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吳氏太極拳的的要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吳式太極拳是太極拳傳統流派之一,在吳式的太極拳教學中也是需要我們掌握好技巧和要領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第一、堅持練基本功

  與任何武術一樣,吳式太極拳也需要重視基本功的練習,這是我們學好太極拳的前提條件。

  基本功是提高動作質量的基礎。沒有紮實的基本功,一切都是空談。基本功必須天天練、刻苦練。“功夫是練出來的”。多練永遠是提高拳術質量水平的根本途徑。

  第二、放鬆

  放鬆是吳式太極拳最突出的特點,是提高動作質量的重要條件。沒有放鬆就沒有內勁。內勁就是在放鬆狀態下產生的內力。什麼是放鬆?我的理解就是用最小的力。放鬆不是完全不用力。

  其實,放鬆也是太極拳內勁形成的一個要素,正因為放鬆,太極拳才能完成完成各種勁法的實現。

  沒有力就沒有運動。放鬆是儘量少用力,不用大力,不用拙力。這是一種既不僵硬,也不疲軟,介於二者之間的柔和狀態,也就是帶有彈性與韌性的“勁”。

  這種“勁”,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外柔內剛,如綿裹鐵。柔與剛,鬆與緊,都是矛盾統一,都不是絕對的。用力就會緊,所以放鬆不是否定緊。

  在練拳中一是外柔內剛,即外鬆內緊;二是一鬆一緊,即一柔一剛。運化時***過渡式***以柔為主,柔中有剛;發放時***完成式***以剛為主,剛中有柔,即所謂“柔執行,剛落點”。

  吳式太極拳的練習,講究剛柔並濟,鬆柔和堅剛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

  重要的是去掉身上的僵勁與拙力,換成吳式太極拳內功所要的柔勁,這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第三、靜心用意

  用意是吳式太極拳另一重要因素,也是產生內勁,提高動作質量又一重要條件。在內勁三要素中“意”在第一位。“意到氣到”,意是氣的先導,有意才能有氣。

  “意”就是意念、意識、注意力。“用意”就是用意念指揮與控制每一個動作。“先有心,後有身”,要想到哪兒,做到哪兒。意念總要伴隨著每個動作的始終,不使其成為無目的的自發動作。

  “用意”需要精神集中,專心致志,這就必須“心靜”。要排除一切雜念與干擾,大腦完全冷靜不來,心無旁騖,專注在動作與用意上,這是“調心”。

  專一與否又表現在眼神上,眼神散亂,說明用心不專,眼神呆滯,又說明專注過度。眼神既要專注又靈動,通過主手注視前方。如果走神,眼神必散,意氣也會消失。

  第四、嚴格按要領規範動作,這是“調形”

  有內必有外,以外引內,以內導外,內外相合。正確的外形動作是保證動作質量的基本條件。所以,吳式太極拳強調“內功”,決不是忽視外形。

  吳式太極拳每個動作的路線、方向、角度、位置以及執行的方法,都有明確的要求,而且獨具特色。

  第五、拳式呼吸,即“調息”

  呼吸也是吳式太極拳提高動作質量的重要課題,有“外氣引內氣”之說,“外氣”即指呼吸。吳式太極拳是有氧運動,高質量的吳式太極拳必然與正確的呼吸相配合。

  所謂“拳式呼吸”就是逆腹式呼吸,以鼻為主,吸氣時,小腹內收;呼氣時,小腹鬆開;並與動作協調,一般是合吸開呼。這是一種有意識的呼吸,與平時的自由呼吸不同。

  所謂“自然呼吸”就是呼吸要深長輕緩,出入綿綿,不憋氣,不努氣。吳式太極拳的一切作為都不能過分,要無過不及。“自然”是吳式太極拳的最高原則。

  吳氏太極拳的練習的五字訣

  靜: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雜念。但是人的思維是複雜的,要使中樞神經系統高度集中,處於單一的興奮狀態,實在不易。那麼,怎樣才能使思想集中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動作儘量做得正確。換句話說,就是動中求靜,適樣比較容易見效。久而久之,即可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境界。

  輕:太極拳中的“輕”,不能因單純不用力來解釋。輕是相對於重而言的。太極經中說:“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虛”,輕就是不能用“暴發力”,其次是避免雙重。輕也可作“柔”的解釋,“極柔軟然後極堅剛”適就是說明輕的靈活性,輕也不是鬆懈,鬆懈和暴發力均為太極拳大忌。輕是有力不用,所以說“似鬆非鬆將展未展”為太極勁。太極拳的動作,手、眼、身法、步法,都介於有力無力之間,呈現將展未展之勢,虛實宜分清楚,才能構成“太極勁”,懂得這個勁,則是練太極拳高階階段,只有在長期鍛鍊中,默識揣摩,才能從心所欲。

  慢:練太極拳要慢,但不是停頓。慢是相對快而言,慢的原則是要求“貫串”,不能有斷績。太極經中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所以練太極拳時、要求動作前後要街接,所謂“往復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使全套動作連綿不斷,節節貫串,動作之間不能有意拖延。一般來說,一套拳大約應控制在25-;50分鐘之間為適宜。鍛鍊有素的人,每次打完整套拳的時間,基本相同,這就是功夫深的具體表現。

  切:即是認真的意思。練太極拳需要切切實實地下功夫,不可草率行車,無論哪個招式,都要做到準確。虛實要分清楚,動作避免欠缺,立身須中正安舒,“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切的另一個意義是研究,練拳時不研究,練後要回憶,哪個拳式練錯了,今後再練時要更正。這就是切、磋、琢、磨的工夫,如此下工夫則進步快矣。

  恆:就是“定時”、“定量”,首先是持之以恆,無論是嚴寒或酷暑都不能間斷;其次是定量,根據各人體質和時間,制訂相應的時間和運動量。時間輿運動和量均需逐步加強,才能逐漸提高水平。

  靜、輕、慢、切、恆五個方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在練太極拳時,只能並存,不能偏廢。
 

陳式太極拳意念形成的四個階段
陳式太極拳的拳式呼吸
相關知識
練習吳氏太極拳的要求
練習吳氏太極拳的的要領
練習楊氏太極拳的作用
練習陳氏太極拳對頭頸部的要求
練習陳氏太極拳對軀幹部位的要求
練習吳式太極拳的好處
練習楊氏太極拳的健身作用
練習吳式太極拳的三大原則
練習楊氏太極拳的好處
練習孫氏太極拳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