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薔薇的精品散文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薔薇花的確攝人心魄,讓人著迷,但她自己卻能自持,不會因為自己的美麗而隨意,而故弄風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薔薇

  每到冬末,當漫步在金謨廣場時,總是不由自主的將頭扭向花園內的那堆迎春花,因為我知道,它開了,春天就來了。當然,也很關注園邊的柳樹,柳條吐綠,絲絲迎風擺動,是春天到來的另一標誌。春季是新區最美的,整個季節至始至終都沉浸在花的海洋。

  新區花的品種很多,有迎春、玉蘭,看桃、雪梨、櫻花,薔薇、石榴、絨線、櫻桃花等等,最負盛名的要數銅川牡丹,可我最喜歡的卻是低調綻放的薔薇。薔薇花,花色很多,有白色、淺紅色、深桃紅色、黃色等,花香誘人。明代顧磷曾經賦詩:“百丈薔薇枝,繚繞成洞房。蜜葉翠帷重,濃花紅錦張。張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長。香雲落衣袂,一月留餘香。”詩中描繪出一幅青以繚繞、奼紫嫣紅的畫面,好像就是為新區薔薇的專作。

  薔薇花也有著很好的寓意,紅薔薇象徵著熱戀,粉薔薇為愛的誓言、白薔薇是純潔的愛情、黃薔薇就像永恆的微笑、深紅薔薇代表只想和你在一起、粉紅薔薇表白我要與你過一輩子、野薔薇寓意著浪漫的愛情,聽著都感覺好美。

  每年5月,是新區薔薇盛開的日子,不論走到那裡都可以看到她的影子。或在小區,或在路邊,或在繁花似錦的公園。有的成行成列,有的直挺站立,有的懶散隨意,還有的攀爬在圍欄之上,充當著圍牆的角色,姿態各異、花香撲鼻。每當這個時候,只要有空,我都會漫步在新區鐵若路、長虹路、正陽路、華夏大道,乃至角角落落,用心體會著薔薇的絕妙之美。薔薇猶如青春少女,看得讓人心疼,又有讓人欣喜。她活的總是那麼純潔,那麼簡單,雖然比不上牡丹的雍容華貴,但依舊努力的開著,向人們展現那份難能可貴的青春之美。為了不辜負這清風掠心的柔情,不管陰晴風雨,不管寂寞吵雜,默默地默默地綻放,沒有半盞清歌的招搖,也沒有肆意蔥蘢矯情。這種感覺若不是停步細觀,很易錯過。

  對薔薇的愛憐源於一次意外,因急著趕路,被薔薇枝劃破了面頰,出於氣憤才仔細觀瞧。後來才知,若不是那次的停步,可能就錯過了對薔薇的那份情懷。久久的觀看,薔薇的喜意便盈盈的生起,感到了她散發出來的溫暖,展示出來的樸素。慢慢的,感覺心都要化了,忘記了疼痛,忘記了憤怒,不知何時流出淚水,竟染溼了那綠的、盎然的、萬千端倪的花朵與枝葉。

  自此以後,常常在夢裡出現的竟也成了薔薇,或是欣賞,或是路過,抑或是小小花朵變成了美麗的花仙子。好像自己的快樂和悲傷時時與她牽上聯絡,時時都會牽動自己心。以至於以後無論自己的腳步走了多遠,總會默默牽掛著那一串串的薔薇,回來後急切切的要觀上一觀,才能了卻心中的不安。看著朵朵花開,哪怕是已經變成的綠葉,甚至成為冬日的枯枝,心裡才感到陣陣的慰藉。

  有了被珍惜著的花,是不是真的就會少一些寂寞和傷感呢?難道只為尋香而往,為花駐足嗎?其實我知道,花兒再好總有敗落,我所喜歡的、所愛的竟是這養育薔薇的美麗城市,我的故鄉——銅川。

  :薔薇幾度花

  喜歡那叢薔薇。

  與我的住處隔了三四十米遠,在人家的院牆上,趴著。我把它當作大自然贈予我們的花,每每在陽臺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飽覽它了。這個時節,花開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兩朵,躲在綠葉間,素素妝,淡淡笑。眼尖的我發現了,歡喜地叫起來,呀,薔薇開花了。我欣賞著它的點點滴滴,日子便成了薔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頭地朝前過著。

  也順帶著打量從薔薇花旁走過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從容;有些人只是路過,有些人卻是天天來去。

  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識。譬如那個挑糖擔的老人。老人著靛藍的衣,瘦小,面板黑,像從舊畫裡走出來的人。他的糖擔子,也絕對像幅舊畫:擔子兩頭各置一匾子,擔頭上掛副舊銅鑼。老人手持一棒槌,邊走邊敲,噹噹,噹噹噹。惹得不少路人循了聲音去尋,尋見了,臉上立即浮上笑容來。呀!一聲驚呼,原來是賣灶糖的啊。

  可不是麼!匾子裡躺著的,正是灶糖。奶黃的,像一個大大的月亮。久遠了啊,它是貧窮年代的甜。那時候,挑糖擔的貨郎,走村串戶,誘惑著孩子們,給他們帶來幸福和快樂。只要一聽到銅鑼響,孩子們立即飛奔進家門,拿了早早備下的破爛兒出來,是些破銅爛鐵、廢紙舊鞋的,換得掌心一小塊的灶糖。伸出舌頭,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絲一縷把心填滿的。

  現在,每日午後,老人的糖擔兒,都會準時從那叢薔薇花旁經過。不少人圍過去買,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買的是記憶,有人買的是稀奇——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見了。

  便養成了習慣,午飯後,我必跑到陽臺上去站著,一半為的是看薔薇,一半為的是等老人的銅鑼敲響。噹噹,噹噹噹——好,來了!等待終於落了地。有時,我也會飛奔下樓,循著他的銅鑼聲追去,買上五塊錢的灶糖,回來慢慢吃。

  跟他聊天。“老頭!”我這樣叫他,他不生氣,呵呵笑。“你不要跑那麼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過那叢薔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擔前,有些氣喘吁吁地說。老人不緊不慢地回我:“別處,也有人在等著買呢。”

  祖上就是做灶糖的。這樣的營生,他從十四歲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殘疾,斷指,兩隻手加起來,只有四根半指頭。卻因灶糖成了親,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給他的。他們有個女兒,女兒不做灶糖,女兒做裁縫,女兒出嫁了。

  “這灶糖啊,就快沒了。”老人說,語氣裡倒不見得有多愁苦。

  “以前怎麼沒見過你呢?”

  “以前我在別處賣的。”

  “哦,那是甜了別處的人了。”我這樣一說,老人呵呵笑起來,他敲下兩塊灶糖給我。奶黃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著銅鑼往前去,噹噹,噹噹噹。敲得人的心,薔薇花朵般地,開了。

  一日,我帶了相機去拍薔薇花。老人的糖擔兒,剛好晃晃悠悠地過來了,我要求道:“和這些花兒合個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說:“長這麼大,除了拍身份照,還真沒拍過照片呢。”他就那麼挑著糖擔子,站著,他的身後,滿牆的花骨朵兒在歡笑。我拍好照,給他看相機螢幕上的他和薔薇花。他看一眼,笑。復舉起手上的棒槌,噹噹,噹噹噹,這樣敲著,慢慢走遠了。我和一牆頭的薔薇花,目送著他。我想起南朝柳惲的《詠薔薇》來:“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詩裡的薔薇花,我自輕盈我自香,隨性自然,不奢望,不強求。人生最好的狀態,也當如此罷。

  :四月·薔薇

  每次上班下班,都能看到路邊圍牆上,那滿滿一叢,靜靜開放的花兒,粉色的,紫紅色的,重重疊疊,淡淡的妝容,盪漾著無盡的春光。她的花型很像月季花,卻比月季花要小得多。當她還沒開出花朵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那一面翠綠的牆。牆面上有一扇窗子,深藍色的玻璃映襯著綠色的枝葉,好看極了!以至於我每一次路過,都要放慢速度,駐足觀望。心裡想著,哪天我也要給自己的圍牆種下這樣一片清新而又醒目的綠色。

  直到有一天,朋友看到我拍的那些照片,驚歎著問我:這是哪裡的圍牆,好美的薔薇!

  我這才知道,原來,她有一個如此美麗的名字,叫薔薇,我一下子就記住了。

  於是,我期待著薔薇花兒開,如期待一個美麗的夢。

  一場春雨就這樣淅淅瀝瀝淅淅瀝瀝地來了。還沒澆灌水泥的路面,一經下雨,就變得坑坑窪窪。於是,我繞道而行。兩天之後,雨停了,當我再一次經過那面綠色的牆,我竟然就驚喜地發現:薔薇花兒開了!

  小小的花兒開滿了不高的圍牆,在暮春的微風裡,她們正朝我微笑。那種感覺,決不是華麗的驚豔,也不是遇著世外仙姝般的驚鴻一瞥。就彷彿那年夏天,在蔚藍的海邊不期而遇的那個身穿白裙子的鄰家女孩。嬌小玲瓏的模樣,清澈明亮的眼眸,硃紅色的脣,因羞澀而微紅的臉頰,在記憶裡揮之不去。

  心事就像浪花,在海灘上次第開放。

  於是,兒時的記憶因此而鮮活了。一次不經意的邂逅,就能讓你想起那些飄渺的往事,在那樣的青蔥歲月裡,白裙子飄過整個夏天,恍恍惚惚的背影時近時遠,那道明亮的白色,晃得人眼睛生疼。

  多年以後,再次相逢,你忽然讀懂了她的背影。

  當你第一次為她轉身的時候,就註定了,她會走進你的生命。在你枯燥的生活中,注入一抹清新的顏色。那些繽紛的記憶,就像薔薇的藤蔓,正悄悄爬進你的心窗。然後,在那裡紮了根,開了花。而當你看著著滿牆的薔薇花的時候,幸福的感覺就像那年夏天湛藍的海水,一浪一浪地湧來,漫過周身……

  那一刻,你儘可以安然地閉上眼睛,呼吸著薔薇花的芬芳,享受那些美麗的回憶。

  四月的薔薇,就這樣,安靜地在圍牆上吐露芬芳。四月的回憶也將因此而芬芳無限。
 

關於踏實的散文隨筆欣賞
關於薔薇的精品散文隨筆
相關知識
關於薔薇的精品散文隨筆
關於薔薇的精品散文隨筆
關於運動的精品散文隨筆
關於日出的精品散文隨筆
關於日出的精品散文隨筆
關於烏鎮的精美散文隨筆
關於相思的精美散文隨筆
關於花開的精選散文隨筆欣賞
關於星辰的精美散文隨筆
關於日出的精美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