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說課稿二力平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教學難點,學好這一部分將對初中物理力學的學習起到重要作用。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物理二力平衡說課稿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節課是在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之後,對力的平衡進行研究,包括其定義和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2、這一節內容是對牛頓第一定律的進步一詮釋不受力和受平衡力,也對後面學習摩擦力、壓強和浮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二力平衡或說力的平衡是分析力學問題不可缺少的理論和方法,所以本節課是整個九年級的重點。

  3、科學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它一種以問題為載體、以主動探究為特徵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習中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本節還安排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讓學生在自我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其創造思維能力。本探究還為學生提供了一種研究問題的新方法,即: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

  二、教學目標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有效的學習始於準確的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麼。”所以準確、易懂、可行、可測的目標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和任務,從而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效的學習。依據《物理課程標準》相關要求,同時針對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教材,本著面向全體,使學生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二力平衡和幾個的平衡。

  2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初步學習分析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豎直或水平方向的受力及其大小關係。

  3區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例項瞭解二力平衡。

  2、通過探究活動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影響誤差的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科學研究方法的教育,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感悟研究物理的過程和方法,享受學習的愉悅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二力平衡條件及判斷二力的平衡的兩種方法。利用條件判斷和利用物體的狀態判斷。

  2、利用力的平衡建立力的大小的關係式。

  2、教學難點

  1、區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2、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際運用。

  四、課時安排

  安排1課時,探究過程很容易得出正確結論,不需要太多時間。其它就是通過列舉例項,強調條件分析。

  第五點、教具準備:

  視訊光碟、小車、鉤碼、細線、帶滑輪的長木板等。

  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通過實驗能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符合認識規律,能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習的求知慾望,只有準備充分的教具,才能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

  教學方法:

  《學生生存》一書中寫到:“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新時代,作為教育者,應勇敢地面對改革,自覺完成從重“教”向重“學”的轉變,從教師本位向學生本位的轉變。針對初三學生的特點和現在教育的形勢,我準備採用讓學生來做演示實驗、學生討論分析、教師點撥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引導學生理解“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二力平衡教學程式

  一、通過複習牛頓第一定律,設疑匯入新課。

  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麼?能不能反轉來說?

  創設情景引入:

  分析身邊的事物:吊在天花板上的電燈、放在桌面是的粉筆盒,站在地面上的學生,教師手拿書上下勻速移動。

  上述問題的設定是為了讓學生能把當前的問題同牛頓第一定律聯絡起來:物體沒有受到外力作用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那麼處於這兩種狀態下的物體是不是就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呢?同時進一步讓學生認識物理就要身邊的道理。

  引入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概念。用多媒體投影:“力的平衡”,進一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專家指出:學習效果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斯托克威也曾說過:“要想快速有效地學習,任何東西你必須看它、聽它和感覺它。”多媒體的作用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1、請學生討論如何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並請學生代表發言,分析實驗器材或裝置有什麼要求。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2、學生代表演示實驗,得出結論。

  A、有兩種可能1學生有預習,結論很容易得出。2可能得到大小不相等的結果,讓學生分析原因及如何改進。引導學生理解誤差是客觀存在的,在設計實驗中考慮如何減小實驗誤差。

  B、學生可能提到重力和支援力的問題,引導學生將問題多因素簡單化。

  C、這個設計的作用之一是體現物理實驗對得出物理規律的重要性,二是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方法和真實感受,三是體現合作在探究中的作用。

  3在得到二力平衡條件的基礎上,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對結論進行提煉處理,使學生易記、易用。教師最後總結成八個字:同體、等大、反向、共線。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對條件的記憶和理解,也能培養學生的概括思維能力。

  三、應用、及時鞏固。

  1、思考:判斷二力平衡的方法有哪些?

  2、用例項讓學生分析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區別。

  這兩步的作用是知識歸納、辯析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準確的把握。

  3、補充:同一直線三力平衡的大小關係。

  這一步是為將來學習浮力、壓強打下基礎。

  4、練習多媒體展示

  主要內容:判斷二力是否平衡,找平衡力,畫力的示意圖、利用一個力確定另一個力的大小。

  目的是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內容、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正確地應用二力平衡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作業、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一、作業設計:

  課本第49頁動手動腦筋第3、4、5三題和一道自編題。

  第3題:鞏固學生受力分析和對力的示意圖的畫法。強化二力平衡和物體運動狀態的關係。

  第4題:利用二力平衡解決問題。

  第5題:利用二力平衡條件判斷力的平衡。

  自編題:水平地面上一桌子受到20N的向右的推力靜止不動。則桌子受到的阻力

  A、方向向左,大於20N。B、方向向左,等於20N。

  C、方向向下,大於20N。D、無法確定。

  本題設計的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平衡力知識,也為學習摩擦力打下基礎。

  物理二力平衡教學反思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教學難點,學好這一部分將對初中物理力學的學習起到重要作用。這一節課,以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基礎,從日常生活現象中歸納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過實驗與思考的觀察與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並與日常生活中現象為基礎加以運用,體現了從簡單到複雜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在教學中我以同學們每天都要見到的講桌、課桌、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列車為例,首先讓學生判斷其所處的狀態--------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讓其分析受力情況,從力的三要素分析受力特點,讓學生理解物體處於平衡狀態的含義,進而引出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這樣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手,學生深深體會到生活中時時有物理、處處有物理,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物理來源於我們的生活,拉近了物理與學生的距離。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注重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我覺得這節課的成功之處,主要在於課堂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給學生理解和體驗,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們不斷領悟人生的意義,瞭解人不但活著,而且知道人應該怎樣活著,使他們在與大自然的相處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給予肯定和讚揚,給一個孩子以同樣的表現機會,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學生,多給他們創造表現機會,曾強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讓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都得到提高。


物理壓強說課稿
物理說課的基本步驟
相關知識
物理說課稿二力平衡
八年級物理上冊二力平衡教案
八年級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八年級下冊物理二力平衡知識點
初二地理說課稿
二力平衡初中物理教案及反思
高二地理說課稿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學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