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市長的一封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書信在人類的交流與溝通的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那麼,要怎麼寫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供您參考!

  範文一

  尊敬的市長:

  您好!

  現在汽車越來越多,汽車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可是,方便的同時又給空氣帶來了影響。你看街上的行人都捂著口,現在下的雪也非常髒,有的地方都出現了空洞。

  霧霾對人的健康有很大危害,過多吸入霧霾可能會導致呼吸道發炎等。

  我建議人們要綠色出行,上班時,騎自行車既健身了,又不遲到,這樣空氣才會越來越清新。

  還可以向北京一樣,尾號是單號的汽車星期幾可以開,雙號的星期幾可以開。

  工廠排出的廢氣也是導致霧霾的主要原因。我家就住在xx旁邊,只要幾天不擦窗臺,窗臺上就落下一層厚厚的煤灰。現在工廠要不就一年裡12個星期不營業,12個星期裡多植樹,要不就發明一種東西,能把工廠裡的廢氣轉化成新鮮的空氣排出去,如果這樣下去,那麼xx市一定會天更藍,水更清!

  還有一個能導致霧霾的事情,雖然現在幾乎沒有了,但有些人就是不自覺,在外邊燒東西,既影響環境,又不安全,大家不要這樣做了。

  xx市的市民:xxx

  2016年1月26日

  範文二

  尊敬的陳建華市長閣下:

  鈞鑒!

  我是中國報道雜誌社特稿部廣東的辦公室的劉香亭。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和領導下,為廣州市的經濟發展以及城市品牌形象等做了一些相關的專題報道【“新區 新驅”***《中國報道》2012年第10期***,“嶺南荔枝香”《中國報道》2013年第8期等多期】。為此特向您做一個簡易的彙報。

  中國報道創刊於1950年,是由國務院新聞辦領導,中國外文局主管的一本國家級月刊,被中宣部列為政經類重點期刊,是全國期刊戰線“走轉改”試點單位,在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官員、大中型企業法人及高層管理者、各領域專家、學者等社會各界頗具影響力。

  廣州是座歷史古城,千年商都,又是中國南方最大的國際大都市和華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更是黨中央和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廣州在您的領導下,深入開展深化改革,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等各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中國報道》作為國家級重要媒體,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廣州市的轉型升級、經濟發展、城市品牌建設等方面做好相關的專題報道及正能量的宣傳服務性工作;在此,我站特向陳建華市長請求:

  1,隨著區域化經濟發展逐漸成熟化,城市與城市間的協調發展已成為一種趨勢,廣州協同佛山,清遠在打造區域城市經濟圈有著獨特的見解,我們想就廣州在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和打造區域示範經濟圈做一個深度性的報道,希望給予支援。

  2,中國報道悠久的創刊歷史決定了他所在高度和權威性,正面積極的辦刊宗旨相信對於廣州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此,我希望陳市長能夠對我站在廣州市開展發行工作給予支援,同時我們真切希望在中國報道史冊上添上濃重的一筆。

  謹此上呈,順致敬意!

  劉香亭

  中國報道雜誌社特稿部廣東辦公室

  中國報道雜誌社發行部廣東發行站

  020—61097028 15814897062

  2014年7月31日

  範文三

  敬愛的市長:

  您好!

  我是本市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我的來信。

  近年來由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升,環境的汙染已成為一個大問題。就像我生活的這個區域來說,電廠、化工廠等,都是一個個的汙染源。每天,當我走在上學的路上,看到那嫋嫋升起的“青煙”,心裡總會想象藍天白雲下那種自在,只是想象。看到那條几乎每天都要變換顏色的豬龍河,我便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那才是人類生存的環境呀。常聽長輩們說起他們小時候所處的環境:藍天白雲,沒有喧囂亦沒有塵煙,水波盪漾,一方淨土。可是這樣的描述,怕是無法再放到如今所處之環境了。而那過去的美好,已被汙染籠罩,成為我們夢中的烏托邦。

  這幾天下了雪,我很喜歡下雪,尤其是紛紛揚揚的大雪。可是當我們在化學課上測定雪水的酸鹼性時,我驚呆了:原來這是“酸雪”。

  酸雨能使土壤酸化,植物便將無生存之地,以食為天的百姓將何以立身?

  酸雨能腐蝕建築及文物古蹟,那麼多美好的代表著人們對美的追求的藝術品,怕再不能遺存後世,供後人欣賞。歷史,豈不是要在我們手中斷裂?

  酸雨能促進金屬的鏽蝕,要知道冶煉金屬本身就要耗費大量的能源,而今酸雨又來“掠奪”我們的資源。

  酸雨能汙染水體,那些與人類共同擁有這個地球的水生動植物,將何處存身?難道人類將要做孤家寡人?

  太可怕了!

  作為一名中學生,對於工農業的發展,我有這樣幾個觀點:

  1、工業化的發展是必要的。工業化的發展,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已是不可阻擋的潮流,它的興起和發展無疑是人類走向文明的保證。發展,沒有錯,百姓支援發展。

  2、加強環保工作。發展必然帶來負面影響,因為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如果我們在發展的前期就能將環保放在首要位置,可能就會避免很多問題。對發展來說,最忌諱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路子。

  3、激勵化學研究。化學有一雙神奇的手,它不僅能創造新物質,也能改變舊物質,已經被汙染的環境問題,只有用化學手段才能徹底解決。建議市政府廣招化學人才,通過各種激勵手段讓他們為我市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雖然我只是一名初中生,從我們學習的有關環境問題中,我也提出減少或消除“酸雨”的幾項措施:

  1、對原煤實施脫硫技術,杜絕使用高汙染燃料。

  2、改進燃煤技術,用鹼溶液或其他技術手段,吸收燃煤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3、大力開發如氫能等新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4、提倡迴圈經濟,對物質要迴圈利用。

  敬愛的市長,也許您不知道我們親自測定我校雪水的pH值竟然能到5時,我們心中異常的震驚。我在這兒生活了15年了,雖然這裡環境差,但是我很愛她,我和我的家人都期望市長能更多的關注環境問題,讓我們生存的家園變得更美好。

  同時,我認為保護環境是沒一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生活中仍有很多公民在扔廢舊電池、沒有對垃圾分類放置等。由此我強烈呼籲: 加強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境意識。只有每一個公民都自覺愛護環境併成為美好環境的捍衛者,我們才能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晴空。

  祝市長

  身體健康

  工作順利!

  一名中學生

  2012 年12月22日

致室友的一封信
寫給宇航員的一封信
相關知識
小學生致市長的一封信範文
致市長的一封信400字滿分範文
致市長的一封信格式
致市長的一封信格式
小學生致市長的一封信
致市長的一封信
保護城市致市長的一封信
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園致家長的一封信
建立文明城市致家長的一封信滿分模板
建立衛生城市致家長的一封信滿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