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的原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無論是早晨迎面的冷空氣還是晚上的秋分瑟瑟,都在提醒著我們秋季的到來。那麼,有哪些呢?想要知道嗎?下面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拒絕秋乏

  秋季有些人有睏倦疲乏的感覺,這種現象被稱之為秋乏。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與適應,秋乏會自然消除,但為了不因此影響工作和生活,最好還是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散步、爬山等。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如果過度運動,將會增加身體的疲憊感,反而不利於身體恢復。其次,儘可能保證充足睡眠。第三,要調整飲食,宜清淡,避免油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蔔、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

   拒絕秋燥

  秋天氣候乾燥,常感到口鼻咽喉乾燥以及發生燥咳,又因肺與大腸相表裡,秋令還會出現大便燥結。此外,秋燥還可導致口脣、面板乾裂以及毛髮脫落。防止秋燥,首先要注意補充水分,每天最好多喝些開水。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防燥護陰為基本原則,可多吃梨、蘋果、葡萄、香蕉、蘿蔔及綠葉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中老年人在秋季洗澡不宜過勤,每週洗1~2次為宜,每次不超過半小時,水溫在25℃左右。不宜用鹼性肥皂洗澡,應選用刺激性較小的肥皂等。

   拒絕秋膘

  到了秋天,天氣轉涼,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宜人氣候,讓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另外,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在秋天,人們稍不注意,體重就會增加,這對於本來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首先,應注意飲食的調節,多吃一些低熱量的食品,如赤小豆、蘿蔔、薏米、海帶、蘑菇等。其次,在秋季還應注意提高熱量的消耗,有計劃地增加活動。秋高氣爽,正是外出旅遊的大好時節,旅遊既可遊山玩水,使心情舒暢,又能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肥目的。

  秋天的本質在一個“涼”字,俗稱“秋涼”。正是這種氣溫漸低的“涼”,常常容易誘發出各種疾病,例如哮喘、心絞痛、消化不良、膽絞痛、栓塞、中風等病症。我們在秋天期間應該如何養生,以下秋季養生方法千萬不要錯過。

  有助於秋季養生的食物

  1.潤燥首選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立秋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銀耳、菊花、鴨肉、兔肉、大閘蟹***大閘蟹禮券 陽澄湖大閘蟹禮盒***等,其中蓮藕為首選。

  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它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有明顯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2.補肺首選杏仁

  蘿蔔杏仁乾薑梨,治咳有效不求醫。按中醫的理論,時髒對應,秋季屬肺。立秋後是養肺、補肺或治療肺部疾患的最好時節。補肺的有銀耳、百合、豬肺、柿餅、枇杷、荸薺等。而其中當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屬。

  3.養陰首選蜂蜜

  進入秋季,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養陰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泥鰍、芝麻、核桃、糯米、牛奶、花生、鮮山藥、白果、梨、紅棗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蜂蜜。中醫認為,蜂蜜有養陰潤燥、潤肺補虛、潤腸通便、解藥毒、養脾氣、悅顏色的功效,因此擁有“百花之精”的美名。蜂蜜是一種非常好的能量補充品,對於緩解疲勞效果顯著。

  4.多酸首選葡萄

  “少辛增酸”是中醫營養學關於秋季飲食最重要的原則之一,秋天要多酸,就是要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蘋果等,而要少吃甜味的西瓜、甜瓜等。

  眼下正大量上市的葡萄,正是“酸”的好水果。葡萄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時多吃還能幫助機體排毒,解內熱。紅色葡萄可軟化血管、活血化淤,心血管病人不妨多吃。白葡萄有潤肺功效,適合咳嗽、呼吸系統不好的人吃。綠葡萄則偏重清熱解毒。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可以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陰養腎的功效更為突出。
 

秋季健康養生的方法
秋季養生的簡訊
相關知識
秋季養生的原則
秋季養生的原則是什麼
年輕人夏季養生的原則
夏季養生的原則和常識盤點
冬季養生的原則
簡述夏季養生的原則
夏季養生的原則
春季養生的原則有哪些
老年人夏季養生的原則
中醫冬季養生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