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怎麼治感冒咳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入秋天氣漸涼,溫度降低容易使人感冒。一些人感冒後出現反覆咳嗽的現象,打針、輸液、吃藥效果不明顯,這時不妨試試鍼灸。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艾灸治感冒咳嗽方法。

  艾灸治感冒咳嗽方法

  取穴方法

  列缺: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取穴時兩手掌心向下,虎口交叉;左手在上時,左手食指指尖處為右手列缺穴;右手在上時,右手食指指尖處為左手列缺穴。

  尺澤: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取穴時掌心向上,手臂上抬,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處即為尺澤穴。雙側尺澤穴取穴方法相同。

  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取穴時低頭,頸後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頸椎棘突,其下第三突起處即為第三胸椎,肺俞穴***雙側***在第三椎骨旁邊開一指處。

  艾條灸法

  點燃艾條靠近穴位3~5分鐘。若面板感覺發疼可晃動艾條,增減艾條與面板的距離。若艾條沒有用完,在艾條燃燒端滴幾滴水熄滅艾條,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在艾灸之前推按這些穴位,可以增強療效。具體方法為:大拇指指尖按壓雙側列缺、尺澤穴,每個穴位15~30次;用食、中二指端按揉肺俞穴約15~30次;用兩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後緣向下分推,約分推30~50次。

  大便經常稀或較軟者,可配合服用參苓白朮散;晨起可用淡鹽水漱口潤咽喉。

  感冒咳嗽治療方法

  1.鍼灸

  ***l***外感:

  治法:取手太陰、手陽明經穴為主。毫針淺刺用瀉法。風熱可疾刺,風寒留針或針後在背部肺俞等穴拔罐。

  處方:肺俞列缺合谷  隨證配穴 咽喉腫痛:少商尺澤;

  發熱:大椎外關

  方義 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故宜淺刺。手太陰與手陽明相為表裡,取其絡穴列缺,原穴合谷,配以肺俞,三穴合取,能加強宣肺解表的作用,使肺氣通調,清肅有權,肺之功能得以恢復。凡風熱咽喉腫痛者,取少商點刺出血,瀉尺澤,可清洩肺熱以消腫利咽。發熱者取大椎、外關用瀉法,以疏洩熱邪,使邪從外洩而熱自解。

  ***2***內傷:

  ①痰溼侵肺:

  治法取手足太陰經穴為主。毫針刺用平補平瀉法或加灸。

  處方:肺俞太淵章門太白豐隆

  方義:原穴為本髒真氣所輸注,故取肺原太淵與脾原太白,配合肺俞、章門,健運脾土而利肺氣,因脾為生痰之源,故脾肺同取,為標本合治之法,豐隆為足陽明經的絡穴,取其推動中焦脾胃之氣,使氣行津布,痰溼得化。

  ②肝火爍肺:

  治法:取手太陰、足厥陰經穴為主。針瀉足厥陰經穴,平補平瀉手太陰經穴,不灸。

  處方:肺俞尺澤陽陵泉太沖

  方義:肺俞調肺氣,尺澤為肺經合穴,瀉之以清肺熱;陽陵泉、太沖清洩肝膽二經邪熱。以免肺陰受灼。

  2.水針

  選穴:定喘大杼風門肺俞

  方法:採用維生素B1100毫克注射液,或胎盤注射液選注背部肺俞等穴,每次取穴一對,注射0.5毫升,由上而下,依次輪換取穴。隔日一次,20次為一療程。本法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3.灸法

  選穴:大椎肺俞***或風門***膏肓

  方法:採用麥粒灸,3—5天治療一次,五次為一療程。或予艾條灸。每天治療一次,每次約5—10分鐘,以面板潮紅為度,可和針刺配合應用。本法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猜您感興趣:

不吃藥的減肥好方法有哪些
服藥後多長時間才能見效
相關知識
艾灸怎麼治感冒咳嗽
怎麼治感冒咳嗽
大蒜怎麼治感冒咳嗽
艾灸怎麼治療咳嗽
寶寶不吃藥怎麼治感冒
怎麼治感冒最快
艾灸怎麼治療慢性蕁麻疹
怎麼治感冒流鼻涕
艾灸怎麼治療中風偏癱後遺症
怎麼治感冒不吃藥最快最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