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影像技術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放射影像技術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查和診斷技術,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放射影像技術在口腔臨床診療中的應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放射影像技術在口腔疾病診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對來我院診治的80例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採用常規方法診療,實驗組採用放射影像技術診療,比較兩組診療效果。結果:實驗組11例確診為牙周病,8例確診為頜骨疾患,6例頜關節疾患,13例牙體病,確診率為95%,高於對照組***85%******P<0.05***;實驗組95%治療效果理想,高於對照組***85%******P<0.05***;實驗組95%對我院治療總體滿意,高於對照組***P<0.05***。結論:口腔疾病發病率較高,型別也比較多,採用放射影像技術診療效果理想,能夠改善患者症狀,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放射影像技術;口腔疾病;診療;應用效果

  口腔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機制複雜,型別也比較多,常見的有:牙周病、頜骨疾患、頜關節疾患、牙體病等,患者發病時臨床症狀比較類似,很多患者在診斷時容易出現漏診或誤診現象,從而延誤患者最近治療時間,使得患者治療效果不理想。近年來,放射影像技術在口腔疾病中使用較多,並取得理想效果。為了探討放射影像技術在口腔疾病診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對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來我院診治的80例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來我院診治的80例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有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齡為49-84歲,平均年齡為59.3±1.2,病程在1-6周,平均病程為3.5±2.4周;對照組有40例,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齡為40-66歲,平均年齡為56.7±0.8歲,病程在1.2-6.5周,平均病程為4.2±3.1周。研究中,兩組對其治療方案等均具有完全知情權,實驗均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准。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採用常規方法診療,實驗組採用放射影像技術診療,具體方法如下:患者入院後,對患者進行常規檢查,根據患者情況採用數字化曲面斷層、三維小視野照射CT、錐束CT等影像技術進行診療,其操作方法根據影像技術相關注意事項及步驟進行診療,採用影像技術時儘可能讓操作技術嫻熟醫師進行操作,並且在檢查前告知患者相關事項,提高臨床確診率等[1]。

  1.3統計學處理方法

  實驗中,對患者治療時的資料進行蒐集,利用SPSS16軟體進行分析,並進行 檢驗,實驗結果採用***x±s***表示。

  2.結果

  2.1 兩組確診率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11例確診為牙周病,8例確診為頜骨疾患,6例頜關節疾患,13例牙體病,確診率為95%,高於對照組***85%******P<0.05***,具體見表1。

  組別 例數 牙周病 頜骨疾患 頜關節疾患 牙體病

  實驗組 40 11 8 6 13

  對照組 40 8 7 13 6

  / 5.78 5.55 12.31 4.39

  P值 / <0.05 <0.05 <0.01 <0.05

  2.2 兩組療效對比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95%治療效果理想,高於對照組***85%******P<0.05***;實驗組95%對我院治療總體滿意,高於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組別 例數 有效 好轉 無效 總有效率***%*** 滿意人數 滿意率***%***

  實驗組 40 35***87.5*** 3***7.5*** 2***5*** 95 38 95

  對照組 40 31***77.5*** 3***7.5*** 6***15*** 85 26 65

  / 6.32 5.78 5.55 12.31 4.39 11.82

  P值 / <0.05 <0.05 <0.05 <0.01 <0.05 <0.01

  3.討論

  口腔疾病發病率較高,臨床型別也比較多,患者發病時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口腔潰瘍、異物感、疼痛等,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由於這種疾病發病時並沒有特異臨床症狀,從而出現漏診或誤診現象,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2]。

  近年來,放射影像技術在口腔疾病診療中使用較多,並取得理想效果。常用的放射影像技術有:數字化曲面斷層、三維小視野照射CT、錐束CT等,這些方法在口腔疾病診療中均發揮重要作用。數字化曲面斷層這種技術通過一次曝光就能夠將全口牙齒、牙周組織等組織投照在膠片上,這種疾病顯示範圍比較廣,十分適用於頜骨多發病變,頜骨外傷,牙周疾患等中的診療。這種技術和傳統方法相比更能反映細小的病變,使人們觀察到牙槽骨的細微變化,從而提高了口腔疾病診療的準確性和靈敏度[3-5]。三維小視野照射CT也是口腔疾病診療中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夠對病變軸進行掃描,得到水平、矢狀、冠狀***x、y、z***等三位影像,能夠從多方位觀察患者口腔病變特徵,能夠發現口腔內科治療中一些相對較小的病變特徵,能夠為口腔疾病診斷、治療方案等提供依據,這種方法能夠直觀地瞭解病灶部位、大小、來源等情況。錐束CT也是臨床上使用較多的診療方法,在牙槽外科手術中採用錐束CT進行掃描具有速度快,避免了患者由於診斷不當而造成治療方案錯誤,增加了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併發症或不良反應等。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確診率為95%,高於對照組***85%******P<0.05***;實驗組95%治療效果理想,高於對照組***85%******P<0.05***;實驗組95%對我院治療總體滿意,高於對照組***P<0.05***,這個結果和郭曉燕等人相關研究結果類似。

  綜上所述,口腔疾病發病率較高,型別也比較多,採用放射影像技術診療效果理想,能夠幫助患者確診,並根據檢查結果進行治療,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鹹紅紅,劉洪,馬德東,劉東旭. 基於CT資料的影像學方法在口腔正畸的臨床應用[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誌. 2012***05***

  [2] 郭豔莉,張衛平,張靜濤. CBCT在正畸臨床診斷中的應用體會[J]. 甘肅醫藥. 2012***07***

  [3] 陳偉,王德忠,李傳琛. PET-CT技術發展[J]. 科教文匯***上旬刊***. 2009***09***

  [4] 劉紅,米叢波,居曼江.買買提. 錐形束CT在口腔醫學中的應用[J].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誌. 2009***07***

  [5] 趙海礁,潘亞萍. 錐形束CT在牙周病學中的研究進展[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誌. 2011***10***

  篇二

  探討放射影像技術在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 探討放射影像技術在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88例患有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臨床治療的資料,對放射性影像技術在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應用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結果 經過對88例患兒使用放射影像技術的診斷治療,100%的患兒經過一次手術將異物全部取出體內,並完全康復出院。結論 放射影像技術的使用,為小兒氣管、支氣管的診斷與治療提供寶貴的財富,並且提高了醫療保障。

  關鍵詞:放射影像技術;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愈來愈多的科學技術被用在醫學診斷上,以X線和CT技術為主的放射影像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診斷當中。氣管、支氣管疾病很容易在幼兒身上引發,嚴重將會導致患兒窒息身亡。所以為了有效的對患兒進行及時、準確的救治,我們引進了放射影像技術。本文主要針對放射影像技術中的多層螺旋CT掃描技術為例,對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進行診斷,以此來探究放射影像技術在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88例患有氣管、支氣管炎的幼兒,其年齡在1~6歲,平均年齡在3歲左右,其中男孩50例,女孩38例,並且有相同的病發症,比如,咳嗽或被懷疑吸入異物等。對入院後的患兒全部進行多層螺旋CT掃描,46例進行三維重建技術檢查。

  1.2方法

  1.2.1臨床檢查 所選取的88例患兒在進行一系列的檢查之後,最後確定吸入異物的患兒有85例,不能判斷有病發史的3例。88例患兒的臨床表現為咳嗽,有少數的患兒還表現出喘鳴、呼吸受阻及發燒症狀。

  1.2.2放射影像技術 放射影像技術是由東軟公司開發出的一種多層螺旋CT,它具有高新科技技術,有較強的解析度,能夠產生清晰地影象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出掃描結果。

  1.3進行統計分析 使用SPSS軟體對我們所記錄的結果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資料中出現的x±s進行表示。在資料比較的時候可以使用x2表示,當我們的出P<0.05時說明我們的到的資料有意義。

  2結果

  本次探究所選取的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取出手術都安全完成,沒有出現死亡病例,在88例患兒當中我們發現有5例患兒體內無異物現在,最後所有的患兒都順利出院。在使用放射影像儀器對患兒身體進行掃描,其中有15例患兒進過CT檢查之後直接確定了異物的準確位置,其後進過手術驗證其判斷是正確的。有17例患兒經過多層螺旋CT和三維重建判斷出異物所處位置異常,進過手術證實其判斷也是正確的。通過放射影像技術對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掃描診斷,最終使患兒們全部康復。

  3討論

  3.1放射影像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X線;②CT;③多層螺旋CT。

  3.2CT能夠對體內非金屬異物的判斷較為準確,其中它的弊端也表現在對異物的形態、大小及數量反面都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從而對異物與小兒氣管、支氣管疾病的關係判斷有極大地難度。

  3.3對於多層螺旋CT來說,它的優點就會比普通的CT優點多很多,其中它的掃描速度就比普通的CT快上幾倍,能夠準確的將小兒氣管、支氣管內的異物定位,並且它所能掃面的範圍計較關,它還能利用本身解析度高的特點將將掃描的影象清晰地呈現給人們。其次它的操作是無痛的,這樣就會使患兒少遭受痛苦,還能的到家長們的認可。最後它由於普通CT的地方就是多層螺旋CT能夠對小兒氣管、支氣管內異物的大小、形狀及數量作出判斷,這樣使手術更加方便、順利,有效的保證了患兒的生命安全。在醫學上,準確判斷患兒體內的異物及氣管、支氣管異物疾病很重要,但是防治小兒患氣管、支氣管異物疾病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就需要家長做到以下幾個方面:①幼兒的日常生活衛生習慣;②禁止幼兒含小的物品;③飲食要注意衛生;

  3.4小兒在吞進異物後由於異物所處的位置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症狀。器官的內壁有一層黏膜,當黏膜受到刺激後就會使患兒不斷地咳嗽,如果咳一陣後還不能緩解還將會產生嘔吐的現象,之後咳嗽就會減弱。由於小兒的喉嚨比較狹小,所以一旦有較大的異物掐在喉嚨不能繼續呼吸小兒就會有生命危險。

  3.5對於一些可以隨機運動的部位來說,使用單層螺旋CT掃描有可能會出現偽影,使產生的影象不真實。檢測小範圍的病患部位,我們可以採用層數較少的螺旋CT進行掃描,這樣可以有利的對異物的位置進行判斷及定位,最終收集到異物的準確資訊,使強手術能夠順利的完成,保證病患的生命安全。

  本文對放射影像技術在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應用進行了全面的探究,瞭解到放射影像技術作為一種高科技醫療器械,為小兒氣管、支氣管中的異物的診斷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此我們還要注意的是,進行放射影像的治療多數還會引起小兒的害怕,致使在治療過程當中小兒會由於過度的害怕而哭鬧,在這個過程小兒不免會用力的掙扎家長們的舒服,從而時刻的改變他們的身體形態,最終使異物的位置不斷地變化,如果體位不當還會引發患兒呼吸困難,所以醫生應該時刻警惕,做好應急的工作,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

  參考文獻:

  [1]孟憲安.放射影像技術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應用[J].吉林醫院,2012、06***05***:12-15.

  [2]呂芳盛.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放射影像技術的作用分析[J].中外醫療,2010、05***11***:34-36.

  [3]覃綱,楊洪斌,田蓉,等.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誌[J].2008、08***14***:21-25.

  [4]馮鐵新.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放射影像技術的作用分析[J].中外醫療.2009、08***09***:11-15.

  [5]楊小健,張傑,陳敏,等.電子喉氣管鏡檢查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的價值[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2、04***06***:12-18.

  

飛機數字化技術論文
放射影像技術論文
相關知識
放射影像技術論文
放射影像技術論文
有關醫學影像技術論文
數碼影像技術論文
放射治療技術論文
放射醫學技術論文
放射醫學技術論文
聲發射檢測技術論文
電視攝像技術論文範文
鐳射測試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