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對身體微迴圈的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太極拳的特點能夠加快身體的微迴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簡述

  微血管的這種自律性運動與心跳並不同步,起著第二次調節供血的重要作用,被當今醫學界稱為人體“第二心臟”。

  正常情況下,微迴圈血流量與人體組織、器官代謝水平相適應,使人體內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進行。

  毛細血管若不通暢,就像一塊塊秧田的“水渠”受阻,禾苗得不到水分就會枯死,人體內臟器官也會因此而衰老和產生疾病。

  現代醫學已證明:人體的衰老、高血壓、糖尿病及許多心腦血管疾病都與微迴圈有著密切關係。

  毛細血管內凝血引發微血栓形成時,可能會堵塞肺、肝、腎、腸、心、腦等許多器官的血流,造成細胞機能和代謝嚴重紊亂,甚至發生變性壞死。

  “衰老微迴圈理論”認為:人體微迴圈障礙是導致衰老的主要原因。人體的毛細血管微迴圈不通暢,會逐漸引起組織臟器的衰老。

  而微迴圈功能隨年齡增長而呈下降趨勢,其中尤以50-60歲最為突出,是多病和衰老的危險年齡。所以微迴圈的功能正常與否,是人體健康狀態的重要標誌。

  當人們長期缺乏體育鍛煉或隨著年齡增長,毛細血管的血流不通暢,產生微迴圈障礙時,就會逐漸引起許多疾病和機體的衰老。

  而我們在習練太極拳時,通過身體的伸縮旋轉運動和內氣在周身各個部位的暢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啟用遍佈全身的毛細血管,促進微血管的自律運動,加速微迴圈。

  太極拳屬於內家拳,主張“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強調體內氣血的暢通。太極拳理論中所說的“氣”,不是呼吸之氣,因為呼吸之氣只能在肺部活動,它指的是人體的“內氣”。

  只要練功得法,經過一定時間的練習,行拳時就會產生“氣”的感覺,如手指有脹、熱、飽滿感,腹腔內氣流咕咕作聲等。

  以上感覺,實際上是人體氣血迴圈加快,也就是微迴圈加速的外在表現。通過這種微迴圈加速,就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練習太極拳要注意量的適度和量的積累

  練習陳式太極拳,運動量一定要適度,既不要過大,也不要過小。陳式太極拳和其他體育專案一樣,運動量過大會對身體產生傷害。

  即使是為了比賽,運動量也不應該過度超量。除了整體運動量不要過度以外,還應該注意身體區域性運動量的適度,特別要注意下肢受力不宜過度,以免膝關節形成運動性損傷。健身者更應該注意運動量要適度,一般情況下,練習時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練習後以感覺不累為原則。

  另外,練習陳式太極拳還要注意量的積累,在注意每一次運動量適度的同時,還要注意運動量的長期積累,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應該長期堅持。只有量變才能有質變,太極拳健身也是一樣,只有長期的運動量積累才能達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練習太極拳要注重理論學習

  練習陳式太極拳不僅要注重動作技術,還應該重視對陳式太極拳的傳統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太極拳理論,才能用它來指導技術實踐,才能進一步提高陳式太極拳的技術水平。

  反過來,通過動作的練習來體會和感悟太極拳理論,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確理解陳式太極拳的理論和加強陳式太極拳的動作演練是全面提高陳式太極拳技術過程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兩個方面,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太極手操的好處作用簡介
太極拳對身體微迴圈的作用
相關知識
太極拳對身體微迴圈的作用
太極拳對身體微迴圈的作用
太極拳對身體各系統的作用
太極拳對身體各部位的姿勢要求及好處
陳式太極拳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
練太極拳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
太極拳對身體各部位的練法要求
練習太極拳對骨骼及關節的作用
男人練太極拳對身體的好處有哪些
練太極拳對身體有哪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