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死與擇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屈原擇死,司馬遷擇生,都是崇高的。他們擇死與擇生的思考世代延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擇死與擇生》閱讀材料

  擇死與擇生

  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傑出的生裡,亦或活在那些傑出的死裡。五千年積澱的,絕非只是出土的竹簡,而是這中國式的生命。

  同是中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傑出人物,為什麼屈原與司馬遷,一個要死,一個卻不惜帶辱而活?這個問題從兒時就牽縈著我。

  後世一直將屈原定位為“愛國詩人”,值得商榷。

  我以為,這忽視了他作為“政治家”的一面。這個偏差或許是些故意?後人出於不平,以為楚國那樣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於和報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種理想。政治家與政客不同,正是由於前者的獻身是別無選擇的,後者卻是投機的。屈原身為三閭大夫,是楚國的決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國蒙受亡國的事實。僅作為一個詩人,即令“國破山河在”,亦作為一個詩人不必***。詩人以“詩”愛國和救國。他可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傳人”。但三閭大夫必須沉江。屈原的這種“相始終”的精神,是他作為政治家面對失敗時惟一的堅持。他是把對政治的責任放在“詩人”之上的。這才是屈原對自己的定位。

  詩人的事業,可以不與某一個具體的朝廷和君王相聯絡,相始終。屈原的這種始終精神,是他作為政治家面對不可挽救的狂瀾的惟一堅持。“人生自古誰無死?”“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之於生死,中國自古已有確認之標誌。雖然“哀莫哀生別離,樂莫樂心相知”,已將生樂死苦、留戀人世的滋味體會盡致,但是,主動迎接死亡,“在不可選擇中進行選擇”的精神依然確立。中國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時候,很重視死之權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選擇死亡,將死看作一種意志與尊嚴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範例。他是不會等到敵國軍隊進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認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國,他要選擇死,一種自由的、高尚獨立的死。頭戴巍峨之冠,身著蘭草香服,時而悲吟,時而高歌,徜徉在汨羅江畔,飽覽他所摯愛的山河大地,從容赴死。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不是“詩人”的,死的方式卻是“詩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幟鮮明,詩人卻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們何不理解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滅後,緊緊擁抱著詩的理想而去的。這死亦是一種決裂,與以往從事的“政治”的決裂,與終生所愛的詩章同歸。這是歷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結局。

  死,可以明志;生,卻可踐志。當死臨到司馬遷頭上時。他選擇生。一種令肉體與精神,令自己與親友都極度痛苦的生--接受宮刑。司馬遷出於公心,為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假如就為此而死亦不失為真諫烈臣;但司馬遷認為自己規定的人生使命卻不是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分完成千古史記,為中國撰寫第一部大型紀傳體史書。

  既做了帝王家的史官,又執意要做民間第一史家。當時雖沒有明文不準平民“寫史”,但司馬遷此舉引起了當朝的監視與懷恨。他選擇受刑忍辱,棄政從文,從匍匐於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舉,這是勇敢與崇高的跨越。他不愧為敢於在朝堂上和禁錮人臣的君臣倫理觀念決裂的傑出代表!棄一帝而得天下千秋,偉哉司馬遷!

  屈原擇死,司馬遷擇生,都是崇高的。他們擇死與擇生的思考世代延傳;這種思考,構成了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隆起的脊樑。

  《擇死與擇生》閱讀題題目

  1、第1段,“這中國式的生命”,在文章中有特定的意義,請用簡明的語言加以解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為什麼認為“後世一直將屈原定位為‘愛國詩人’,值得商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釋下列語句的含義。

  ***1******屈原之死***死的方式卻是“詩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馬遷***從匍匐於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陳述“屈原擇死”與“司馬遷擇生”“他們擇死與擇生”的崇高意義。

  ***1***屈原擇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馬遷擇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們擇死與擇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擇死與擇生》閱讀題答案

  1、自古以來,中國人崇尚志士仁人傑出的生和傑出的死,以此為楷模,行使擇生與擇死的權利。***答案應涉及中國人崇高的生死觀念,意思對即可。***

  2、這忽視了屈原作為“政治家”的一面,作為詩人的屈原不必***,而身為三閭大夫的屈原卻必須沉江。屈原對自己的定位,是把對政治的責任放在“詩人”之上的,死是作為政治家的屈原面對失敗時惟一的堅持。***意對即可***

  3、***1***屈原在政治理想破滅後,緊緊地擁抱著詩的理想而死,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根據文中有關語句整理,意思對即可。***

  ***2***司馬遷為完成崇高的使命,敢於與傳統的君臣倫理觀念決裂,選擇了傑出的生。***“與君臣倫理觀念決裂”,不可少。***

  4、***1***屈原擇死,是將死看作一種意志與尊嚴的使命,以死明志。

  ***2***司馬遷擇生,體現了偉大的叛逆精神,受刑忍辱,以死踐志。

  ***3***他們擇死與擇生的思考世代延傳,這種思考對中華民族崇高生死觀念的形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意對即可***


  

中國哲學家表達思想的方式閱讀答案
閱讀陳平原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興趣與人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興趣與人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文學與人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讀書與人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讀書與人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擇死與擇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詩人的死是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人生與垂釣閱讀練習及答案
圖騰與社會制度的產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埋糞蟲與環境衛生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