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疾病怎麼樣檢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腸道傳染病報告病例逐漸上升,並在夏季進入高峰。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一起來看一看吧。

  腸道疾病的檢查方法

  直腸指檢:

  是診斷直腸癌的必要檢查步驟約70%-79%的直腸癌患者於就診時可通過直腸指檢被發現可觸及質硬凹凸不平包塊;晚期可觸及腸腔狹窄包塊固定指套見含糞的汙濁膿血直腸鏡檢:可窺見腫瘤大小形狀部位並可直接取組織作病檢。

  病理學檢查:

  是直腸癌確診的主要依據。由於直腸癌手術常涉及改道問題,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為避免誤診誤治,術前或術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學檢查的結果,以指導治療。絕對不要輕易挖除肛門。

  癌胚抗原測定:

  癌胚抗原***CEA***測定已普遍開展,一般認為對評價治療效果和預後有價值,連續測定血清CEA可用於觀察手術或化學治療效果。手術或化學治療後CEA明顯降低,表示治療效果良好。如手術不徹底或化學治療無效,血清CEA常維持在高水平。如手術後CEA下降至正常復又升高,常提示腫瘤復發。

  常見的腸道疾病

  結腸血管性病:如結腸血管瘤,有長期少量便血而貧血為多見,也可發生急性大出血,有的瘤體大併發腸梗阻;結腸動靜脈畸形,以60歲以上老年人為多見,好發於盲腸、升結腸,出血前常無自覺症狀。經腸繫膜動脈造影可顯示血管瘤、動靜脈變形、靜脈血迴流提前,營養動脈增粗等,腸鏡檢查也能發現病灶。

  結腸憩室炎:憩室常位於乙狀結腸,伴習慣性便祕史,無併發症的憩室可無症狀。當急性炎症時,可有左下腹痛、腹脹、粘液血便、發熱等症狀。憩室出血發生率為22%,多為少量出血,也可大量出血,且老年人多見,可作為結腸憩室的首發症狀出現。

  放射性直腸炎:多見於盆腔惡變腫,如宮頸和膀胱惡性惡變行放射治療後,臨床有裡急後重、大便疼痛、粘液血便及便次增多等,晚期***放療後數月至2年***可有潰瘍出血、出血量較大,呈鮮紅色。

  腸套疊:兒童多見,臨床有陣發性哭鬧***即腹痛***、嘔吐及右腹部可觸及腫塊。常在2~3小時後有暗紅色血便排出,與較多粘液之混合物,稱果醬樣大便。部分患兒可無便血,但直腸指診的手套上染有血跡。常伴有腸梗阻的表現。

  慢性結腸炎:常有粘液血便,伴下腹部或左下腹部疼痛及腹瀉史,有疼痛—便意—便後緩解的規律,出血量不多,累及直腸者有裡急後重症狀,腸鏡可見粘膜水腫、充血、粗糙的顆粒狀質脆而易出血,附有膿性分泌物,有的可顯示有大小不等的圓形多發性淺潰瘍。

  阿米巴性結腸炎:以便血為主要症狀,大便為膿血便,呈果醬樣,有腐敗腥臭味,伴腹痛、腹瀉,裡急後重較輕,雙下腹常有壓痛。結腸潰瘍侵及粘膜下血管可引起腸出血,有的可反覆出血。
 

腸道疾病表現症狀
腸癌怎麼回事
相關知識
腸道疾病怎麼樣檢查
腸道疾病怎麼檢查
腸道疾病怎麼預防
腸道不好怎麼樣調理
夏季消化道疾病怎麼防治
婦科疾病怎麼樣治療
腸胃疾病怎麼預防
腸胃疾病怎麼預防
怎麼樣檢查電腦顯示器好壞
腸道疾病做什麼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