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編的製作方法柳編的文化價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柳編是一項傳統的手工藝活動,相較於其他一些手工藝藉助半機械或作坊式生產的方式。你想看看柳編是如何製作的嗎?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柳編的製作方法和文化價值。

  柳編的製作方法

  平編。

  這是編平面席箔類的主要工種。其特點是經緯交織,互相穿插掩映,可以挑一壓一,也可以挑二壓二、挑一壓二、挑二壓一,從而形成不同的交叉編織紋樣。葦編席箔先將葦子壓制成平面的片材,再行編織,也多取平編工種。其他的高粱皮編織、竹篾編織、蒲草編織,也是以平編為主。柳條編織用平編的倒反而不多。

  絞編。

  絞編也是以經緯編壓為主要特點的工種。它和平編的不同之處是在經編方面,平編的經緯相同,同時動作,往前編織;而紋編則先編排好經樁,經樁可以是繩,是條子,是竹杆,甚至是鐵絲,然後以編條***柳、槐、篾***交叉上下穿行於經樁上下,迴圈繞行。編成後的效果,表面全為緯編所掩蓋,不露經條。絞編要求編緯的條子要比較柔軟,有韌性,故常用於蒲草、細柳、桑條編織。

  勒編。

  勒編是傳統的柳條編結工種。用勒編做成的器物一般稱為“系貨”。其法以麻繩作經,以柳條作緯,麻繩互相交錯穿過柳條間,穿一次,繞扣勒緊,通常民間所見簸箕、笆斗、籮筐、柳條包等,均以此法編結主體部分。勒編器物的邊緣,常需另行編板、把或框子,以使周邊整齊,不致散落。

  柳編的文化價值

  柳編是一項傳統的手工藝活動,相較於其他一些手工藝藉助半機械或作坊式生產的方式,柳編在材料、技術上仍沿襲傳統方式,從原料到最終成品仍完全以人力加工完成。

  手工藝的價值在於手工製品背後所隱含的文化價值。在實用功能之外,柳編民間器物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記錄了當時當地的民俗生活。以笆斗為例,笆斗是盛放糧食的一種農用器物,堅密結實,盛水不漏,是民間常用的柳編器物。笆斗底為半球形,形狀像鬥,也稱栲栳。“栲”是植物的泛稱,其諧音具有“牢靠”、“和睦”等象徵意義。在北方民俗中笆斗成為傳遞親情的道具,閨女生孩子“做九”時,孃家人要挎上笆斗去看閨女,笆斗裡裝有染成紅色的雞蛋、紅糖和一把豆芽***喻示孩子生根發芽***。

  柳編材料具有其與生俱來的,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自身形式美的規律,因編織工藝的不同亦造成編織紋理不同。平編、扭編、勒編主要分為平紋組織、斜紋組織、菱形組織以及在這些組織上變化的紋樣。

  柳編之鄉

  程河鎮柳編生產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位於襄陽東北部,氣候溫和溼潤,空氣質量高,風景秀美,鄉土風情和善,程河鎮是襄洲區的一個大鎮,物產豐富!原來,這裡是唐河的洪泛區,過去,一到汛期,農田常遭水淹。而柳條不怕澇,易生長,農民用它編成柳製品,聊補生活。時間一長,程河柳編竟大有了名氣。當地農民一直流傳著“只種不編,一畝三千***元***;連種帶編,一畝六千”的諺語。

  ”柳編之鄉“的程河鎮柳編廠位於中國湖北省襄樊市***今襄陽市***襄陽區***今襄州區***程河鎮,襄陽“程河柳編”通過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認證,成為全國柳編行業首家通過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認證的產品。

  程河柳編農戶24000多家、近10萬畝的柳條基地、編工5.3萬人,全鎮從事柳編研究設計的技術人員已達88人,精編工9800多人。產品研究開發由單一的經濟實用型向使用觀賞型拓展,花色品種由單一的生活類向工藝類拓展,形成了5大類400多個系列3000多個花色品種。我們與農戶簽訂合同,提供專業服務,形成了貿工農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工廠+農戶+基地"的生產格局。 生產的產品主要原材料為柳、木、草、藤條等。主要產品有:柳籃、柳筐、藤筐、洗衣桶式、仿古筐、聖誕筐、寵物筐、水果筐***籃***等1000餘種產品,800多個花色。 融實用性、藝術性於一體。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匈牙利、日本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柳編之鄉“—程河柳編也稱襄陽柳編,襄陽市襄州區程河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程河是中國三大柳編出口基地之一***山東、河南、安徽均有柳編工藝品***。程河柳編以柳條色白質柔,光潤勻稱和精湛的編技享譽海內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

  柳編工藝品是指農民通過種植柳條來編輯各式各樣的花籃、禮品藍等等而聞名全國的一個地方特色編輯手藝!


琉璃工藝品的製作方法琉璃工藝品的文化價值
麵人的製作方法麵人的文化價值
相關知識
雙面繡的製作方法是什麼文化價值有哪些
柳編的製作方法柳編的文化價值
蛋糕的製作方法簡單的做法
麵人的製作方法麵人的文化價值
麵人的製作方法麵人的文化價值
甌繡的製作方法甌繡的文化價值
甌繡的製作方法甌繡的文化價值
陶藝的製作方法_陶藝的製作技法
紅柳烤肉的製作方法
毛線編織裝飾小球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