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高考古詩鑑賞專練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古詩鑑賞題是雲南高考語文考試中的一大難點,不少考生都容易在這部分的題目丟分,需要得到考生的重視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雲南高考古詩鑑賞專練題,供考生備考練習。

  雲南高考古詩鑑賞專練題***一***

  好事近•漁父詞

  朱敦儒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衝雪。

  晚來風定釣絲閒,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注】朱敦儒,宋高宗紹興十九年***1149年***辭官離開朝廷,長期隱居浙江嘉興。

  ***1***簡析詞首“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一句在全詞中的作用。***4分***

  ***2***詞的下片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懷?***4分***

  雲南高考古詩鑑賞專練題答案

  ***1***從內容上看,是作者遠離官場後的生活寫照,定下了全詞的思想感情基調。***2分***從結構上看,“出紅塵”是全詞的“詩眼”,統領全詞。因為“出紅塵”,才有了下文所描寫的悠閒自在、超然曠達的生活情景。***2分***

  ***2***詞的下片通過晚來垂釣時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鴻明滅等景物的描寫,展現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閒適寧靜的月夜垂釣圖***2分***,表現了詞人對紅塵官場的輕蔑和不願同流合汙的情懷,寄寓了作者堅持純潔高尚的操守,嚮往自由寧靜生活的人生追求。***2分***

  雲南高考古詩鑑賞專練題***二***

  柳梢青•春感

  劉辰翁①

  鐵馬蒙氈,銀花②灑淚,春入愁城。笛裡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劉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詞人。南宋滅亡以後,曾參加抗元鬥爭,宋亡後在外流落多年。晚年隱居故鄉江西廬陵山中,從事著述。此詞是作者隱居時所作,“愁城”“輦下”:南宋京師臨安。②銀花:元宵節的花燈。③海上:漢代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於北海上,矢志守節。

  8.詞的上片有什麼獨特之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詞句加以分析。***5分***

  9.請簡要分析“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抒發了什麼思想感情。***6分***

  雲南高考古詩鑑賞專練題答案

  8.通過想象描寫了臨安城元宵節的景象***虛實結合的手法***。***2分***作者隱居家鄉,此時南宋都城已被元軍佔領***宋朝被元所滅***。作者想象著都城元宵節的花燈、橫笛、戲鼓,都已蒙上了北方遊牧民族的氣息,不由得流露出濃濃的愁怨,在“春愁”中傳達著對元統治者的強烈憤激之情。***3分***

  或:樂景襯哀情。***2分***本是春來之際,又逢元宵佳節,有花燈、戲鼓、歌吹,只是如今這一切都籠罩在亡國的哀痛之中。作者內心充滿愁怨,也表達了對入侵者的強烈憤激之情。***3分***

  或:“銀花灑淚”運用了擬人手法。或:視覺聽覺相結合進行描寫***從這兩個角度回答,最高3分***

  9.***6分***“輦下風光”指心念故國,然而風光不再,表現亡國之痛***2分***; “山中歲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表現身在山中、報國無門的憾恨***2分***;“海上心情”則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蘇武牧羊矢志守節之典進一步表明自己守節不仕的志向***2分***。

山西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習題及答案
浙江高考語文古詩鑑賞試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雲南高考古詩鑑賞專練題及答案
雲南高考古詩鑑賞專練題含答案
雲南高考古詩鑑賞強化題及答案
海南高考古詩鑑賞訓練題及答案
海南高考古詩鑑賞專練題附答案
山東高考古詩鑑賞專練題及答案
西藏高考古詩鑑賞專練題及答案
山西高考古詩鑑賞專練題及答案
海南高考古詩鑑賞訓練題附答案
海南高考古詩鑑賞訓練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