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澗原文翻譯及賞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絕,此詩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同學們學習。

  滁州西澗原文欣賞: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西澗原文翻譯:

  註釋:

  ①滁***chú***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②西澗: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即今天的西澗湖***原滁州城西水庫***。

  ③獨憐:獨愛,一種對幽草的獨情。

  ④黃鸝,黃鶯。

  ⑤深樹,樹蔭深處。

  ⑥春潮: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荒郊野外無人管理的渡口。

  ⑧橫:指隨意漂浮。

  譯文:

  我獨愛那自甘寂寞的澗邊幽草,樹蔭深處黃鶯發出誘人的叫聲。晚潮加上春雨水勢更急,郊野的渡口空無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著。

  這是山水詩的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寫於滁州刺史任上。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區,西澗在滁州城西郊外。這首詩描寫了山澗水邊的幽靜景象和詩人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

  滁州西澗原文賞析:

  這是山水詩的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寫於滁州刺史任上。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區,西澗在滁州城西郊外。這首詩描寫了山澗水邊的幽靜景象和詩人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

  詩的前二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是說:詩人獨喜愛澗邊生長的幽草,上有黃鶯在樹陰深處啼鳴。這是清麗的色彩與動聽的音樂交織成的幽雅景緻。“獨憐”是偏愛的意思,偏愛幽草,流露著詩人恬淡的胸懷。後二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是說:傍晚下雨潮水漲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沒有行人,一隻渡船橫泊河裡。這雨中渡口扁舟閒橫的畫面,蘊含著詩人對自己無所作為的憂傷,引人思索。還更加說明韋應物寧願做一株無人關注的小草,也不願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職。末兩句以飛轉流動之勢,襯托閒淡寧靜之景,可謂詩中有畫,景中寓景。

  韋應物先後做過“三衛郎”和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刺史。他深為中唐政治腐敗而憂慮,也十分關心民生疾苦,但他無能為力。這首詩就委婉地表達了他的心情。

  這首詩中有無寄託,所託何意,歷來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它通篇比興,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有人認為“此偶賦西澗之景,不必有所託意”。實則詩中流露的情緒若隱若顯,開篇幽草、黃鶯並提時,詩人用“獨憐”的字眼,寓意顯然,表露出詩人安貧守節,不高居媚時的胸襟,後兩句在水急舟橫的悠閒景象中,蘊含著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憂慮、悲傷的情懷。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和不喜愛的景物,說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懷憂傷,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原文翻譯及賞析
臨安春雨初霽原文翻譯及賞析
相關知識
滁州西澗原文翻譯及賞析
鳥鳴澗原文翻譯及賞析
遊山西村原文翻譯及賞析
寄揚州韓綽判官原文翻譯及賞析
西塞山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
送梓州李使君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別滁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翻譯及賞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譯及賞析
題揚州禪智寺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