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冊化學課堂質量抽測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好快就要迎來重要的化學考試了,作為考生的你,做好了複習的準備工作了嗎?讓我們來做一張試卷測試一下你的學習水平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人教版

  選擇題

  化學科學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化學已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你認為下列各項不屬於化學學科研究範疇的是

  A.物質的運動狀態B.物質的組成和結構

  C.物質的性質和用途D.物質的製取和應用

  鐵粉、鋁粉的混合物5.6g與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應,則反應中生成氫氣的質量可能為:

  A.0.15gB.0.30gC.0.50gD.0.75g

  圖表資料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多資訊。下面是某學生對圖表資料的使用,其中正確的是

  A.利用元素週期表,查出某元素的原子序數

  B.利用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價

  C.利用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可以確定原子的中子數

  D.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金屬與金屬化合物能否發生置換反應

  在4A+5B===4C+6D的反應中,已知34gA和80gB完全反應,生成了54gD ,若已知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0,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A.17 B.34 C.32 D.68

  如下圖是元素週期表中第三週期部分元素的微粒結構示意圖,依照此示意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示意圖①、②、③、④表示的全部是原子結構

  B.示意圖②的核電荷數x=12

  C.示意圖④若表示的是離子結構,則它的最外層電子數y=7

  D.示意圖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所以它是稀有氣體元素

  用托盤天平稱量某物質時,調零後將該物質置於右盤上,而砝碼置於左盤,當天平平衡時,砝碼讀數為9克,遊碼讀數為0.8克,則該物質的實際質量為

  A.9.8克B.8.2克C.9克D.無法確定

  奈米二氧化鈦是一種新型材料,在可見光下能促使有色物質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據此推測,奈米二氧化鈦在此過程中作

  A.吸附劑B.乾燥劑C.催化劑D.消毒劑

  下列有關物質製取及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氧氣能和大多數金屬反應,所以氧氣是一種很不穩定的氣體

  B.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磷

  C.給氯酸鉀加熱,若不加二氧化錳就不產生氧氣

  D.課本上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若將紅磷換成木炭實驗會失敗

  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某同學所做的以下四個推斷正確的是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

  B.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叫化合物,空氣中含有氮、氧、氫等元素所以空氣是化合物

  C.燃燒一般都伴隨發光、放熱現象,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產生的變化都是燃燒

  D.物質與氧的反應屬於氧化反應,所以氫氣與氧氣的反應屬於氧化反應

  森林初發火災時,可以使用爆炸滅火的方法,將滅火彈拋到火場爆炸將火撲滅。關於爆炸滅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燒處暫時缺氧B.爆炸氣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

  C.爆炸氣浪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D.炸起的沙土覆蓋可燃物,隔絕空氣

  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A.鐵在氧氣中燃燒B.讀取液體體積C.過濾D.加熱

  火星大氣中95%是二氧化碳,其餘為少量的氮氣、氫氣,還找到了有液態水存在的證據。根據以上資訊,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①火星大氣是純淨物 ②火星與地球大氣成分相似 ③火星上鋼鐵容易生鏽

  ④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 ⑤火星上溫室效應顯著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鋁箔在氧氣中燃燒發生了化學變化,做出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A.變化中放出大量的熱B.有白色固體生成

  C.看到耀眼的白光D.鋁箔消失了

  下列有關日常生活的說法錯誤的是

  A.天然氣主要成分是COB.鉛筆芯主要成分是石墨

  C.區別硬水與軟水常用肥皂水檢驗D.用木炭除冰箱異味

  下圖是表示治理汽車尾氣所涉及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中生成的單質和化合物的個數之比為1:2B.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C.該反應使有毒氣體轉化為無毒氣體D.圖中生成的單質的化學式為N2

  用酒精燈給試管裡的液體加熱時,發現試管破裂,可能有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加熱;②加熱前沒有擦乾試管外壁的水;③加熱時試管底部觸及燈芯;④被加熱的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1/3;⑤沒有進行預熱.其中與之有關的是

  A.①③⑤B.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

  原子論分子學說的創立,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你認為分子、原子的本質區別是

  A.分子大原子小且分子運動原子不運動B.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原子構成分子,分子構成物質D.分子可以構成物質,而原子不能

  填空題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假如你在打掃衛生,清理出下列物品:

  A.廢紙 B.礦泉水瓶 C.易拉罐 D.黴變的蛋糕 E.生鏽的鐵釘

  其中應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填字母;廢品收購人員發現金屬鋁做的易拉罐“不生鏽”,而鐵生鏽最厲害。你認為易拉罐“不生鏽”原因是。

  2廢舊電池中含有汞,如果隨意丟棄,會造成汙染,威脅人類健康。汞在常溫下的狀態是__________,常溫下 填“能”或“不能”與稀鹽酸反應。

  3垃圾通過燃燒可以發電,成為了再生新能源。垃圾被送入發電車間前首先要除去一些不能燃燒的物質,下列垃圾中的物質:A.碎玻璃、B.廢紙屑、C.乾電池、D.食品殘留物。必須去除的是 填字母;你認為垃圾焚燒發電與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較帶來的優點是 。

  右圖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物質間的轉化關係, 其中甲、乙、丙為單質;A、B、C、D、E為化合物,且A與B的組成元素相同,D與E的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丙均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溫條件下可生成丙和D,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其餘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試推斷:

  1 D物質的化學式 ;E物質的化學式 ;

  2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

  甲→E: ;

  甲→C: 。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臭氧是淡藍色氣體,有魚腥味,大氣中的臭氧層能有效阻擋紫外線,保護地球的生存環境,但目前南極出現了臭氧層空洞,並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材料2:影印機在工作時,會因高壓放電產生一定濃度的臭氧。長期吸人大量的臭氧會口乾舌燥、咳嗽等不適症,還可能誘發中毒性肺氣腫。

  資料3:臭氧發生器是在高壓放電的作用下將空氣中的氧氣轉化為臭氧化學式為O3的裝置。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可以將其應用於游泳池、生活用水、汙水的殺菌和消毒。

  1請總結臭氧的有關知識:

  ①物理性質: ;

  ②化學性質: ;

  ③用途: ;

  2氧氣和臭氧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 ;

  3寫出材料3中氧氣轉化為臭氧的化學方程式:

  4從上述材料中可見臭氧對人類有利有弊.請你也列出氧氣的利弊各一項:

  利 :

  弊 :

  在下列物質中選擇適當物質填空填字母:

  A.不鏽鋼B.二氧化硫C.紅磷D.五氧化二磷 E.水 F.氧氣 G.氮氣 H.乾冰

  1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 2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4屬於混合物的是

  5屬於易燃物的是 6可用於人工降雨的物質是

  計算題食品塑化劑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鄰苯二甲酸二乙酯”為常用塑化劑,化學式為C12H14O4。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物質 種元素組成;

  2該物質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

  3該物質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簡答題

  下圖所示是一個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動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氣和足量的白磷,將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燒杯上方,進行試驗。請完成下圖所示實驗報告。

  1實驗目的:測定空氣中 的體積分數。

  2實驗現象:白磷著火燃燒,活塞先右移,後左移,最後停在刻度約為 的位置上。

  3現象解釋:白磷著火燃燒時,活塞先右移後左移的原因:

  4實驗結論: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氧氣約佔 。

  通過半年的化學學習,你已經掌握了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有關規律,根據下圖的一些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

  2關閉B裝置中的止水夾後,從長頸漏斗向錐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靜止後如圖所示,則B裝置是否漏氣?____________填“漏氣”、“不漏氣”或“無法確定”;

  3寫出實驗室用B裝置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

  4利用裝置A和E,加熱高錳酸鉀製取並收集氧氣,實驗結束,停止加熱時要先 ,其理由是;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

  5通過查閱資料得知:氨氣NH3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於水的氣體,其水溶液稱為氨水。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來製取氨氣,他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是 。填字母編號

  探究題

  高溫下赤熱的焦炭能與水蒸氣發生反應生成無色的氣體,探究小組同學對其反應後生成的氣體作了如下探究:

  【猜想與假設】假設①:生成的氣體可能有H2、CO;

  假設②:生成的氣體可能有H2、CO2、 ;

  假設③:生成的氣體可能有H2、CO、CO2、N2;

  假設④:……

  探究小組組長認為③的猜想不合理,他作出判斷的理論依據是。

  【設計與實驗】為了證明他們的猜想是正確的,設計瞭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提示: 濃硫酸作乾燥劑,無水硫酸銅遇到水變藍色,H2和CuO反應生成Cu和H2O,CO與CuO反應的原理與工業鍊鐵的反應原理相似。

  ① 證明混合氣體中含有H2,相應的反應現象是

  ② 證明混合氣體中含有CO,相應的反應現象是

  ③ 證明混合氣體中含有CO2,相應的反應現象是

  【結論與思考】實驗後得出結論,假設①成立。

  ① 寫出焦炭與水蒸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 有同學認為尾氣直接排出會汙染空氣,應如何處理更合理:

的人

1.初三上冊化學第四單元金屬測試題及答案

2.九年級上學期化學第四單元檢測試卷

3.2017年初三上冊化學第四單元測試試卷

4.初三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5.新人教版初三上冊語文第四單元綜合檢測試卷及答案

高中化學都有哪些易錯知識點
初三上冊化學第四單元達標檢測試題
相關知識
初三上冊化學課堂質量抽測試題
初三上冊化學第六單元檢測試卷
初三上冊化學分子和原子測驗題及答案
初一上冊語文單元質量檢測試題
初一上冊語文單元質量檢測試題
初三下冊化學第九單元溶液試題
初三下冊化學常見的酸和鹼試題及答案***2***
初三下冊化學常見的酸和鹼試題及答案***2***
冀教版初三上冊語文第六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上冊語文第六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