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太極拳怎麼練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蟬在早期傳播太極拳的過程中,並未照本宣科地傳承陳式太極拳,在招式定名上風格迥異,頗具韻味。楊氏太極拳要怎樣練習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很多太極拳愛好者練拳數年,卻毫無太極拳的味道,動作多以四肢的僵硬曲伸而毫無腰脊的盤帶;

  一搭手非丟即頂,胡抓亂拔,毫無沾粘連隨、鬆沉綿軟之意。

  問其平日練功之法,全然不得而知,真使人痛惜。

  當聽我講解太極拳練功心法及練功要領後,他們才感到自己走了許多冤枉路,浪費了許多時光。

  如何練好太極拳呢?這要從太極拳的動作特點出發。

  要“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龍鬚貫串,氣意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 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

  其根在腳 ,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百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奶後,乃能得機得勢。”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若加以挫勁,其根自斷。”

  要想實現此要求,練要在穩靜心性追求大鬆大軟上下功夫。何為“大鬆大軟”?

  就是自己的身心得到極度放鬆條件下週身四肢在心意的支配下做各種曲伸開合的支作,使呼吸深長,支作執行如行雲流水,如抽絲拉線。

  心存靜想,外示安逸,雖動猶靜,靜中處動。

  我認為找鬆柔綿軟要從以下幾主面出發

  一、要學會放鬆

  即穩靜主性,安舒鬆靜。因為太極拳是行心用意,內外一體的拳術,往往人在靜極默篤之後,靈慧方能始現。

  但澄定之工夫須在穩葛上雲著手,所以我們打拳時須先將身勢立穩,重主放正,身心鬆開,全身不有絲毫拘滯之力,雜念摒除,使 體態歸於自然而後出動。

  動時以心氣行運以腰脊領帶,靜靜地將一趟太極拳形容出來。為何說把拳形容 出來呢?因為太極拳中每個拳式的內容都是象形象意富含哲理而又抽象的。

  只有對每個動作進行象形象意的描述,才能把它儘可以圓滿地形容出來或表達出來。

  所謂“一靜無有不靜,一動無有不動。動靜一源,往復無跡,圓融無礙”,此為太極拳運動之根本。

  靜可以保持大腦神經的清醒、靈敏,培養人的聰明智慧。

  由此入手,在穩靜安舒的練拳中慢慢領司太極拳神明高深的境界,得到靈敏 的感應。

  二、身法姿勢要正確

  拳架要立身中正,虛靈頂勁,鬆腰塌胯。每著每式要使 “力起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完整一氣,向前退後皆然,若有不得機得勢,身便 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

  所以腰是周身上下相通樞紐,即“命意源頭在腰隙”。

  ①立身中正

  可保持頭容正直,利於虛靈頂勁,轉換 靈活,利於氣意下沉,穩定下盤重心。

  ②鬆肩垂肘

  利於氣意通達四塞納河,勁意暢通。若殘久兩臂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沉勁,此勁綿軟沉重。

  太極拳不是單指的是哪一個動作會對養身有幫助而是它的整體連貫的動作,它就是棉花運動,只要堅持每天練習了,就會對人身保養,起到良好的效果,來看下太極拳的概念內容:

  太極是中國傳統哲學,醫學,導引與武術完美結的運動。

  一、練太極必要接觸到;{氣}的最大概念,關於這個話題具體去看《黃帝內經》網上有很多視訊。氣;可以是空氣,人生真氣,哲學之氣

  二、太極是武術當中一個分枝,是武術就講力量,速度,而這些是人活動的必需素質,

  三、太極的動作複雜;左右,上下,動靜等等,要求你的身體轉換能力。自控能力,這些就達到保健的作用。

 

武式太極樁功的體悟和應用
楊氏太極拳的特點是什麼
相關知識
楊氏太極拳怎麼練
楊氏太極拳內功練習要點
太極拳怎麼練下盤
老年養生太極拳怎麼練習
楊氏太極拳的鬆沉勁怎麼樣練習
練習楊氏太極拳要注意什麼
練習楊氏太極拳要注意什麼
如何練好楊氏太極拳
楊氏太極拳架的學練階段
楊氏太極拳的十要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