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學習及複習規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一、初三化學的特點

  進入初三,學生接觸了化學,很多學生也從期中考試之前的學習中感覺到了化學的難度不大,不過是需要背的內容比初學物理的時候多了一些。在初期的學習中,作業、測驗、第一次月考成績都比較理想,都導致了家長和學生認為:化學,如此簡單。其實不然,接下來的學習,由於學生認為化學課程簡單,學習意識也逐漸鬆懈,成績在從巨集觀物質進入微觀粒子的單元中發生了轉折,導致在期中考試中成績下滑,在11月-12月的月考裡成績跌入低谷。有些學生為此焦慮,有些學生為此迷茫,甚至有些學生想放棄化學。其實初中化學自物質構成的奧祕開始,學生需要掌握巨集觀現象和微觀實質之間的聯絡,如果只知道自己死背硬記,而忽略了老師的引導,不注重興趣、積累和總結,想要在初中化學學科有穩定的成績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首先,初中階段,60%以上的內容會結合微觀粒子進行考察,而考察的題目都是書本上找不到的,必須在平時練習過程中加以總結,結合老師的經驗引導,進行整合,學會用自己積累的知識和老師講授的方法共同解決"會而不對"的問題。

  其次,初三的知識會在溶液、酸鹼鹽這幾個單元進入中高難度知識點綜合。如果這幾個單元還是按照學習上冊書初期的學習方法,那麼在中考前的專題複習和總複習中,學生的成績更會大幅度下滑,而這幾個單元是學生想要得到高分、滿分所必須攻克的。

  最後,初中化學相比物理和數學的分值較少,導致了家長和學生重視程度下降,但是化學成績在最後的中考排名中的重要程度和一棟摩天大樓的地基一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化學,不是比誰會的更多,而是比誰錯的更少;零瑕疵,不難做到。

  二、如何規劃寒假的學習

  溶液、酸鹼鹽部分

  溶液、酸鹼鹽部分是初中化學的一個轉折點,他們將化學從一個人人以為會背就可以得分的學科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初中化學75%以上的難題是和他們有直接關係的。溶液、酸鹼鹽這部分知識掌握的好與差,直接決定了學生在重要考試中成績的檔次。他們關係到的題型很全面,綜合性的選擇題、神祕的推斷題、看似複雜的實驗題以及"老大難"的計算題。

  關於溶液,重要考試中,較難題的反應幾乎都在溶液中進行,計算題的最後一題也必然跟溶質質量分數有關。至於我們怎麼學好這個單元的內容,必須要在寒假的引導學習和自主學習中,加強對溶液中的物質之間的關係研究和知識積累,做到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區別和相互轉化、溶解度曲線、中低難度的溶質質量分數計算問題能夠快速正確利用規律解決。杜絕死記硬背和生搬硬套。

  關於酸鹼鹽,初中將最後一個基本反應型別--複分解反應引入知識體系,並且利用酸鹼鹽以及某些氧化物的之間反應來對一些複雜的實驗和計算進行研究和計算。而且在酸鹼鹽這部分內容中,PH值和指示劑更是考試的一個難點,尤其是酸和鹼反應用酚酞做指示劑判斷反應合理與否的實驗題,更是各個城區和中考的必考考點之一。至於發生在酸鹼鹽之中的計算題和利用影象表示反應過程題也是每天的重要考點之一。而較難考點之一的物質鑑別、分離提純也是學生們所頭疼的。學習這部分內容要結合反應規律和各重要常見物質的性質來進行層層遞進,分類記憶,歸類一些題型的基本分析思路和規律,這樣才能做到學到、學好。

  推斷、實驗、計算部分

  初三的這個寒假,除了要對溶液、酸鹼鹽學習這部分內容進行系統的先發性學習,還要學習早已出現卻沒有系統歸納的題型--推斷、計算,以及化學學科的基礎--實驗,這三部分知識被我們學生戲稱為"化學的三座大山"。80%以上的學生對這三種題型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為這三種題型十分複雜。但是無論多麼"複雜"的題型也有規律,學習時需要注意方法。推斷題一定要熟知常見物質的性質和物質類別之間的反應關係以及生成物的種類,絕對不能把大量方程式背熟就覺得學完了。計算方面一定要有一個整體的認知,要明白此題到底想讓我們從什麼角度和知識點去解決,而不是一拿到題就開始解,那樣只會增加解題的時間,而不能很好的解決思路。實驗方面更加註重整道題的分析理解,明白題目到底提出了什麼問題,設計的實驗是要對哪個問題進行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實際存在的問題。

  關於計算題,一直出現的問題比較多。但是從2008年到2010年中考,一直在通過溶質的質量分數和複分解反應中產生氣體或者沉澱來進行一系列的計算。

九年級物理考試如何輕鬆拿滿分
初三化學反應方程式彙編
相關知識
九年級政治第四課複習試題及答案
九年級政治第二課複習試題及答案
九年級上思想品德複習試卷及答案山東
九年級政治第一課複習試題及答案
九年級政治期末總複習題及答案***2***
九年級政治期末總複習題及答案***2***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總複習資料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總複習資料2
九年級上語文期末複習題
九年級化學學習及複習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