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屈突通生平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編者按:屈突通於心不忍,便向文帝求情:“人命至重,陛下奈何以畜產之故殺千餘人!臣敢以死請!”文帝怒視並且大聲斥責屈突通。屈突通繼續說:“臣一身如死,望免千餘人命。”隋文帝此時方才明白,於是說:“朕之不明,以至於此!賴有卿忠言耳!”於是免除了眾人的死罪。

  

  蔣國忠公屈突通***557-628***,長安人,隋唐時期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長卿之子。先世為庫莫奚種人,依附鮮卑慕容氏。大業年間曾平定楊玄感叛亂,數次鎮壓農民起義。隋煬帝南巡江都,委其鎮守長安。高祖起兵入關,屈突通堅守潼關,兵敗被俘,後降唐,任兵部尚書,封蔣國公。後隨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論功第一,拜陝東大行臺右僕射,鎮守洛陽,後回朝拜為工部尚書。玄武門之變後,復為檢校行臺僕射,鎮守洛陽。貞觀元年***627年***,改封洛州都督,進左光祿大夫。不久病故,贈尚書左僕射,諡曰忠。永徽年間,重贈司空。


屈突通

  後隨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論功第一,拜陝東大行臺右僕射,鎮守洛陽,後回朝拜為工部尚書。玄武門之變後,復為檢校行臺僕射,鎮守洛陽二子屈突壽、屈突詮。屈突壽承襲爵位。太宗臨幸洛陽,想念屈突通忠節,故任命其少子屈突詮為果毅都尉,賜予糧食絲帛以撫卹其家,後來官至瀛州刺史。詮子屈突仲翔,神龍年間,也任職為瀛州刺史。於是置之不問。由於這個緣故,屈突通的清廉更為知名

  屈突通之父屈突長卿,是北周的刺史。屈突通自幼性格剛直、堅毅,擅長騎射,且頗好武略。年輕時仕隋為虎牙郎將,後任右親衛大都督。

  開皇十七年***597年***三月,屈突通任親衛大都督,奉隋文帝楊堅之命到隴西一帶***今甘肅隴西***巡查直屬朝廷的牧群。屈突通秉公執法,共查出兩萬多匹隱馬。隋文帝聞訊後大為震怒,欲將罪臣太僕卿慕容悉達及一千五百多名管事的官員全部處斬,屈突通於心不忍,便向文帝求情:“人命至重,陛下奈何以畜產之故殺千餘人!臣敢以死請!”文帝怒視並且大聲斥責屈突通。屈突通繼續說:“臣一身如死,望免千餘人命。”隋文帝此時方才明白,於是說:“朕之不明,以至於此!賴有卿忠言耳!”於是免除了眾人的死罪。

  經過這件事,屈突通在隋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漸重用,升右武侯車騎。屈突通為人正直,秉公辦事,即便是親屬犯法,也依法制裁,決不包庇寬容。當時他的弟弟屈突蓋任長安縣令,也以嚴整而知名。因此民間順口流傳:“寧食三鬥艾,不見屈突蓋,寧服三鬥蔥,不逢屈突通。”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畏心理。

  歷史評價

  時人:“寧食三鬥艾,不見屈突蓋,寧服三鬥蔥,不逢屈突通。”

  李淵:“清以奉國,名定不虛。”“烈士徇節,吾今見之。”“徇義之夫,一至於此!”

  魏徵:“今號清白死不變者,屈突通、張道源。”

  《舊唐書》:“或問屈突通盡忠於隋而功立於唐,事兩國而名愈彰者,何也?答雲,若立純誠,遇明主,一心可事百君,寧限於兩國爾!被稠桑之擒,臨難無苟免;破仁杲之眾,臨財無苟得,君子哉!”贊曰:“屈突守節,求仁得仁。”

  《新唐書》:“屈突通盡節於隋,而為唐忠臣,何哉?惟其一心,故事兩君而無嫌也。”

邵武市民俗博物館
古代科舉制的實質是什麼
相關知識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屈突通生平介紹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蕭瑀的生平簡介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殷開山生平簡介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殷開山生平簡介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杜如晦簡介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劉弘基簡介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李孝恭簡介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高士廉簡介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李勣簡介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長孫順德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