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會考化學複習試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化學是重要的基礎科學之一,與物理學、生物學、地理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相互滲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北京化學會考的複習測試卷和答案分析,歡迎參閱!

  

  一、填空題***本題包括10小題,共100分***

  1. ***10分***Ⅰ.⑴玻璃棒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儀器。下列過程中,一般不需要玻璃棒的是 ***填寫編號***

  ①用pH試紙測定Na2CO3溶液的pH

  ②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氯化鈉溶液

  ③將適量氯化鐵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製備氫氧化鐵膠體

  ④探究Ba***OH***2•8H2O晶體和NH4Cl晶體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⑤實驗室用新制備的FeSO4溶液和預處理過的NaOH溶液製備Fe***OH***2白色沉澱

  ⑵用“大於”“等於”“小於”填空

  ①讀量筒中液體的體積時,視線偏高,讀取的體積數 實際體積數

  ②用托盤天平稱取10.4g食鹽,將砝碼和食鹽的位置顛倒,所稱食鹽的質量 10.4g

  ③配製500mL 0.1mol/LNaOH溶液,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0.1mol/L

  ④用中和滴定法測某NaOH溶液的濃度,量取待測液未用該溶液潤洗滴定管,測得的溶液的濃度 實際濃度

  Ⅱ.氧化還原反應中實際上包含氧化和還原兩個過程。下面是一個還原過程的反應式:

  、 、 、 四種物質中的一種物質能使上述還原過程發生。

  ***1***寫出該氧化還原反應的方程式***不配平***: 。

  ***2***該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物質的量之比為 。

  ***3***反應中硝酸體現了 、 性質。

  ***4***反應中若產生0.1mol氣體,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 。

  【答案】***每空1分,共10分***

  Ⅰ. ⑴③⑤ ⑵①大於 ②小於 ③大於 ④小於

  Ⅱ.***1***

  ***2***1:4 ***3***酸性 氧化性 ***4***0.8mol***無單位不得分***

  2. ***8分***今有甲、乙、丙三位同學在實驗室分別用金屬單質A和非金屬B做實驗,可以生成化合物AB,化學方程式為A+B AB。充分反應時各自所用A、B的質量不相同,但總質量相等,均為9.00 g,有關實驗的資料記錄如下表:

  A的溶液 B的用量 AB的產量

  甲 7.00 g 2.00 g 6.00 g

  乙 4.00 g 5.00 6.00 g

  丙 a g b g 4.44 g

  試求:***1***A+B AB的反應中,參加反應的三者質量比:

  求由甲同學實驗得到的三者的質量比和由乙同學得到的三者的質量比,並由此求參加反應的三者的質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學在實驗中,a和b的值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甲:2∶1∶3;乙: 1∶5∶6***A過量***,2∶1∶3***B過量***;2∶1∶3

  ***2***a:2.96,b :6.04***A過量***; a:7.52,b:1.48***B過量***

  【解析】***1***經題意分析甲,可知當生成6.00 g AB時,A過量,B恰好完全反應,則m***A***∶m***B***∶M***AB***=4∶2∶6=2∶1∶3,而B不可能過量。分析乙,可知若A過量,則m***A***∶m***B***∶m***AB***=1∶5∶6;若B過量,則m***A***∶m***B***∶m***AB***=4∶2∶6=2∶1∶3。參加反應的三者的質量比應為2∶1∶3。

  ***2***由於m***A***∶m***B***=2∶1,若A過量,則b g=1.48 g,a g=9 g-1.48 g=7.52 g;若B過量,則a g=2.96 g,b g=9 g-2.96 g=6.04 g。

  【高考連結】本題比較抽象,且要考慮過量計算,對加強這方面的訓練還是有好處的。

  3. ***9分***在一個容積不變的反應容器中,要求通過調節體系的溫度使下列反應達平衡時,保持容器內氣體總物質的量為12 mol,A***g***+2B***g*** 2C***g***,設向反應器中加入6.5 mol A,x mol B,2.0 mol C。

  ***1***若x=5.5時,需要降低體系溫度使反應在平衡時達到題設條件,則正反應為______熱反應。

  ***2***欲使起始反應維持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x的取值範圍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溫度的上述平衡體系中,另按1∶2的物質的量比充入D、E兩種氣體***此時容器中氣體的總量不要求保持12 mol***按下式發生反應:D***g***+E***g*** 2F***g***,當反應達平衡時,D在這三種物質中的物質的量分數為p%。若向容器中投入m mol D、n mol F和一定量的E,在這三種物質的新平衡體系中D的物質的量分數為p%,則所投入E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今假設A、B、C與D、E、F間不發生的反應***。

  【答案】***9分******1***放 ***2***2.5

  【解析】當x=5.5時,混合物的物質的量為14.0 mol,大於12 mol,所以平衡應向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小的方向移動,即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利用平衡移動原理,降低體系溫度,平衡應向放熱方向移動。從而得出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2***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當生成物全部轉化為反應物時,可以得到反應物B的最小值,x=2.5 mol;當反應物不轉化為生成物,即平衡不移動時,B達最大值,此時x=3.5 mol。從而得出2.5

  ***3***第二個平衡體系與第一個平衡體系無關,只需考慮第二個平衡體系在兩種情況下是一個等效平衡。於是將生成物全部轉化為反應物,就可得出二種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等於1∶1,即***m+n/2***/***x+n/2*** = 1/2,x=2m+n/2。

  【高考連結】在高考中涉及有關化學平衡問題時也常常涉及有關化學計算,如2010年高考山東理綜第28題等很多。

  4. ***8分***有原子序數依次遞增的A、B、C三種元素,它們的原子次外層均為8個電子,其中C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等於核外電子層數。A、B、C三種元素的元素符號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取A、B、C三種元素的單質各m g,在室溫下分別與V L 4 mol•L-1的鹽酸充分反應。試推斷下列三種情況下V值的取值範圍***用含m的表示式表示***

  ***1***當A、B、C三種單質放出的H2一樣多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C單質與鹽酸反應放出的H2最多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A單質與鹽酸反應放出的H2最多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B、C兩種單質分別與鹽酸反應產生的H2幾乎一樣多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 Mg Al ***1***V=m/92 ***2***V>m/48 ***3***V

  【解析】據題意不難推出C為鋁,A為鈉,B為鎂。

  用數軸法解題時,要找出剛好完全反應的特殊點,即金屬與鹽酸剛好完全反應時所用鹽酸的體積。m g鈉與鹽酸剛好完全反應時,所用鹽酸的體積為V=m/92;m g鎂與鹽酸剛好完全反應時,所用鹽酸的體積為V=m/48;m g鋁與鹽酸剛好完全反應時,所用鹽酸的體積為V=m/36。

  分析此數軸我們可以發現:在V≤m/92時,三種金屬與鹽酸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在V≤m/48時,B、C與鹽酸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但只要V>m/48,則C***鋁***與鹽酸反應放出的氫氣最多。

  【高考連結】本題巧妙地將元素的推斷和有關計算聯絡起來;而同學們平時最感到難的就是計算範圍的題目。在計算中採用數軸法、極限法求數值範圍比較簡潔明瞭。

  5. ***9分***由A、B兩種物質組成的混合氣體,其平均相

  對分子質量隨A的物質的量分數變化關係如右圖所示。

  ⑴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__。

  ⑵若測得混合氣體中僅含兩種元素,A、B都是無機

  物時,化學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A、B都是

  有機物時,化學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

  ⑶某混合氣由A、B等體積混合而成,將其與適量氧氣混合,引燃後反應物均無剩餘,

  將產物依次通過足量濃H2SO4***減少的體積恰好等於消耗氧氣的體積***、足量鹼石灰***體積減半***,又知通過濃H2SO4與通過鹼石灰所減少的氣體體積之比為5∶2。氣體體積均在105℃和1.01×105Pa條件下測定的,據此確定混合氣體的組成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44 ***1分***

  ⑵N2O NO ; C3H8 C2H6 ***每組2分,共4分***

  ⑶C3H8和CH2O***甲醛***或C2H4O***乙醛***和C2H6 ***4分,寫名稱或分子式都可以***

  【解析】根據題意,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37;水蒸氣和CO2體積比為5∶2;產物中CO2和CO物質的量相等,設混合氣體的平均組成為CxHyOz,據方程式:

  CxHyOz + O2→ CO2 + CO + H2O 得:

  { z+y=x+ + 12x+y+16z=37 ∶ =5∶2

  聯立方程解得:x=2 y=5 z=0.5

  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組成為:C2H5O0.5

  結合A、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和30可推得此混合氣體可能為:

  C3H8和CH2O***甲醛*** 或C2H4O***乙醛***和C2H6

  【高考連結】本題以影象資訊為背景,很好的把無機與有機化學結合在了一道題中。綜合考查了利用平均值法計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物質組成的確定、有機物燃燒通式的應用等。解題的關鍵是:一是讀圖,弄清影象的含義,通過觀察弄清影象的橫座標、縱座標的含義及單位;搞清特殊點的意義。二是識圖,進行資訊提取,挖掘隱含資訊、排除干擾資訊,提煉有用資訊,在統攝資訊的基礎上進行邏輯推理或運用資料計算。三是用圖,解答問題。

  6.***10分***已知單質鐵溶於一定濃度的硝酸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aFe+bNO +cH+===dFe3++fFe3++gNO↑+hN2O↑+kH2O。***化學計量數a~k均為正整數***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反應中氮、氫、氧三種元素的原子個數守恆,可得c、g、h的關係式***用一個代數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

  ***2***根據反應中離子的電荷守恆,可得b、c、d、f的關係式是______________。

  ***3***根據反應中電子轉移的總數相等,可得d、f、g、h的關係式是______________。

  ***4***若a=12,且鐵和稀硝酸恰好完全反應,則b的取值範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的取值範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每空2分,共10分******1***c=4g+10h; ***2***c=2d+3f+b

  ***3***2d+3f=3g+8h; ***4***6~12 , 30~48

  【解析】***1***這是考查反應前後H、N、O原子守恆關係。若只從“c H+ g NO+h N2O”去分析,似乎H+跟NO、N2O之間沒有什麼聯絡,思路不容易展開。只要抓住“反應中H+全部轉化為H2O”、“NO和N2O全是由NO3-轉變而來”,必有“NO3- NO+2H2O”和“2NO3- N2O+5H2O”,進而總結出“c= 4g+10h”。

  ***2***這是考查離子電荷守恆關係。離子反應中反應物微粒所帶的電荷數和生成物微粒所帶的電荷數必定相等。b、c、d、f 恰好是反應方程式中各種離子的化學計量數,因此根據“b NO3-+c H+ d Fe2++f Fe3+”就可計算出“c-b=2d+3f”。

  ***3***這是是考查電子守恆關係。d、f、g、h恰好是與電子得失有關四種產物的化學計量數,其中“d Fe2++f Fe3+”決定失電子總數,“g NO+h N2O”決定得電子總數,所以有“2d+3f=3g+8h”。

  ***4***可以用極限思維方法來解決。這裡要注意三個前提:一是a =12;二是鐵和硝酸恰好完全反應;三是每種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均為正整數***即產物中既要有Fe2+、又要有 Fe3+,既要有NO、又要有N2O***。有12molFe完全反應時,只有當“Fe Fe2+、NO3- N2O”時消耗的NO3-最少***計算可得需6mol***,只有當“Fe Fe3+、NO3- NO”時消耗的NO3-最多***計算可得需12mol***,所以有“6

  【高考連結】本題很好的把幾種守恆融合在了一起,各個子問題間跨度較大,要求解題者每答完一個問題就要轉換到另一個新的思維角度、跳躍到另一個知識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有的學生就是因為思維的靈活性不夠、思維的慎密性不強,造成思路阻塞。

  守恆法解題是一種很重要的解題的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守恆、電荷守恆、電子守恆等。利用守恆法解題可化難為易,化繁為簡。①原子守恆即反應前後元素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②電荷守恆即在離子方程式中反應物中離子所帶電荷總數等於生成物中離子所帶電荷總數;③電子守恆的解題步驟是:首先找出氧化劑、還原劑及其物質的量以及每摩氧化劑、還原劑得失電子的量,然後列出等式:氧化劑的物質的量×每摩氧化劑得電子數=還原劑的物質的量×每摩還原劑失電子數。

  7. ***10分******1***室溫下取0.2 mol•L-1HCl溶液與0.2 mol•L-1M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混合後溶液體積的變化***,測得混合溶液的pH=6,試完成以下問題:

  ①混合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______________0.2 mol•L-1HCl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填“>”“<”或“=”***

  ②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確計算結果***填具體數字***:

  c***Cl-***—c***M+***=_______________mol•L-1

  c***H+***—c***MOH***=_______________mol•L-1

  ***2***室溫下如果取0.2 mol•L-1MOH溶液與0.1 mol•L-1HCl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混合溶液的pH<7,則說明MOH的電離程度__________MCl的水解程度***填“>”“<”或“=”***,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分******1***①> ②9.9×10-7 1.0×10-8

  ***2***< c***Cl-***>c***M+***>c***H+***>c***OH-***

  【解析】HCl與MOH剛好完全反應生成MCl和H2O,溶液的pH為6,說明M+發生水解,促進水的電離。而鹽酸溶液中水的電離受到抑制,所以水電離出的H+濃度,前者大於後者。

  在溶液中存在下列電離和水解反應:MCl====M++Cl- M++H2O MOH+H+

  H2O H++OH- c***Cl-***-c***M+***=c***H+***-c***OH-***=10-6-10-8=9.9×10-7

  c***H+***-c***MOH***=c***OH-***=1.0×10-8

  0.2 mol•L-1 MOH溶液與0.1 mol•L-1 HCl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中存在等濃度的M+和MOH,現pH<7,說明M+的水解趨勢大於MOH的電離趨勢,從而得出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為:c***Cl-***>c***M+***>c***H+***>c***OH-***。

  【高考連結】本題重點考查了有關溶液pH計算、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電解質的電離及鹽類的水解等,在高考中是很普遍涉及的內容,在此就不再一一介紹了。

  8. ***10分*** 在標準狀況下,取甲、乙、丙各30.0 mL相同濃度的鹽酸,然後分別慢慢加入組成相同的鎂鋁合金粉末,得下表有關資料***假設反應前後溶液體積不發生變化***:

  實驗序號 甲 乙 丙

  合金質量/mg 255 385 459

  氣體體積/mL 280 336 336

  試完成下列問題:

  ***1***甲組實驗中,鹽酸***選填“過量”“適量”或“不足量”,下同***__________;乙組實驗中鹽酸____________。

  ***2***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金中鎂、鋁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實驗之後,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1.00 mol•L-1NaOH溶液,能使合金中的鋁粉恰好完全溶解,再過濾出不溶性固體,求所得濾液中各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分******1***過量 不足量 ***2***1.00 mol•L-1 ***3***1∶1

  ***4***c***NaCl***=0.435 mol•L-1,c***NaAlO2***=0.130 mol•L-1

  【解析】***1***由上表知,在鹽酸物質的量相同的條件下,當合金質量由255 g增加到385 g時,產生氣體的體積由280 mL增加到336 mL,說明甲組中合金不足,鹽酸過量。同理可分析出乙組中鹽酸不足量。

  ***2***通過***1***的分析可知乙、丙組鹽酸完全反應,設鹽酸的物質的量為x,由:

  2HCl — H2

  2 mol 22.4 L

  x 0.336 L

  可求出x=0.03 mol,c***HCl***=1.00 mol•L-1

  ***3***計算合金中鎂、鋁的物質的量時應該選用甲組中的資料。設合金中鎂、鋁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由H2的物質的量可得方程:x+y×3/2=0.012 5;再由質量守恆得方程:24x+27y=0.255。聯立方程可解得x=y=0.005 mol,即:x∶y=1∶1。

  ***4***由合金中鎂、鋁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可求出丙組合金中鎂、鋁的物質的量均為0.009 mol,加入NaOH欲使合金中的鋁完全溶解,則要考慮NaOH與Al、MgCl2和AlCl3反應,且反應後得到的溶液應該是NaCl和NaAlO2溶液。根據鋁守恆可得溶液中NaAlO2的物質的量為0.009 mol,再由鈉守恆可得:

  n***Na+***=n***Cl-***+n*** ***=0.03 mol+0.009 mol=0.039 mol,

  即加入的NaOH體積為0.039 L,這樣反應後的溶液體積為:0.03 L+0.039 L=0.069 L,因此,c***NaCl***=0.03 mol/0.069 L=0.435 mol•L-1,c***NaAlO2***=0.009 mol/0.069 L=0.130 mol•L-1。

  【高考連結】在2008年和2009年的高考中,山東理綜卷都考查了金屬礦物方面的內容,2008年考查了黃銅礦、2009年考查了孔雀石,2010年高考山東理綜考查了聚合硫酸鐵。

  9.***15分***如圖所示,有均為0.80 L的甲、乙兩容器,甲中盛有400 mL的水,上部充滿NO氣體,壓強為p1。乙中充滿O2,壓強為p2,開啟閥門使氣體混合,並使之充分反應***設反應前後溫度均為0 ℃,水蒸氣的分壓不計***。

  ***1***開啟閥門後,甲內氣體顏色有什麼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反應後兩容器內壓強為0時,則p1/p2的值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p1=1 atm,p2=1.2 atm時,反應後兩容器內的壓強為_______________

  ***4***當p1=1 atm,p2=1.2 atm時,要使兩容器內的壓強為0,且不改變甲容器中溶質的組成,又使形成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最大,應在反應後的容器中通入哪一種氣體?通入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4***中所得的溶液,加入足量稀硫酸,再加足量銅屑,微熱後溶解的銅的質量約為___________。

  A.1.4 g B.3.2 g C.5.5 g D.13 g

  【答案】***1***甲容器中氣體的顏色先由無色變紅棕色後再變成無色***2分***;方程式:4NO+3O2+2H2O===4HNO3***2分******2***p1/p2=8/3。***3分******3***0.55 atm。***3分******4***NO2 2.64 L***3分******5***D ***2分***

  【解析】***1***甲容器中氣體的顏色先由無色變紅棕色後再變成無色***1分***;方程式:4NO+3O2+2H2O===4HNO3***1分***

  ***2***設在p1下O2的體積為V1?,則V1=***p2/p1***×V2=***p2/p1***×0.8 L,要使反應後兩容器內的壓強為0,應恰好發生反應:4NO+3O2+2H2O===4HNO3,此時有0.4 L/[0.8×***p2/pl*** L]=4/3,即p1/p2=8/3。***3分***

  ***3***設在p1=1 atm下,O2的體積為V,則V=***p2/p1***×V2=***1.2/1***×0.8 L=0.96 L

  兩種氣體混合後***此時氧氣過量***發生反應:4NO+3O2+2H2O===4HNO3

  過剩的O2為:0.96 L-0.4 L×***3/4***=0.66 L,設此時容器的壓強為p,

  則有:0.66 L×p1=***0.4 L+0.8 L***×p, p=0.55 atm。***3分***

  ***4***此時應通入NO2氣體***有等量的O2,通入NO2比通入NO生成的HNO3多,濃度大***,且應恰好發生反應:4NO2+O2+2H2O===4HNO3,由***3***中過剩的O2為0.66 L 知,通入NO2的體積為0.66 L×4=2.64 L***3分***

  ***5***選D,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2NO-3+8H+===3Cu2++2NO↑+4H2O

  由於標準狀況下NO有0.4 L,通入NO2為2.64 L,生成HNO3為***0.4 L+2.64 L***/22.4***L•mol-1***。所以溶解的銅為:[***0.4 L+2.64 L***/***22.4 L•mo1-1***]×3/2×64 g•mol-1=13 g。***2分***

  【高考連結】本題較好的考查了化學平衡、物質的顏色變化,同時又通過所得溶液計算所能溶解銅的多少。題目難度較大。在2009年高考中涉及化學平衡的有:全國理綜卷I第13題;全國理綜卷II第27大題;山東理綜第14題;北京理綜第9題;浙江理綜第27大題等。

  10.***11分***某化肥廠生產硝酸銨的過程如下:

  其中反應②為:4NO+3O2+2H2O====4HNO3,原料氣為氨氣和空氣的混合物,假設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0.2。

  ***1***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慮副反應且各步反應均完全,為使生產過程中不再補充空氣,則原料氣中製備硝酸的氨氣***不包含第③步被硝酸吸收的氨氣***的體積分數最大值為__________。

  ***3***若實際生產中,反應①、②、③的轉化率***或利用率***分別為a、b、c,則生產硝酸的氨氣佔所用氨氣總量的體積分數為多少?在合成硝酸銨的全流程中,氨氣的總利用率為多少?***請寫出該小題的計算過程***

  【答案】 ***1***4NH3+5O2 4NO+6H2O

  ***2***0.091 ***3***1/***1+ab*** 2abc/***1+ab***

  【解析】***2***可將①、②兩步反應加和,即得NH3+2O2 ====HNO3+H2O,設NH3為1體積,則O2為2體積,空氣為10體積,由此求出NH3的體積分數為1/11,即0.091。

  ***3***令用於生產硝酸的為1體積,則生成硝酸ab體積,也即與硝酸反應的NH3為ab體積。用於生產硝酸的氨佔所用氨氣總量的體積分數為1/***1+ab***。

  在①②③反應中,用於生產硝酸的氨的利用率為abc,設其起始量為1 mol,則生成硝酸abc mol,與硝酸反應的NH3為ab mol,與硝酸反應的利用率為c,則用於生產硝酸銨的氨也為abc mol。故氨的利用率為2abc/***1+ab***。

最新高考化學易錯點彙總
2016高三會考化學知識點複習
相關知識
2016北京會考化學複習試卷
2016北京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整理
北京初三化學期末試卷及答案
2016高三會考化學知識點複習
2016高三會考化學知識點複習
北京高考化學知識點
中考化學複習要學會構建知識網路
北京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整理
北京高考化學必記方程式
北京高考化學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