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形成的過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現代天文學認為,宇宙是所有時間空間物質的總和,是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整體,是物理學和天文學的最大研究物件。那麼你對宇宙的形成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宇宙是如何形成的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宇宙的形成

  爆炸之初,物質只能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宇宙爆炸之後的不斷膨脹,導致溫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隨著溫度降低、冷卻,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並複合成為通常的氣體。氣體逐漸凝聚成星雲,星雲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和星系,最終形成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暴漲模型允許宇宙的物質和能量從無中產生。大統一理論認為,重子數允許不守恆,而宇宙中的引力能可粗略地說是負的,並精確地抵消非引力能,總能量為零,因此宇宙從無中演化是可能的。

  “無”並非是絕對的虛無,真空能恰恰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和能量形式。如果進一步說真空能起源於“無”,那麼這個“無”也只能是一種未知的物質和能量形式。從現代物理學的觀點看,真空也可視為物質。

  宇宙不論多麼巨大,作為一個有限的物質體系 ,也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暴漲模型認為宇宙中的物質與能量形式不是永恆的,把“無”作為一種未知的物質和能量形式,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有一定意義。

  現代宇宙學不是晦澀無用的哲學思辯,而是建立在天文觀測、數學模型、物理實驗基礎上的現代科學,完全有能力認知宇宙的奧祕。天文學家們指出,大爆炸必然會發生,原因是“虛空”本質上是不穩定的,可以從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中推匯出來。在量子力學的尺度,空間將不穩定,不再顯示平滑和連續,空間和時間失去穩定性,混雜形成時空的泡沫,微小的時空泡可以自發形成。量子化的時空產生漲落,宇宙產生於“虛空”。

  宇宙的結局

  熱力學定律不會讓宇宙獲得永生,新的恆星無法繼續形成時,宇宙抵達熱寂平衡點,宇宙的狀態如同誕生之初的那一碗湯狀時空。熱寂是熱力學上的終點,整個宇宙任何一處的溫度都僅僅比絕對零度高一些,這意味著沒有東西會倖存下來。少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結局如果是大坍縮,所有的物質最終都會變成原子狀態,再經過一次偶然的量子漲落,新一輪的大爆炸又形成了,下一個宇宙誕生。

  宇宙學家認為,如果宇宙能量密度等於或者小於臨界密度,膨脹會逐漸減速,但永遠不會停止。恆星形成會因各個星系中的星際氣體都被逐漸消耗而最終停止;恆星演化最終導致只剩下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相當緩慢地,這些緻密星體彼此的碰撞會導致質量聚集而陸續產生更大的黑洞。宇宙的平均溫度會漸近地趨於絕對零度,從而達到所謂大凍結。此外,倘若質子真像標準模型預言的那樣是不穩定的,重子物質最終也會全部消失,宇宙中只留下輻射和黑洞,而最終黑洞也會因霍金輻射而全部蒸發。宇宙的熵會增加到極點,以致於再也不會有自組織的能量形式產生,最終宇宙達到熱寂狀態。在ΛCDM模型中,暗能量以宇宙學常數的形式存在,這個理論認為只有諸如星系等引力束縛系統的物質會聚集,並隨著宇宙的膨脹和冷卻它們也會到達熱寂。對暗能量的其他解釋,例如幻影能量理論則認為最終星系群、恆星、行星、原子、原子核以及所有物質都會在一直持續下去的膨脹中被撕開,即所謂大撕裂。

  多元宇宙的介紹

  多元宇宙是一個理論上的無限個或有限個可能的宇宙的集合。多元宇宙所包含的各個宇宙被稱為平行宇宙。極少數理論物理學家認為存在著不同狀態的多元宇宙。

  根據暴脹理論,通常所說的大爆炸可能並不是時間和空間的起始,而是我們這個可觀測宇宙的開始。在此以前是宇宙的暴脹期。那是一個以指數級膨脹的宇宙,充滿著時空結構固有的能量。宇宙的暴脹也是一個通過繼承和發展而來的理論。它繼承了大爆炸理論和現代宇宙學的所有成果;解釋了大爆炸理論無法解釋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宇宙各處的溫度為何如此平均,空間為何如此平坦,為何沒有發現磁單極子這樣的高能遺留物等等;與此同時,它還明確作出了五個可供檢驗的預測,其中四個已被確認。唯一一個未被確認,也難以確認的預測是:多元宇宙。

  暴脹理論認為,暴脹能導致空間以指數級急速膨脹。這能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宇宙如此平均、如此巨大。暴脹結束後,我們的宇宙充滿了物質和輻射,也就是我們在大爆炸中所看到的一切。我們今天的宇宙是通過充分的暴脹形成的。但是根據同一個理論,可以推匯出在暴脹已經結束的地方周圍,或許仍然存在著許多暴脹尚未結束的地方。這種存在於理論中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永久暴脹”。

  判斷一個理論是否成熟、是否科學有三大標準。它們分別是:

  能否重現原有理論的結果;能否解釋與原有理論矛盾的結果;以及能否作出新的、可供檢驗的預測。

  由於無法驗證,也無法預言如何驗證,多元宇宙不是科學理論,不也是科學假說,而是個人假說。多元宇宙理論本身並不是一個科學理論。它實際上是一個根據當前已知物理定律所作的推論。

  對於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來說,多元宇宙理論起不到多大的解釋作用。它無法解決我們當前面臨的問題。最糟糕的是,它無法向我們提供任何能夠加以檢驗的預測。這首先意味著假如我們對這個宇宙及其歷史的認識是正確的,那麼多元宇宙可能真的存在。但產生這些宇宙的大爆炸與我們這個宇宙沒有任何關聯。但與此同時,這一切又是超現實的。即便在理論上,也無法加以檢驗。除非我們重現宇宙暴脹,然後把觀測者送往不同的暴脹區。

  多元宇宙理論永遠是一種物理學的推論。它也許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推論,但在加以檢驗之前,不能被稱為科學。事實上,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對此加以檢驗。這是一個有意義的理論猜想,但不是科學理論。而且由於宇宙給我們設定了局限,多元宇宙可能永遠都無法成為科學理論。它屬於一種基於物理的“形而上學***metaphysics***”。我們能夠通過科學的方式學習這個宇宙內部的資訊,但是這個宇宙實際上卻是有限的。

對眼睛好的養生水果有哪些
粉瘤是如何形成的_粉瘤的形成原因
相關知識
宇宙形成的過程
珍珠形成的過程
感冒形成的過程
皺紋形成的過程
痘痘形成的過程
簡述冰雹形成的過程
地球形成的過程經歷了哪些事情
受精至胎兒形成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世界市場形成的過程
雨形成的過程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