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藝術的裝飾色彩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一個陶瓷藝術品完成之後,還需要通過裝飾,將它的美髮揮到極致。那麼,關於中國陶瓷藝術的裝飾色彩,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陶瓷概述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發明了陶瓷。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天然礦物和天然粘土,將它們粉碎混煉及成型、煅燒後,就製作成了各種陶瓷製品。

  傳統的陶瓷概念是指以粘土等無機非金屬礦物為原料的人工工業產品,陶瓷包括最粗糙的土器和最精細的陶器和瓷器。陶瓷的原料主要是取自自然界中天然的粘土、石英等矽酸鹽礦物。在我國,產陶瓷的主要地區有景德鎮、萍鄉、豐城、高安、潮州、佛山、德化、淄博和醴陵等。

  中國陶瓷藝術的裝飾色彩的意義

  人人都追求美,美是一種生活態度,也體現了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體現了人們的情操。對陶瓷藝術品進行裝飾,也同樣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藝術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通過自己的勤勞和聰明才智,將陶瓷和色彩以藝術的方式結合在一起,體現出了一種別樣的風韻。這種風韻賞心悅目、別具一格,富有獨特的東方魅力。更重要的是,這種風韻凝聚了由古至今的中華民族的審美觀的心路歷程,同時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蘊涵、文化素養以及歷史面貌。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陶瓷藝術的裝飾色彩代表了中國文化的思想高度和極具特色的創造性,具有廣博而又深刻的美學內涵。

  前已所述,裝飾給予了人們視覺美,同時裝飾還是人們進行文化價值觀念交流的重要手段,從某個層面上來說,裝飾體現了一個人的品味、對生活的定位和態度,標誌著某個人信奉的特定的信仰和特定的生活方式。由於陶瓷材料的特殊性,使得陶瓷的器表裝飾和釉的使用是分不開的。在陶瓷的器表對陶瓷藝術品進行裝飾,是為了對陶瓷製品進行進一步的藝術美化。不論是裝飾的內容還是裝飾的表現形式,都強化了陶瓷製品的文化內涵,同時還體現了此陶瓷設計者的喜好傾向以及性格特徵。

  中國陶瓷藝術的幾種裝飾方式

  陶瓷藝術的裝飾方式一般有三種,分別為同類材料的裝飾、化妝土裝飾和彩繪裝飾。下面對這幾種裝飾方式做一個簡單介紹:

  1 同類材料的裝飾

  所謂“同類材料的裝飾”,就是指將泥質的印製和塑制的浮雕、圓雕等貼在坯體上,使其成為坯體的一部分,這樣整個陶瓷製品看上去就很有層次感;此外,在用此方式進行陶瓷藝術的裝飾時,還有兩種具體的操作:其一是通過刻刀將坯體刻出紋飾,這些紋飾再配以透明釉,就可以形成富有淡雅特質的紋飾美;其二就是利用模具可以在坯體上印出特定形狀的紋飾,也可以達到很雅緻的裝飾美。通過此類方式進行裝飾的陶瓷製品,給人一種自然美的感覺。

  2 化妝土裝飾

  所謂“化妝土”裝飾是指通過將化妝土漿塗在坯體的全部或區域性上,然後就可以彩繪花紋或刻出花紋。通過露出的坯胎色,化妝土原本的顏色和坯體的顏色、紋飾和坯體之間都會形成較為鮮明的對比,這種鮮明的對比就可以達到一種很好的裝飾效果。這種裝飾方式的手法質樸、自然,沒有很誇張的各種顏色,相反經此方式裝飾的陶瓷藝術品給人一種親切感。

  3 彩繪裝飾

  所謂“彩繪裝飾”是指將對陶瓷製品的裝飾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這種方式在所有的裝飾方式中是最重要的一種。早在戰國時期,彩繪裝飾這一方式就已經被我國勞動人民所使用了,之後每個朝代在彩繪裝飾的工藝上都有所提高。所謂釉下彩是指先在泥坯上繪製出各種圖案紋樣,再將釉罩在陶瓷製品上,並將它們一起送入窯中進行高溫煅燒。因為陶瓷製品有釉面的覆蓋,因此陶瓷製品上的色彩和圖案都不容易變色,使得陶瓷藝術品經久耐看。釉上彩是指直接對已經燒好了的素色瓷胎進行彩繪,然後再在窯中經低溫燒製而成。

  對於彩繪裝飾的顏色選擇,中國人向來就喜歡鮮豔、明朗的顏色,而不太喜歡較暗的顏色。基於這種原因,在彩繪裝飾中常用到的顏色就是紅色、黃色、綠色、青色、黑色、白色、金色和紫色等,而這幾種顏色也就成了彩繪裝飾中的主要色調。這些鮮明、明朗的顏色是較難處理的,但是中國人民憑藉其勤勞和聰明才智,巧妙地運用調和、對比的手法,使得這些顏色越發顯得輕快和莊重,並富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彩繪裝飾的勾邊手法也是很講究的,一般用來勾邊的顏色都是金、銀、黑、白、灰等,勾邊會使得經彩繪裝飾後的陶瓷藝術品的色彩更加鮮豔、色調更加協調。

  陶瓷藝術的發展歷程

  陶瓷藝術品的美源自生活,源自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生活的喜愛、對大自然的尊敬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國陶瓷藝術的色彩裝飾可追溯到公元前約8000—2000的新石器時代,當時燒製陶瓷的工藝雖然簡單,但是對陶瓷的裝飾卻富有藝術氣息,紋飾的變化雖然比較單純,但是色彩還是很鮮豔的;在商代,當時的人民將燒製陶瓷的工藝與青銅工藝結合起來,並形成了刻文白陶;在漢代,我國的陶瓷工藝日漸成熟;隋朝的白瓷為彩繪瓷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唐朝則出現了有名的邢窯和越窯,邢窯和越窯所產的瓷器都堪稱得上是陶瓷藝術品中的精品,極具欣賞價值;宋朝瓷器的顯著特徵就是沉靜素雅,看上去顯得自然;元朝出產的青花瓷,講究的是青、白二色相映,極具藝術感染力,至今都深受人們的喜愛;明朝和清朝不僅生產了大量的青花瓷,還生產出了彩繪瓷以及釉瓷,這兩個朝代所生產的陶瓷製品產量多,並且工藝精湛、裝飾多樣、品種豐富,是之前所有的朝代都無法比擬的。

  在當代中國陶瓷藝術色彩裝飾所呈現的新特點

  時代的發展也推動了現代陶瓷業的發展,尤其是在這個全球化的資訊時代,當代中國的陶瓷藝術品也呈現出了很多的新特點。

  1 陶瓷的裝飾方式更加多樣化

  物質文明的提高,也推動了我國人民對精神文明的追求,因而人們對陶瓷藝術的追求也越來越多樣化了。人們對陶瓷的裝飾不再拘泥於之前的傳統手法,如今人們可以將之前各種傳統裝飾手法組合在一起,使得陶瓷藝術品看上去更富有藝術感和時代氣息。

  2 色彩的應用更加開放

  在中國古代,色彩是有“等級”的,人們對色彩的審美是會受到這種等級的影響的,例如古代人民所認為的“正色之尊”。但是由於全球化的程序加快,我國的一些傳統觀念也就遭受到了外國文化的衝擊,使得如今的陶瓷上的色彩不再受到色彩等級的限制,因而陶瓷的色彩應用更加開放了。

中國遠元素在現代陶藝中的應用介紹
中國陶瓷藝術的裝飾色彩介紹
相關知識
中國陶瓷藝術的裝飾色彩介紹
中國陶瓷藝術的裝飾色彩介紹
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觀
現代陶瓷藝術的裝飾形式
現代陶瓷藝術的裝飾形式
中國陶瓷藝術發展歷史
中國攝影藝術的民族化程序
陶瓷藝術的工藝流程
中國插花藝術的藝術價值和文人價值
描寫中國傳統藝術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