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脾胃的養生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保護好脾胃功能,防止脾胃的損傷,使脾胃功能健康運轉,是補養身體的關鍵所在。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滲溼利水,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虛溼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尿少浮腫。

  2、蓮子芡實粥

  蓮子15克,芡實15克,粳米100克,補骨脂5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養胃,補腎固精,適用於脾腎兩虛所致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形寒肢冷、腰膝痠軟。

  3、蓮子豬肚湯

  蓮子30克,豬肚1個,胡椒少許,煮成湯食用。能溫胃健脾、益氣補虛,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飲食偏冷***即胃痛***。

  4、八寶粥

  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

  5、山楂麥芽粥

  山楂15克,麥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開胃,消食化積,適用於飲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6、參棗粥

  黨蔘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7、山藥薏苡仁粥

  山藥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補氣健脾胃,止瀉,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洩。

  脾胃養生的重要性

  在中醫裡,脾胃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脾胃在五行中屬土,位於中焦,共同承擔著將食物運化並生成氣血的重任,周身的精、氣、血、津液都必須依靠脾胃來供給。所以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滋養元氣之源”,並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四時以胃氣為木”“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等說法,足見脾胃的關鍵作用。

  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強、脾氣虛弱或出了問題,很可能會隨之影響到心、肝、肺、腎等其他臟器的功能,五臟不調或虛衰,繼而引發很多疾病。

  “養脾冒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W此,脾胃健康也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中醫的脾胃概念

  中醫所說的脾胃概念與西醫有著很大不同,不能混為一談。中醫裡的“胃”與現代醫學中的胃基本一致,它有接受食物和“腐熟”***消化***食物的功能。而“脾”則包括了所有與消化、吸收有關的器官,如脾、胃、胰、腸等,以及與代謝有關的器官如肝、膽、肌肉等。因此,中醫裡的“脾胃”不僅僅是指兩個臟器,而是從功能角度出發,綜合涵蓋了消化系統和部分迴圈系統。

  脾開竅於口,其華在脣,主肌肉與四肢等。脾的功能有:

  √主運化水谷,也就是消化,還能吸收和輸布水谷精微。

  √主升,也就是把食物中的營養輸送到心肺,並防止內臟下垂。

  √主統血,也就是為血液執行提供約束力和控制力,防止出血,維持正常的血液迴圈。

  胃與脾互為表裡關係。胃的功能和特性有:

  √胃主受納、腐熟水谷,也就是有容納和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

  √胃主通降,指胃氣宜保持暢通、下降的運動趨勢,以保證食物的徹底消化和糟粕的排洩。

  脾與胃的關係,應陰陽協調,燥溼相濟,一納一運,升清降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消化吸收、輸送營養的任務。“納食在胃,運化在脾,脾升則健,胄降則和。”一方失調,必引起另一方異常。如脾為溼困,運化失職,清氣不升,就會影響胃的受納與和降,可出現食少、嘔吐、噁心、脘腹脹滿等症。反之,若飲食失節,食滯胃脘,胃失和降,也會影響脾的升清與運化,可出現腹脹、洩瀉等症。

  養生須先養脾胃。胄生病大多和人飲食不節制有關,脾生病則與人過度勞累、虛衰有關。雖然脾胃生病的起因不一樣,但必須要一起養才可見效。

炸雞塊好吃菜譜
補脾胃的養生粥
相關知識
補脾胃的養生粥
補脾胃的養生粥
調理脾胃的養生粥
調理脾胃的養生粥食譜推薦
冬季幾款可以調理腸胃的養生粥
養脾胃的養生食療方
冬季補腎喝的養生粥
冬季補腎喝的養生粥
春季補脾健胃的養生湯有哪些
補脾益氣的養生粥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