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哲學有哪些侷限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康德,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古典哲學的開創者,他的哲學思想並非是最完美的,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十全十美,在他的哲學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康德的哲學侷限性,希望對你有幫助。

  康德的哲學侷限性

  康德哲學的侷限性首先就是形而上學,而他思想上所導致的的形而上學的原因是他為了將理性主義的獨斷論和經驗主義的懷疑論進行調和,從而把認識的終極物件解釋為一種不可知的“物自體”,這樣就導致了一種“不可知論”,而這恰恰就是其侷限性,我們都知道,今天的主流的思想是“可知論”,他的思想是與之相悖的。

  另一個方面是對認知的一個“範疇”的鑑定分析,他把認識當成了一個完全靜態的結構,從而忽略了認識的動態過程。也就是說世界是動態的,存在的只是相對的靜止。在看的看來,則是完全的靜止。對於他本人來說,並不認為自己的思想有什麼侷限性,他曾經在提到自己的思想時說過,“我的哲學所闡述的是純理想的一個有機的結構體,當中的每一個部分都在其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有著與之對應的功能,當你要調離這個職位,讓其去扮演其他角色,就打破了世界的平衡狀態。”

  對於這一方面的探討,恰恰是之後的哲學家們所研究的方向,也是後世對哲學,對世界認知的另一個全新的方面。

  康德的哲學是怎樣的

  康德哲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他認為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如果沒有先天的範疇,我們是無法理解世界的。康德的這個理論是結合了英國的經驗主義和歐陸的理性主義的成果,對度過唯心主義與浪漫主義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康德哲學在框架上的分析命題是主語包含謂語的命題,綜合命題是主詞不好擴謂語的命題分析命題都是先驗命題,綜合命題大多都是後驗命題,但是存在先驗綜合命題,這也就論證了數學的可能,康德認為這些事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學的領域的,即在物自體和現象界是存在這樣的調和性的概念的,所謂調和性的概念就是他所謂的純粹理性將之類推在實踐中就是實踐理性,若是將它類推在審美中,就變為了批判力。

  康德的三大批判構成了他的哲學體系,這三大批判分別是純粹領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的問題是無解的。純粹理性批判研究的是人類如何認識外部世界,而判斷力批判主要回答的是我們可以抱有怎樣的希望。

  康德的故事

  康德的生活非常的規律,5點起床,每天早晨的五點,他就會起床,然後開始兩個小時的工作,中午吃飯後,他一定會去散步,晚上十點會準時上床睡覺。甚至於到最後,他做事情沿途經過的家庭主婦會用他的活動當做時間表,因為分毫不差。

  另一個關於康德守時的故事是,一次他去朋友家拜訪,因為之前有寫信給人家說自己上午十一點會到,同時朋友家住的比較遠,過去還要經過一條河,所以他大清早就租了輛馬車前往。等到康德和車伕到達河邊後,卻發現橋斷了,雖然河不寬,但是水深,而且結了冰,這也就意味著他無法按照約定的時間到達朋友家。

  為此他感到很焦急,詢問車伕後得知,如果往前面走,十公里外還有一座橋,但是走這條線路到達朋友家就十二點半之後,選擇走眼前的線路,只需不到四十分鐘。兩難的抉擇後,康德花費了兩百法郎買了河邊的小屋,並且許諾屋主,二十分鐘內從小木屋拆下幾塊木條修好橋面,就將小木屋送給屋主,於是屋主很快喊來了自己的兩個兒子,按時的修好了橋。橋修好後,馬車終於在十點五十五到達了朋友的農場。在家門口等待的朋友見到看的的第一句話就是“朋友,你真準時。”

 

半總統制立法權型別和分析
約翰洛克的生平怎樣
相關知識
康德的哲學有哪些侷限性
哲學家康德的思想有哪些
康德的故事有哪些
康德的故事有哪些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貢獻有哪些
文學家赫西俄德的成就有哪些
二本分數線較低的大學有哪些2
帶康字的成語有哪些
有關品德的俗語有哪些
關於品德的俗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