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理科生物怎麼學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的科學,學習生物這門學科就是更好地理解我們自身,瞭解人和動物、植物以及環境之間關係,這是一門兼具科學性、邏輯性與趣味性的學科。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高中理科生物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理科生物學習方法1

  一、端正的學習態度

  1、培養學習生物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習的第一位老師,有了興趣,才會積極而愉快地投入,沒有興趣,就沒有記憶,而我們生物是需要記憶的。興趣是如何培養的呢?首先要多觀察多聯絡,因為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體。我們人也是一個活生生的生物體,我們身邊的其他各種生物或生物材料也很多。另外,每節教材也有問題探討、資料分析、與生活聯絡、知識連結等材料,都是學習興趣的好素材。也可以***公眾號,如張海銀名師工作室,接觸更多的生物學知識。

  2、儘快與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如果一個學生了解喜歡生物老師,那麼生物這門功課成績他肯定不會差。他可以成為你們學習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能使你的學習事半功倍。

  3、要從高一抓起。

  高一是起點,是基礎。打好基礎,循序漸進,學習就不困難,就象登一座山,看上去很高,有些怕,等到沿著階梯一步步上來,其實並不困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認為學習的最重要的習慣就是堅持。

  二、恰當的學習方法

  1、建立良好的學習常規

  我們所說的學習常規,是指我們學習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幾個步驟,包括預習、聽講、複習和作業,總結等步驟。

  預習:在老師講課前,先瀏覽一遍講課內容,用筆將重點內容劃出來,將自己看不懂的內容標出來,將瀏覽後發現的問題記下來。這樣的預習可以使自己的聽講更加有的放矢,並且對自己已經弄懂的或重點知識重新加深印象。

  聽講:很多優秀學生的經驗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學生的主要功夫應下在課堂上,爭取在40分鐘的時間裡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轉化任務。聽課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是聽思路。如我們在學習有關DNA的分子結構的知識時,老師講課的思路一般是由簡單到複雜的順序來講解的,而這一順序是:①構成DNA的基本元素是C、H、O、N、P;②構成DNA的基本組成物質是脫氧核糖、含氮的鹼基、磷酸;③構成 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四種脫氧核苷酸;④成百上千的脫氧核苷酸構成兩條互補的脫氧核苷酸鏈;⑤兩條互補的脫氧核苷酸鍊形成有規則的雙螺旋的空間結構。這一順序也就是掌握DNA分子結構的思路,其層次性很強,很容易理解、記憶。

  第二是聽聯絡。老師講課時,一定會聯絡許多過去學過的舊知識,使學過的舊知識成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上課時注意聽這種聯絡,不但可以複習鞏固舊知識,而且對於學習新知識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我們前面學習的關於蛋白質、核酸、糖類、脂類等化合物的結構和作用的知識,是我們後面學習細胞新陳代謝、遺傳變異等眾多知識的基礎。

  第三是聽重點、難點。每一節課都有每節課的重點內容,有的課還有一些難點內容。對於重點知識,老師會反覆強調,會不斷地從不同的角度去講解,會圍繞重點提出一些問題,以便讓同學們理解和掌握。有時老師會明確指出哪些內容是重點,是必須掌握的。一般情況下,在每節課快要結束時,老師都會對本節課的講課內容加以歸納總結,而歸納總結的內容恰恰是本節課的重點。如:講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的原因時,就會從氨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序、肽鏈數,空間結構等方面反覆舉例講解,這部分知識就是這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認真記好筆記。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應該說是課本知識內容的高度濃縮,是重點所在,是精華所在,也可以認為是知識內容的綱要,所以要認真記好筆記。課後看自己的筆記不僅促進我們思維拓展和深化,還能為我們以後的複習提供了提綱和資料。

  複習和作業。每節課後,無論課上老師是否留有作業,課下都應該先進行復習,及時將當天老師所講的知識複習一遍,這可以加強記憶,克服遺忘。

  總結和反思。總結的方法一般可用構建知識網路的方法和綱要法。

  2、掌握規律理解記憶。

  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區域性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簡單→複雜、低等→高等、水生→陸生的進化規律等。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於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線粒體學習就應緊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規律:有雙層膜,內膜向內折迭形成嵴,擴大了膜面積,有利於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規律地排布;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這樣較易理解並記住其結構與功能。

  3、觀察比較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不僅可以獲得新知,也能驗證已知。生物學是實驗科學,觀察是獲得生物知識的重要環節。如觀察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生長髮育等等,有效地發揮觀察在生物學學習中的作用。而我們生物學的原理、規律都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得來的。教材中就有很多可觀察的素材。如:圖片、物理某型、裝置圖等。

  比較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較才有鑑別,生物中能比較的東西很多,如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冬眠與夏眠、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等。比較時注意對比較物件全面瞭解,然後確定比較專案,並做到簡明扼要,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這兩類生理過程,可從場所、條件、過程、結果、意義等進行全面瞭解。通過比較有利於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實質。中學生物概念多,易混難記,比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4、綜合歸納:教師授課尤其是新授課,一般是分塊的,但各塊各知識點之間有內在的本質的聯絡,各年級生物知識是連貫的,是一個整體。學習時要將分散的知識聚集起來,歸納整理成為系統的知識,這樣易理解好記憶。

  5、靈活運用:這是學好學活生物的關鍵,認識的目的全在於應用。靈活運用知識才能記得牢,學了才真正有用。運用知識解理論題或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尤其是後者正是中學生薄弱環節,必須高度重視。如高中學了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弄清了這兩種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形態、數目和行為的變化,運用這些知識就可用來判別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圖。學了生態學等知識在自家嘗試建設生態小區,發展庭院經濟等等。只要有心,生物無處不在,無處不用,定能學好,學活。

  高中理科生物學習方法2

  1,課前做好預習,認真完成教師佈置的學案,最好能以書面的形式認認真真寫到學案上,或者學習報告上。

  2.積極參與課堂展示,展示時做到脫稿,不展示時要認真聽講,糾正同學的錯誤或提出新問題。對於老師補充的知識,要及時做好筆記,因為生物學科知識比較寬泛,有些問題不是課本知識能獨立解決。

  3.要及時記憶和鞏固,把當天所學的課本知識以及老師補充的記住。

  4.每章節結束時,要及時做好章節歸納,梳理知識和題型總結。

  5.做好限時訓練,要做到不看書不討論限時完成,找到自己的知識空白,然後對照課本找到知識的源頭,加強記憶和理解。其次認真對待題後講解,尤其是老師說評分標準,知道如何拿高分。

高中歷史怎麼學
高中理科生物怎麼學好
相關知識
高中理科生物怎麼學好
高中理科生物怎麼學好
理科生物怎麼學好
高中文科政治怎麼學好
初中地理生物怎麼學好
高中高一理科應該怎麼學才好
高中高一理科應該怎麼學才好
高一文科應該怎麼學好地理
高中文科應該怎麼學才能學好
高考狀元生物怎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