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方法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數學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應用題教學,需要掌握好方法。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方法

  ***一***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

  準確解答應用題的首要條件是細緻地審題,弄明白題意。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解應用題時,可引導學生找出題所含的直接、間接條件,建立起問題與條件之間的聯絡,從而確定數量關係。審題時要求學生邊讀題邊思考,分析問題中的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係,劃線標出。

  ***二***教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方法

  傳授解題過程中,許多學生不明白怎樣解題,很多學生習慣於模仿例題和教師的解答方法,遇到練習過的型別能解答,換新型別就無從下手。究其原因,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很多學生可能無法理解題目的意思,難以表述出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因此,教給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推理方法,藉助於表格、情境圖和漫畫等方法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讓學生明確解題思路至關重要。

  ***三***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步驟

  應用題教學中培養良好的解題習慣,同時檢查驗算和寫好答案的習慣至關重要,要注意引導學生按正確的解題步驟解答,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總結,強化對的解題方法,找出錯的原因所在。列式計算只解決了“如何解答”的問題,“為何這樣解答”的問題沒有解決。因此,教師應教給學生檢查驗算的方法,最終發展成學生獨立完成。

  ***四***幫助學生聯絡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實際,學習數學的目的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解應用題的興趣,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解答應用題,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標準》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這不僅要求教學要尊重教材、明確教材內容中的知識要素;而且培養了“數學生活化”思想,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選取應用題選材,創設教學情景,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通過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變為活生生的生活現實。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根據數學應用題的特點教學,引導學生理解、掌握數學應用題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而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分析現實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

  小學數學應用題常考型別

  一、植樹問題

  1、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係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二、置換問題

  題中有二個未知數,常常把其中一個未知數暫時當作另一個未知數,然後根據已知條件進行假設性的運算。其結果往往與條件不符合,再加以適當的調整,從而求出結果。

  例:一個集郵愛好者買了10分和20分的郵票共100張,總值18元8角。這個集郵愛好者買這兩種郵票各多少張?

  分析:先假定買來的100張郵票全部是20分一張的,那麼總值應是20×100=2000***分***,比原來的總值多2000-1880=120***分***。而這個多的120分,是把10分一張的看作是20分一張的,每張多算20-10=10***分***,如此可以求出10分一張的有多少張。

  列式:***2000-1880***÷***20-10***=120÷10 =12***張***→10分一張的張數 ,100-12=88***張***→20分一張的張數或是先求出20分一張的張數,再求出10分一張的張數,方法同上,注意總值比原來的總值少。

  三、盈虧問題***盈不足問題***

  題目中往往有兩種分配方案,每種分配方案的結果會出現多***盈***或少***虧***的情況,通常把這類問題,叫做盈虧問題***也叫做盈不足問題***。解答這類問題時,應該先將兩種分配方案進行比較,求出由於每份數的變化所引起的餘數的變化,從中求出參加分配的總份數,然後根據題意,求出被分配物品的數量。其計算方法是:

  當一次有餘數,另一次不足時:每份數=***餘數+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當兩次都有餘數時:總份數=***較大餘數-較小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當兩次都不足時:總份數=***較大不足數-較小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例:學校把一些彩色鉛筆分給美術組的同學,如果每人分給五支,則剩下45支,如果每人分給7支,則剩下3支。求美術組有多少同學?彩色鉛筆共有幾支?

  ***45—3***÷***7-5***=21***人*** 21×5+45=150***支***

  四、年齡問題

  年齡問題的主要特點是兩人的年齡差不變,而倍數差卻發生變化。

  常用的計算公式是:

  成倍時小的年齡=大小年齡之差÷***倍數-1***

  幾年前的年齡=小的現年-成倍數時小的年齡

  幾年後的年齡=成倍時小的年齡-小的現在年齡

  例:父親今年54歲,兒子今年12歲。幾年後父親的年齡是兒子年齡的4倍?

  ***54-12***÷***4-1***=42÷3 =14***歲***→兒子幾年後的年齡 ,14-12=2***年***→2年後

  答:2年後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4倍。

  五、牛吃草問題***船漏水問題***

  若干頭牛在一片有限範圍內的草地上吃草。牛一邊吃草,草地上一邊長草。當增加***或減少***牛的數量時,這片草地上的草經過多少時間就剛好吃完呢?

  例:一片草地,可供15頭牛吃10天,而供25頭牛吃,可吃5天。如果青草每天生長速度一樣,那麼這片草地若供10頭牛吃,可以吃幾天?

  分析:一般把1頭牛每天的吃草量看作每份數,那麼15頭牛吃10天,其中就有草地上原有的草,加上這片草地10天長出草,以下類推……其中可以發現25頭牛5天的吃草量比15頭牛10天的吃草量要少。原因是因為其一,用的時間少;其二,對應的長出來的草也少。這個差就是這片草地5天長出來的草。每天長出來的草可供5頭牛吃一天。如此當供10牛吃時,拿出5頭牛專門吃每天長出來的草,餘下的牛吃草地上原有的草。

  ***15×10-25×5***÷***10-5***=***150-125***÷***10-5*** =25÷5 =5***頭***→可供5頭牛吃一天。

  150-10×5 =150-50 =100***頭***→草地上原有的草可供100頭牛吃一天 ,100÷***10-5*** =100÷5 =20***天***

  答:若供10頭牛吃,可以吃20天。

  六、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體育課堂常用的教學方法
提升英語閱讀的方法
相關知識
六年級數學分數和百分數的應用題知識要點有哪些
小學常見應用題教學聽課心得體會3篇
讓孩子數學成績突飛猛漲的方法有哪些
中學生常用的記憶方法有哪些
小學生提高記憶力的方法有哪些
德國留學生學習費用的節省方法有哪些
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方法有哪些
澳洲留學申請費用支付的方式有哪些
高考數學分配考試時間的方法有哪些
考研數學最後衝刺的提分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