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蝸牛的日記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我發現了蝸牛的小天地,我多麼得意呀!下面小編為你帶來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201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回家,我在家門口看見了一隻蝸牛,我高興極了,就把它帶了回家,飼養了起來。

  在養他的時候,我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有一層粘液,還有蝸牛的觸角只要一碰就會縮回去,如果蝸牛在沒有水的暗處,蝸牛就會把頭縮回去,而且只要把蝸牛放在水裡,它的頭也會縮回去,如果蝸牛碰到了什麼東西,也會把頭給縮排去,聽老師說,這好像是生物應有的應激性。蝸牛受到刺激的時候,就會縮排殼裡,他那柔軟的身體,不一會兒,能看見的就所剩無幾了。我還發現,蝸牛有兩對觸角,還有嘴巴,而且我敢肯定,他是有視覺的,因為他能看見食物,並且吃掉它。我的蝸牛在幾天內竟然吃掉了好幾片樹葉,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我還不知道蝸牛這麼能吃呢!

  我現在才知道,原來象蝸牛這種有生命的物體叫做生物,而像平常的椅子、凳子那些,沒有生命的叫做非生物,而且我還發現,蝸牛爬行的速度很慢。

  我們要保護動物,不能傷害動物,因為在生物裡面少了那一種動物都不行,所以我們要保護動物,不能傷害動物。讓我們為人和動物能夠和平相處出一份力。

  篇二

201X月X日     星期X     晴
 

  天早上,我打算捉兩隻蝸牛做觀察實驗,從中發現蝸牛的奧祕。

  於是,我興沖沖地跑到了我家的小花園裡,開始了“蝸牛捕捉大行動”。哎!蝸牛這小東西可不好找啊!費了我老半天時間還沒找到。可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在一個溼漉漉的牆角找到了它。“唔,可找到你了,我要帶你回去好好研究一番。”於是我急急忙忙地拿來一個透明的玻璃小盒,把蝸牛裝進去,並在玻璃小盒裡滴了幾滴水,保持溼潤,然後帶回去做實驗。

  我首先做的實驗是觀察蝸牛是吃什麼的。我開始是把幾粒米、一片菜葉子和一些麵包屑放到小盒裡,看看蝸牛究竟吃什麼的。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小蝸牛,可是小蝸牛動也不動,理裡也不理我。我想,看來小蝸牛大概不喜歡別人看著它吃東西吧!那我先去看看電視吧。午飯過後,我又繼續研究。我跑到玻璃小盒前,只見盒裡的菜葉子不見了,只剩下米和麵包屑,還有蝸牛周圍的一粒粒黑色的東西,這大概就是蝸牛的排洩物了。原來蝸牛是吃葉子的,我還以為給什麼就吃什麼呢。

  接下來就是做第二個實驗:為什麼蝸牛行走時會留下痕跡。想著想著,我抓起蝸牛朝它的底部看了看,想知道其中的奧祕。誰知蝸牛一下子縮了回去。我自言自語地說:“哎!想研究一下也不行。”於是,我跑去問在客廳看報紙的爸爸:“爸爸,為什麼蝸牛前行時會留下一條痕跡?”爸爸回答說:“其實啊蝸牛腹部有一種能動的肉足,叫腹足,這就相當於蝸牛的腳。蝸牛行動的時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減少摩擦,有利於它爬行。我們看到蝸牛爬過的地方有一條白色發亮的線,其實那是粘液幹了的痕跡。”“哦,原來是這樣。”我高興地說。

  篇三

201X月X日     星期X     晴
 

  我家來了一個新成員――蝸牛,它特別小,黑黑的,所以我叫它“小蝸”。它每天早睡早起,每天晚上,沒等我睡著,它已經在那狹窄的小房子裡“呼呼大睡”了;早上,我匆匆地起床趕緊去探望它,沒想到它已經揹著厚厚的殼在“健身”了。

  記得有一次,科學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我興奮極了,連鞋子也顧不得脫,直奔“小蝸牛”拿起放大鏡開始觀察。我先看頭部,發現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聽老師介紹,蝸牛的長觸角能感知周圍的環境變化,而眼睛就長在長觸角上,卻只能在陰暗的地方才能看清楚。短觸角是用來尋找食物的,我小心翼翼地放點樹葉進去,果然,只見蝸牛用短觸角一碰三碰的,好有趣。我再觀察腹部,把蝸牛整個翻過來,只見白花花的,始終沒看出什麼東西,我查了查科學書,才明白,蝸牛的腹部有腹足,可以幫蝸牛爬行。又順著觀察蝸牛尾部,這時,我看見它爬過的地方有粘液,我連忙問媽媽粘液是從哪兒出來的?它的作用是什麼?媽媽說粘液是尾部流出來的,蝸牛順著粘液可以讓速度更快。放下放大鏡,我又去查小學生百科全書,看看有沒有關於蝸牛更多的相關知識。

  通過觀察,我知道了好多好多蝸牛的祕密,同學們,只要仔細、認真地觀察,就可以發現更多的祕密!
 

看了還會看:

我和爸爸一起的作文一年級
李清照為什麼年少出名
相關知識
關於蝸牛的日記範文
關於開學的日記範文
關於音樂的日記範文
關於雪花的日記範文
關於母愛的日記範文
關於吃飯的日記範文
描寫關於大海的日記作文滿分範文
關於種樹的日記作文優秀範例
關於挑戰的日記作文
關於探險的日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