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主要事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最美家庭是一個普通、平凡而又溫馨幸福的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妻子、兒子口之家,和睦互尊,禮讓睦鄰,尚德誠信,守法遵紀。他們和大多數中國農村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雖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蹟,但家和萬事興。他們全家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同舟共濟。家庭成是他們全家人堅守道德底線,知法守法,樂於助人,家庭和睦,深受鄰里、社會的好評和尊崇。

  在這個家庭裡,做事都腳踏實地,愛崗敬業,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認真幹好每一項工作;孝敬老人,樂於助人,平時左鄰右舍有什麼事,都喜歡找他們幫忙。他們知法守法,與人為善,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自覺遵守村規民約,主動維持好環境衛生。每天早晚總會把大街清掃一遍,保持接到的清潔;每逢夏天下雨時節,村街上被水衝出一道道溝,左老師或妻子總是在雨停後第一時間把沖毀的道路整平,方便相鄰出入;每逢冬天下雪,左老師總是早起把雪打掃乾淨。雖然各自的年齡、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異,但是家庭中從沒出現矛盾衝突,大家能互相體諒,寬容謙讓,形成了和睦,互尊,禮讓,睦鄰、尚德,誠信,守法,奉獻的文明家風。

  左老師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32年,一直擔任班主任,在學校裡,身兼班主任、總務主任、學校會計32年,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工作成績有目共睹。深受教辦、學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好評。處處為人師表,身先垂範。自1985年參加工作至今,左樂春老師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熱愛教育事業,樂於奉獻;教育教學處處為人師表,身先垂範;在行為上為師生樹立了榜樣。 努力學習,增長知識,刻苦鑽研,提高能力。

  俗話說“學高為師”,左樂春老師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深深懂得“要想給別人一杯水,自己不但應該有一桶水,而且應該有源源不斷的活水”的道理,他常說,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業務知識和能力,才能適應當前教育教學的需要;只有不斷努力的學習和思考,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才會有創新,有發展。為此他堅持參加每一輪教師的繼續教育,從不應付,實實在在的學習;積極參加新教材培訓,學習新的教育理論,不斷更新觀念,拓寬視野,做到學習中成長,實踐中提高能力。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勤於總結,更好的把握教育規律,並做到學以致用,力爭使自己能夠滿足現代教育形式發展的需要,使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奉獻教育。

  精益求精搞好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用“心”去愛學生,把愛奉獻給全班學生。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熱愛學生工作,恪盡職守,滿腔熱血精心育人。作為班主任,左老師更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創造強項,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長處和閃光點,他善於發現學生的長項,抓住每一個教育良機,適時表揚、鼓勵。體貼後進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強心,不讓後進生成為掉隊的孤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優化了班級文化環境,豐富了學生精神生活,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比如,用愛心對待各種各類學生。對於後進生,左樂春老師給他們更多的是關注,更多的是投入,用“愛”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他們體驗到溫暖和同學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用盡全部所能去奉獻教育,在教育教學中提高自己。他一直擔任語文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關心熱愛學生,從不放棄一個學生,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各盡其才,實現自己的理想,從思想工作入手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個別談心教育,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學生,用鼓勵的眼神給學生以自信,用親切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進步,為了使工作更有實效性,從學生學習水平的高低和科目發展的平衡性出發,給每個學生制定了成長目標和方案;確立優勢,明確劣勢,取長補短,讓學生可持續的不斷髮展,每個學生有成長目標,有成長紀錄,有發展檔案,真正落實“不求個個升學,但求個個成才”的思想,因此,他每年所教的學科成績提升快,成績在全區名列前茅。

  他身兼數職,盡職盡責,無怨無悔。作為總務主任,學校財產的明細賬單,物資的領用和收繳,數目的點對;作為報賬員,物資的採購、賬單的分類填寫、會計培訓的參加;作為班主任,學生思想工作,家訪、繁雜的班級事務;作為語文教師„„儘管工作繁重,壓力大,連軸轉,左老師還是恪盡職守,盡職盡責,從不叫苦叫累 。本校的老師都知道,左老師今年已經58歲了,在師資寬裕的學校,也許早就只做點後勤工作,但在新立克希望小學,是沒有這樣的條件的,師資嚴重不足,且趨向老齡化,左老師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一直堅持著。妻子身體也不好,有慢性病,家中的的重活幹不了,左老師就把能拖的家務拖到週日再做,從不因為家中事耽誤上班時間,而且由於左老師身兼數職,週日加班也很多,但左老師從無怨言。繁重的工作,使左老師的身體越來越不好,2012年暑假左老師腦血栓發作,進過簡單治療,不顧醫生建議休息的勸告,毅然決定回到學校上班,一直天天服藥。今年3月30 日早上在上班的路上,左老師突然暈倒,心絞痛,豆大的汗珠從臉上滾落下來,手捂著胸口,臉上顯現出痛苦的表情。當同事把他拉到青州市人民醫院時,醫生說:“幸虧來得及時,如果晚來半小時,就危險了。”經診斷,左老師得的是心肌梗塞,現仍在打針觀察,如果有必要,可能需要進行搭支架手術。幸運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治療,左老師身體條件大有好轉,現在,又投入到繁忙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兒子左金財也子承父業,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三十多年過去了,左老師在教育教學中雖然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平凡的工作卻受到了學生的愛戴,家長的好評,領導的肯定和同事們的讚許。本著對事業的痴心、對學生的愛心、對工作的熱心和信心,左老師雖然失去了很多,但他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無怨無悔,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為身邊的人樹立了榜樣。

  雖沒住洋樓,開名車,穿名牌,但左老師一家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服務於社會,奉獻與社會,用實際行動唱響了一曲心靈美的讚歌。

  篇二

  我的家是一個普通、平凡而又溫馨幸福的家。現在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庭成員及事蹟。

  我:金旭東,今年53歲,一位在三尺講臺默默耕耘了三十多年的中學英語教師。介紹到這裡,也許會有人對我嗤之以鼻;哼,一輩子也沒混出個名堂,連個校長的職位都沒撈著。那我要告訴你,我也不是沒有被提拔的機會,只是本人不願參加權勢之爭,樂於平淡而矣。我願意和孩子們在一起,感受他們的那份純真,分享他們的青春與活力,我心不死,永遠長青!我認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能受到學生的愛戴,家長的認可,領導的器重,同事的尊敬,足矣!

  父親:潘能和,84歲,退休醫生,一個少言寡語,但勤勞肯幹,為家奉獻了大半輩子的可敬之人。

  母親:金淑平,80歲,退休農民,一個善談、慈祥,會操持家務的能手。不過三年前,罹患腦梗、偏癱,衣、食、引、寢都需人照顧。從此,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開始由我侍候他們一日三餐,居家衛生以及戶外活動。我奔波於學校與家庭之間,既當教師,又當廚師,還兼保姆!忙碌而充實。給母親端茶送水,服藥,上廁所,洗刷等小事以及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陪護則由父親承擔,二老相依相伴,相互成為對方的精神依託。

  妻子:龍小平,49歲,中學教師。一位和我臭味相投、相貌平平,而且有些刁蠻、但聰明,能幹、大度而不失可愛的小女人。和她結婚二十八年了,雖然我兩也會經常爭吵,甚至打鬧,但我不需要在媽媽和老婆的夾縫中做人。他們婆媳之間的關係那是再融洽不過了。二十八年來,她們從未鬧過一次不愉快。俗話說:婆婆一面鼓,出門講媳婦;媳婦一面鑼,背後講婆婆。婆媳之間的關係自古就是一本難唸的經。但我媽只要和別人說到她媳婦,她總是樂哈哈,美滋滋,逢人更說:“我的媳婦是好媳婦,比我女兒還要好。”當然這些都與我妻子的大度、與平時對老人的理解、包容和體貼分不開。從結婚時不要一分錢,到婚後的買東買西,噓寒問暖,她是真的做到夠好了。因此,當我和妻子鬧矛盾時,老媽總是站在兒媳那邊,罵我、甚至揍我。讓我有些吃醋也有些忌妒。記得有一次我竟說出這樣一句混賬話:“到底她是你親生的,還是我是你親生的!”回想起來,覺得好笑,做丈夫的應該巴不得婆媳關係好噻!

  而在我面前,我的妻子卻老像個長不大的孩子,每逢我兩獨處時,她總愛把櫃裡的衣服一件件穿著學作模特在我面搖晃,甚至讓我拍照,我有事裝著不理她,她便會跑過來拍我兩下,如此穿了脫,脫了穿,一點也不嫌麻煩!更奇葩的是我五十歲生日時,她送給了一件特殊的禮物,必誰也猜不出是什麼,告訴你們吧,那就是——“豬怕吃煮食,人怕過五十”十字箴言,讓我真的哭笑不得,然而話語雖帶調侃,但其中包涵的關懷與忠告我能領會。可愛的女人,我願和你相守一百年!

  兒子:潘金龍,27歲,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在讀博士。兒子是我們全家的驕傲!他從小天資聰穎,心地善良,奮發向上。兒子考入師大附中那會以及保送北大後,都有不少人想我取教育兒經。我認為天賦固然重要,但後天的培養與正確引導更重要。我同事的孩子中,比我兒子聰明的多的是,而學無所成的也不是沒有。在培養孩子方面,我孩子比我做得更好,負出的更多。兒子出生不久,她就訂了兩份雜誌,記得一份叫《幼兒智力啟蒙》,一份叫《少兒故事大會》;一個個有趣的問題,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加上妻子繪聲繪色地講述和引導,對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和良好引為習慣的形成很起作用。

  兒子剛上學,就喜歡伏在床上抱著一本本拼音讀物愛不釋手,每天都要催著他睡覺。為了給兒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也為了我們的自我能力提升,妻子和我商量,在兒子小學階段,我們分別要拿到專科文憑和本科文憑。妻子先報名參加了自學培訓班,她學習起來還挺較勁,每天不把當天的任務完成決不休息,整面牆上貼著她的學習筆記,茶餘飯後總要看上幾遍。那時她身體狀況不好,患有膽內膽管結石,一邊服藥,一邊學習,人瘦的像根麻桿。看她那樣辛苦,我很心疼,多次勸她放棄,可她就是執著,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兩年,便以平均分86分的優異成績獲得了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科文憑。結石也被那上百幅的難以下嚥的中藥給排盡了,看著她一天天變得結實起來,我很高興。接著她承擔了全部家務,讓我專心地完成了本科的學習和考試。我兒子也和我們齊頭並進,捷報頻傳,已全鎮第一的成績完成了小學學業。兒子很有主見,他讓我們把他轉入當時全縣最好的初中——城北中學,那時我家的條件有所改善,在縣城擁有了一套小區的商品房,不過我們夫妻兩都還在鄉下助教,兒子的生活起居全託付給了他爺爺奶奶,感謝兩位老人,對我兒子無微不至的關照,每天早晚送接,一日三餐做兒子最喜歡吃的飯菜,三年如一日。

  我兩週五才回家,週日晚上又去學校。週六、週日我妻子總是陪伴著孩子,督促完成作業,陪他逛書店,幫他完成一些課外練習。那時她幫兒子選擇了一套《海淀考王》,妻子的辦法很笨,但是效果很好;兒子做試題,她拿著答案,做一題對一題,對的過,錯的一起探討試題思路和方法,只到弄懂為止。這樣三年下來,兒子進步很快,先後獲得了全縣潺陵杯學科競賽數、理、化三個第一名,以總分721分的學分在應屆中考全屆第一名,隨後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師大附中。那一年,他真是給了我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因此我要告訴大家,“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是我倆育兒的法寶。平時生活中,我們對乞丐的施捨,對有困難同事的幫助,對鄰居的謙讓等一系列善舉,和文明行為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使他從小樂善好施,寬容體諒。初中時有次上學路上,被一輛漫遊遊撞到大腳上,他說沒事,以後騎車小心點。直到放學回家告訴我們,才給他抹上紅花油。雖然心疼,但也欣慰。連誇讚兒子做得對。

  兒子出錯時,決不放縱,這是我們育兒的又一原則。初二的時候,她因成績而妄自尊大,得意忘形,課堂上跟老師對著幹,使老師下不了臺。班主任一個電話把我叫了去,我急衝衝趕到學校,把兒子喊出教室,拉倒無人的地方,光光的皮鞋狠狠的踢在他的小腿上,淤青一週都沒散盡,至今小腿存下一硬塊。俗話說,三句好話,抵不上一馬棒,打了,再把捱打的原因告訴他,讓他真正的認識到錯了才善罷甘休。隨人那次下手***哦應該說下腳***重了點***他媽和他奶奶背地裡哭著要找我算賬***但那以後,兒子再也沒表現出驕傲自滿的情緒,而是在學習上更下功夫了。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挫折。我的兒子也不例外。兒子至今遇到的最大挫折是高二那年全國奧賽考試的失利,沒能進入各令營。他進附中就是衝著國際奧林匹克金牌去的,這對他的打擊可不小。這時候我們夫婦倆雖然也很失落,但是我們沒有半點責備兒子,有的只是安撫,開導和鼓勵,讓他走出低谷。那次他和另一個失利的同學矇頭大睡了兩天,這可嚇壞了班主任老師,也忙壞了班主任老師,他一邊忙著給他倆找心理輔導醫生,一邊急著給我們家長打電話。不久兒子打電話給我,說他沒事了,心態已經調教好了。我把班主任給他倆找心理醫生的事跟他說了,他開始有些反感,但在我苦口婆心地勸說下,他給於理解了老師的緊張的高考學習中,從第一次參加月考的每科八十多名到第二次月考的第五名,語文單科由200多名到年紀第二名,兒子負出的艱辛可想而知,由於兒子的努力,最終獲得了有限的保送名額,並以筆試滿分,而面試優秀的成績被北大提前錄取。

  在兒子成長的歷程中,我們是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陪著他一起成長的。

  兒媳:董會,兒子的學友,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博士畢業生,現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一個溫柔、體貼、聰明、可愛的山東姑娘!希望她能和兒子一起同舟共濟,共繪美好藍圖,共創輝煌業績,成為史上第二對居里夫婦,為人類的文明進步貢獻大力量!

  書香繞門第,幸福溢滿堂,一家六口,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篇三

  我們是一個三口之家,包括我、我愛人以及我們的女兒。常言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女兒的教育方面,我們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從不參與打麻將等賭博活動,常帶孩子參加一些積極向上、健康有趣的娛樂活動,培養、激勵她的興趣愛好,希望孩子能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我們也善於用欣賞和鼓勵的語言教育孩子,賞識孩子的每一個優點;同時,我們也從不溺愛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並會用恰當的方式教育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什麼的錯誤的。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培養她做人的自尊、自強和自信,讓孩子懂得,即使出生在普通人家,依然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美好的未來,並且,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勞得到的東西才是最可靠的。女兒在我們悉心的照顧和培養下快樂成長,逐漸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習慣。

  孝敬父母一直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營造幸福生活的一大基石。結婚二十多年來,作為媳婦,我與婆婆之間關係一直和和睦睦,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從未爭吵。隨著雙方父母年事漸高,大病小病不斷,一旦老人有身體不適,不論白天黑夜,我和愛人都及時趕到老人身邊看望照顧。同時,我也運用自己在醫院工作的便利,為老人買藥、輸液。我們一直覺得,父母的平安健康就是家庭的幸福。

  雖然我們並沒有令人感動得潸然淚下的故事,我們只是世間最平凡的兒女,最簡單的父母,卻也是最幸福的家庭。我們互敬互愛,用自己最真誠的方式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組成了一個普通卻幸福的家庭。

  

村幹部個人事蹟範文
大學教師優秀團幹部事蹟材料
相關知識
村最美家庭主要事蹟材料
村最美家庭主要事蹟
最美家庭主要事蹟精選範文
最美家庭主要事蹟
最美家庭主要事蹟優秀範文
最美家庭主要事蹟範文
最美家庭主要事蹟範文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村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村最美家庭先進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