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氣習俗有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小寒的到來意味著一年最冷的時候到了,小寒節氣習俗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閱讀。

  小寒節氣習俗一、吃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而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過去那樣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擔憂。

  小寒節氣習俗二、吃糯米飯

  廣東民諺“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飯驅寒是傳統習俗。民間傳統認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利於驅寒。中醫理論認為糯米有補中益氣之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

  小寒節氣習俗三、吃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另有一項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古籍記載,臘八粥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點染,這些食品均為甘溫之品,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小寒節氣習俗四、畫圖數九

  小寒節氣最初起源於黃河流域,據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生。九九消寒圖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為繁體字,九字每字九劃共九九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小寒節氣習俗五、吃菜飯

  小寒節氣,老南京講究吃菜飯,其來源估計與天冷進補有關係。所謂菜飯就是青菜和米飯一起翻炒,加入鹹肉、香腸、火腿、板鴨丁。其中矮腳黃、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極具南京特色。

  小寒節氣習俗六、吃雞

  老南京還有逢“九”吃一隻雞、每天一個雞蛋的進補習慣,所以小寒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湯和雞蛋。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養生的重視,現代人在小寒節氣形成了不少新民俗,比如南京許多年輕人也喜歡吃羊肉湯、牛肉湯來進補。

  小寒節氣習俗七、體育鍛煉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南京人在小寒季節裡有一套地域特色的體育鍛煉方式,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擠油渣渣***靠著牆壁相互擠***、鬥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鬥***等。如果遇到下雪,則更是歡呼雀躍,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血脈通暢。

小寒養生的注意什麼事項
小寒節氣預防疾病方法
相關知識
小寒節氣習俗有什麼
各地大寒節氣習俗有什麼
關於小雪節氣習俗有哪些
小雪節氣習俗有哪些
小滿節氣習俗有哪些
雨水時節的習俗有什麼
安慶人民過春節的習俗有什麼
小寒節氣養生喝什麼茶
滿族元宵節的習俗有什麼
小寒節氣養生喝什麼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