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等待為題的優秀散文
一個人在等,是一種守望,一種守候。一個人在等,是一種境界,是另一種優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等待
可內心深處的漣漪從未平靜。彷徨之中半夜驚醒,望著窗外枯涼的景色,回想種種,剎那間憂鬱了自己。感情之事從來都是一道解不開的難題,為何還要故意為難,把自己置身於枷鎖之中。
害怕了背叛,習慣了偽裝,只能裝作無所事事。獨自起航去尋找簡單的快樂,平凡的幸福,也許有一天累了,回首往事,才能發出會心的微笑,感嘆自己的幼稚幻景。慢慢的,我們學會了成長,學會了獨自去承受,在心靈無所依託的時候尋找蘊藉,在孤獨寂寞時獨自舔舐受傷的傷口。
我們都在等待屬於自己的幸福,也許糾纏之後還是緣盡於人海,就如落花無情,散落滿地,終究是對面難識,也許只有等到完全腐侵,融化入土才會相聚吧。世事變化無常,本來就很難預料,為了所愛的人等待是一種願景,更是一種勇氣,為了彼此的承諾相互廝守本來就是值得稱讚的事情,面對現實的殘酷,痴心的人啊,你還要承受多少。
一起歡笑,卻形同陌路;相互關心,轉眼卻不識。曾經為之心動,為之著迷,如今時過境遷,在各自發生過那麼多的事之後,卻也一直把那份愛珍藏。曾經埋怨,憎恨,如今當所有一切都沉澱,我們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曾經嫉妒三毛,為了所愛的人不惜等待,也曾嫉妒她的丈夫,有人可以為了他等待。青春的代價,太過沉重,而我們都已不願痴情的付出。我只有默默的在背後祝福,前方的路太過遙遠,我們還要去承受更多,可惜陪你走到盡頭的不是我,可恨現實太殘酷,到頭來只能是分道揚鑣。
每一次心靈的悸動,每一次靈魂的震顫,就如落葉繽紛,生命走到盡頭,卻蕭條了天空,帶來的是無盡的傷痛。莎莎之音,最後的歌唱,連最後一片尊嚴也傷的那麼徹底。從此淡忘,模糊。
:等待
約定此時此地相見,然而人未到,等待。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甜蜜的回憶或等待的惆悵。
從“等媽媽回來”到“倚門望子”,家家都在等待中。
等待開花,等待結果,果子熟了,還等待,等待明年。
郵遞員給人們帶來等待的謎底,如今滿街大哥大,等待的已不是書信。
等待集合、等待排隊、等待通知、等待早請示晚彙報、等待廢話連篇的報告會的結束、等待典禮開始、等待誤點的航班……“等待”是賊,竊走人們的光陰,如果能用電腦統計每人一生中浪費於等待的長長短短的時數之總和,必大吃一驚,人命半條。
然而不得不等待,中國諺語:“欲速則不達”;法國諺語:“必須懂得等待”;我故鄉的老鄉們說:“性急吃不得熱粥。”
“守株待兔”嘲笑蠢人,但也因確曾有兔子撞到了他的懷裡,才令他萌生了“等待”這一不費勁的非分之想。希冀在等待中獲兔子的人豈止守株者。
小學生等待上中學,中學生等待上大學,大學生等待滿意的職業、美好的家庭……人生是條長長的鏈子,“等待”是各環節鏈子間的紐帶。
引人入勝的風景,遠處有亭臺,人們朝亭臺走去,到了亭臺,更遠處有溶洞,於是奔向溶洞,溶洞又非終點,更遠處有瀑布……人們因此不顧疲勞不斷地前進。引人走向遠處是由於亭臺、溶洞、瀑布的魅力;人們在人生道路喜歡未來的景點。“等待”寄寓於“希望”;“希望”依偎著“等待”。
等待的未必能獲得,而未曾等待的不速之客卻飛快來到,而且絕對驅不走,避不開;中年在必經之途守候青年,老年又悄悄攜走了中年。
:等待
回想起那年高考後,在家裡等成績的日子裡,那分等待,真是心急火燎,不得安寧啊。滿腦裡都是考卷上的題目,確認地否定答案,又確認地肯定答案,胸有成竹地估算出分數,就胸有成竹地否定著剛剛認可的分數,就這樣,苦苦地折磨著自己吃不香,睡不著。
媽媽看我這份“等待”的樣子,沒有責怪我,卻讓我去村後的草原上去放牛。每天黎明時分,把5頭牛放到空曠的草原上,我就躺在鋪著乾草的壩堤上,望著白雲不停穿梭、徘徊的藍天。微風吹過,從草原傳來的草香,就是那種混有泥土的腥兒,略帶著淡淡的苦艾兒,吸到胸腔中才感覺沁人肺腑的舒坦。林叢間的鳥兒,不管是清麗婉轉的歌喉,還是低沉暗啞的嗓音,全沒有半點清高與羞怯,都在自由自在地爭相鳴唱著,合奏著一曲動聽的交響。蝴蝶翩躚在身旁,又隨風飛走,在視線裡跳動著快樂的旋律。剛想朦朧著睡意,遠處隨風傳了牧羊老人低沉渾厚的歌聲,靜靜地傾聽著,似乎他是在講述著一個個久遠的故事。陶醉在自然裡,才發覺沒有時間去想著高考成績的事兒,揮動著手中羊鞭時,才發覺時間是這樣稍縱既逝。直到村裡的大伯把錄取通知書送到草原時,我才感覺等待的日子是那樣的短暫,日子越久,就越留戀那段在草原放牛的生活,也更理解媽媽愛的內涵。
想起小時候,每年春天,看著父親把種子撒進土地裡,總是對他說:“這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收穫呀”。父親就會憨厚地微笑著說:“秋天呀,秋天就會收穫很多”。在等待收穫的日子裡,父親並不清閒,他每天都到田地裡鋤草、澆水、施肥、噴藥等等,有時忙起來就沒黑天沒白天地幹。那時候,我就不明白,種子撒進土地,在家裡等著,在秋天不就可以收穫了嗎?後來才明白,“等待”還包含著諸多內涵。
直到現在,每當我把稿件投進信箱,或者傳送給遠方的編輯部,“等待”也便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了。可是,我再也不像高考後那樣急切的“等待”,而心神不寧。學會了像媽媽教給我那樣,走進自然界的“草原”中,去尋覓著更快樂更美好的“事兒”去做,“等待”詮釋成人生路上永恆的快樂,生命中執著前行永不停歇的動力。
每個人,每一天裡也許都充滿“等待”,其實,我們等待的不是機會,不是緣分,更不會上帝賦予的“神的力量”,而是時間,就是從眼前溜走的一分一秒。
馮驥才現代精品散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