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時節怎麼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立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那麼立春該怎樣養生呢?下面讓小編給大家介紹,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立春時節的養生方法吧。

  立春時節的養生方法

  1、立春早起早睡以養肝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意思是說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鬆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髮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就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違背了這種方法,就會損傷肝,這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因此,春季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2、防止舊病復發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3、不要過早減衣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4、每天梳頭百下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因為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故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鬱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立春養生注意事項

  1、多看喜劇

  春天肝氣生髮,肝在情緒主怒,所以很多女士會在近期出現火氣漸長,爆發指數增加,應注意調控情緒,多聽笑話,多看喜劇,保持情緒通暢,讓今年有一個好的開頭,並順勢保持下去。

  2、揉肺

  經立春後人體的毛孔逐漸開啟,風邪夾寒最容易趁虛而入導致感冒、傷風,經常鍛鍊肺經可以提升面板抵禦風寒的能力。肺經在我們手臂的內側,它經過肩窩開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我們取它上下兩端的穴位來按摩就會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兩個穴位比較好找,一個是在肩窩位置的中府,另一個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3、多吃些甜

  春天肝氣生髮,應少吃具有收斂作用的酸味食品,肝在五行屬木,肝木克脾土,所以開春以後要多注意脾胃的保養,甘甜之味適當攝入可補益脾土。

  4、嚼點香香蔥、香菜、花生

  這些很香的食物,都是很適合迎春的時候吃的,因為它們都可以促進陽氣生髮,適應春天的自然規律。

  5、梳頭頂

  頭部為諸陽之匯,以牛角梳梳理頭部可以助陽氣生髮,沒有牛角梳的話,手指甲就是最好的替代品,每天早起以手指甲從前髮際梳到後髮際一百遍,堅持下去,自會發質光亮、還有助黑髮生髮、神清氣爽,並且對高血壓、頭暈頭痛、失眠、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效果。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季的養生要注重“ 生”字,要順應陽氣的升發,保護陽氣。

  立春養生食療推薦

  枸杞粥

  原料:枸杞15-20克,糯米50克,白砂糖適量。

  製作:將枸杞洗淨與糯米同入沙鍋內,加水5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煮至米開花,湯稠有油時即停火燜5分鐘後,再放入白糖攪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補血明目、滋陰益腎。

  應用:肝腎陰血虧虛所致的頭昏眼花、視力減退、目眩昏暗、腰膝痠軟、精液稀少、陽萎不舉、遺精滑洩等。

  注意:感冒時及常胸悶腹脹、納差洩瀉者不宜服食。

  薏苡仁粥

  原料:薏苡仁粉30-60克,陳粳米50-100克。

  製作:將生薏苡仁洗淨晒乾,碾成細粉,每次取30克***或60克***,與粳米同入沙鍋,加水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健脾胃、利水溼、抗癌腫。

  應用:脾胃氣虛、水溼內停所致的食慾不振、便溏腹瀉、腳氣水腫、風溼關節痺痛、白帶量多,並常作為防治胃癌、腸癌、肝癌、宮頸癌的一種輔助食療方法。

  注意:本粥系性緩清補之品,須較長時期的食用,其效方佳。

  首烏粥

  原料:制首烏15克,粳米50克,白砂糖適量。

  製作:先將制首烏入沙鍋,加水適量煮取藥汁,再用藥汁與粳米以文火共煮稀粥,待粥熟爛後,調入白糖攪勻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忌用鐵器煎煮。

  功效:益精血、補肝腎。

  應用:肝腎精血虧虛所致的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腰膝痠軟無力、頭暈耳鳴、頭髮早白、肢體麻木等。

  蘿蔔餅

  原料:白蘿蔔250克,麵粉250克,瘦豬肉100克,精鹽、菜油、生薑、蔥各適量。

  製作:將白蘿蔔洗淨切絲,用菜油炒至五成熟,備用。將豬肉剁細,加精鹽、姜蔥末與蘿蔔絲調和成餡子。將麵粉加水適量,和成麵糰,分成若干小團,擀成薄片,將餡子填入,製成夾心小餅,烙熟即成。

  用法:作主食。

  功效:健脾益氣、消食化痰。

  應用:脾胃氣虛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脘腹飽脹、食後尤甚、咳喘痰多、小便不利等。

  蝦仁韭菜

  原料:蝦仁30克,韭菜250克,雞蛋1個,菜油、醬油、芝麻油、溼澱粉、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蝦仁用溫水浸泡20分鐘後瀝乾,韭菜切段備用。雞蛋攪勻後加入澱粉和麻油,調成蛋糊,然後放入蝦仁拌勻待用。將炒鍋燒熱倒入菜油,待油冒煙時倒入蝦仁翻炒,糊凝後放入韭菜炒,待熟時調入精鹽,淋上醬油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補腎壯陽、通益乳汁。

  應用:腎陽虧虛所致的腰膝酸冷、陽痿不舉、精冷稀少、小便頻數、遺失禁,以及婦女白帶量多、產後乳汁稀少或乳汁不通等。


立春養生食譜有哪些
立春時節如何養生
相關知識
立春時節怎麼養生
春分時節怎麼養生
穀雨時節怎麼養生
寒露時節怎麼養生
驚蜇時節怎麼養生
驚蟄時節怎麼養生保健
小滿時節怎麼養生以及注意防病方法
小滿時節怎麼養生以及注意防病方法
小暑時節怎麼養生好
立春時節如何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