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麥的用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浮小麥為禾本科植物小麥乾癟輕浮的穎果。夏至前後,成熟果實採收後,取癟瘦輕浮與未脫淨皮的麥粒,篩浮小麥去灰屑,用水漂洗,晒乾。今天小編就來介紹。

  浮小麥的功效

  【性味】味甘;性涼

  【歸經】心經

  【功能主治】除虛熱;止汗。主止陰虛發熱;盜汗;自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研末。止汁,宜微炒用。

  【注意】《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無汗而煩躁或虛脫汗出者忌用。

  

  ①治盜汗及虛汗不止: 浮小麥,文武火炒令焦,為末。每服二錢,米欽湯調下,頻服為佳。一法取陳小麥用幹棗煎服。***《衛生寶鑑》***

  ②治男子血淋不止: 浮小麥加童便炒為末,砂糖煎水調服。***《奇方類編》***

  宋代太平興國年間,京城名醫王懷隱,有一天雨後放晴,便到後院檢視晾晒的中藥材,發現新購進一堆小麥,便問夥計:“這些又瘦又空的蛀小麥,何人送來?”夥計回答:“是城南張大戶送來的。”他正欲說什麼,忽見來了一位急症病人,那病人的丈夫對王懷隱懇求說:“王先生,我娘子近來不知何故,常常發怒,有時哭笑無常,整日心神不寧,有時甚至還傷人毀物,真有點怕人,今請先生施恩,為她除病驅邪!” 王懷隱切了切那婦人的脈,又問了幾句病情,捋須笑道:“不必驚恐,此乃婦女髒躁症也。”言畢,信手開了一方,上書:甘草、小麥、大棗三味藥,意用漢末醫聖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良方“甘麥大棗湯”,治療婦女更年期出現的精神與心理方面的症狀。那漢子持藥扶病婦臨行時,又補充一句病情:“先生,我差點忘了,她還常常夜間出汗,汗液常溼透衣衫呢。”王懷隱點頭答道:“嗯,知道了,先治好髒躁症再說吧。”

  五日後,那婦人偕丈夫樂滋滋地來拜謝王懷隱,感激地說:“先生救苦救難的大德,我們夫婦終生難忘。真是藥到病除,不愧為杏林名醫呀!”王懷隱關切地問:“今天再來治盜汗症?”那婦人笑道:“不必了,已一併痊癒了。”王懷隱暗自思忖,難道甘麥大棗湯也有止盜汗的作用?後來,他有意以此方又治了幾個盜汗症病人,由於是用的成熟飽滿的小麥,結果均不見效,他大惑不解,於是查閱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想尋求答案。正當這時,店堂小夥計與張大戶的爭吵聲驚動了王懷隱。夥計手握一把張大戶送來的小麥說:“這樣的小麥我怎能收?你別以為做藥就可以將就些,這癟麥子你拿回去吧!”王懷隱聽罷,憶起上次那婦人所用的小麥就是張大戶送來的癟麥子,於是即忙上前道:“張老兄,你這麥子是……”未等先生說完,張大戶便紅著臉訴出了實情:“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麥子,我捨不得丟棄,我估計治病用大概可以吧,因此送來了。”王懷隱聽罷,從中似乎悟出了什麼,便吩咐夥計:“暫且收下吧,另放一處,並註明‘浮小麥’三個字。” 後來,王懷隱用浮小麥試治盜汗、虛汗症,果然治一個好一個,便逐漸認識到浮小麥的功效。太平興國三年,他與同道好友王祜、鄭奇、陳昭遇潛心研究張仲景的醫著,合編成《太平聖惠方》一方,並將浮小麥的功效記入該書。

  從此,“浮小麥”一藥便流行於世,併為歷代醫家治用至今。

  ***3*** 浮小麥飲

  [功效] 益氣固表止汗。

  適用於小兒夜間盜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麥15克,紅糖適量。

  [用法] 熬浮小麥汁100毫升,加紅糖調味。

福來恩的用法
否定疑問句的用法
相關知識
浮小麥的用法浮小麥怎麼使用
浮小麥的用法
浮小麥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浮小麥的功效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浮小麥的功效和作用
浮小麥的藥用價值與副作用
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