為了求知。

  這樣的課堂雖然迎合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習方式單一,學習任務輕鬆,但是,課堂結束後留下來的一個疑惑就是:這樣避重就輕的課堂,通過詩歌的朗誦讓學生自主感悟的詩歌教學方式,能否讓學生真正走入詩歌,獨自走入詩境,獲取屬於自己的閱讀體驗呢?他們能夠在朗誦過程中體會到詩歌的形式美與內涵美嗎?

  點燃青春的希望之燈,這是我們課堂的主題,希望學生在自信的誦讀之聲中體會到詩歌的深蘊,為了自己的理想過好每一天。

紫藤蘿瀑布課堂反思
行道樹反思範文
相關知識
理想反思範文
八年級下冊物理老師教學反思範文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範文
學生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範文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範文
護理工作總結反思範文
高中物理考試反思範文
高一地理老師教學反思範文
護理工作反思範文
高一物理期中考試反思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