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一份傳統文化手抄報簡單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美麗的漢字像一條連綿不絕的長河,淌過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成就了偉大的中華民族!你知道如何做一份傳統文化的手抄報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欣賞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1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2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3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4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5

  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1

  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反映民族風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傳統文化有書法,對聯,燈謎,詩歌,民族音樂,民族舞蹈……

  在我們陽泉,對傳統文化比較重視。像春節,端午節,元宵節都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

  下面,我詳細地介紹一下我們這裡是怎樣過元宵節的。

  這一天,我們本地人早飯吃元宵,元宵很好吃,包的餡不同,味道也不同。這時街上已經掛滿了彩燈和大紅燈籠。道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一閃一閃的小彩燈。

  上午,蔭營廣場上有扭秧歌比賽。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秧歌隊。他們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在舞臺上快樂地跟著音樂扭來扭去,都想為自己村裡爭光。

  最熱鬧的地方是一中門口的黃河陣。傳說是諸葛亮擺得陣法。在我們這裡成了元宵節必須去得地方。奶奶說:“轉黃河陣可以祛百病,轉得快就一年順利。”

  所以,每年全家人都要去轉一圈,以求平安和順利。

  這就是我們這裡過元宵節的傳統文化,體現出蔭營人民的精神風貌。

  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2

  中國傳統文化資料——剪紙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 ,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為它的實 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剪紙常用於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

  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剪紙可用於點綴牆壁\門窗 \房柱 \鏡子\ 燈和燈籠等 , 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 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 。人們以前還常把剪紙作繡花和噴漆藝術的模型 。

  剪紙不是用機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 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剪刀剪和刀剪。顧名思義 , 剪刀剪是 藉助於剪刀, 剪完後再把幾張***一般不超過8張*** 剪紙貼上起來,最後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鬆軟的混和體上,然後用小刀慢慢刻劃。 剪紙藝人一般是豎直握刀,根據一定的模型將紙加工成所要的圖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個優勢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個剪紙圖案。

  在農村,剪紙通常是由婦女、姑娘們來做。在過去,這可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並且還被人們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準。而職業的剪紙藝人則常常是男人,因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裡一起勞作並掙工錢 。

  剪紙是中國的傳統民間工藝品,十二生肖的剪紙題材精典,廣受人們的喜愛,他既適合個人愛好收藏,也是外事禮品的最好選擇!!

  春節舞龍

  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我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成為一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耍龍燈起源於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耍龍燈的主要道具是“龍”。龍用草、竹、木紙、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可達二十九節。十五節以上的龍就比較笨重,不宜舞動,主要是用來觀賞,這種龍特別講究裝璜,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用竹篾編成圓筒,形成籠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龍衣,內燃蠟燭或油燈,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龍燈的耍法有多種,九節以內的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蛟龍漫遊、龍頭鑽檔子、頭尾齊鑽、龍擺尾和蛇蛻皮等。十一節、十三節的龍,側重於動作表演,金龍追逐寶珠,飛騰跳躍,時而飛衝雲端,時而入海破浪。非常好看。

  舞龍的習俗在海外華人那裡得到了發揚和光大。每逢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和重大慶典活動,他們就會舞起獅子,耍起龍燈,呈現出一片濃濃的東方氣概。

漢族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
漢字傳統文化手抄報
相關知識
辦一份傳統文化手抄報簡單
辦一份傳統文化手抄報
一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簡單好看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簡單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傳統文化手抄報簡單又大方
傳統文化手抄報簡單_傳統文化手抄報精美圖片
春節傳統文化手抄報簡單
關於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簡單
小學生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簡單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