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政治試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考試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識儲備,高考政治都複習好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廣東高考政治試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廣東高考政治試題:

  12.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增大,側重需求管理的經濟政策作用逐漸下降。2015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意味著

  ①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將得到加強

  ②應促進經濟轉型,實現更有效率的可持續發展

  ③應進一步發揮政府職能,提供更多的管理和服務

  ④應鼓勵企業創新,實現經濟長期均衡發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甲公司認為乙公司的瀏覽器存在漏洞,可能洩露使用者資訊,因此採用彈窗方式予以提醒,被乙公司以詆譭商譽、不正當競爭為由訴至法院。2015年12月,市智慧財產權法院終審宣判認定,甲公司違反公認的商業道德,屬不正當競爭行為,應負相關法律責任。案例表明

  ①巨集觀調控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②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需要道德進行規範

  ③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法律法規的規範和引導

  ④市場經濟要求公平的競爭規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假設甲乙兩國生產啤酒和麵包的成本如表2貨幣單位:元。

  假定兩國的計價貨幣相同,商品質量無差異,兩國間的商品可自由流動但生產要素不可流動,忽略兩國間的運輸成本,且不考慮其他因素,以下判斷合理的是

  A.乙國出口啤酒到甲國,並從甲國進口麵包

  B.乙國出口麵包到甲國,並從甲國進口啤酒

  C.兩國無需貿易,因為甲國生產成本都比乙國低

  D.乙國從甲國進口啤酒和麵包

  15.隨著智慧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新興的電子支付因其便捷性而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歡迎。假如這些電子支付能夠減少貨幣的需求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以下傳導過程合理的是

  ①消費增加②利率水平下降③投資增加④國民收入增加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16.2015年7月,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全國人大會關於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各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應當公開進行憲法宣誓。實行憲法宣誓制度是

  ①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舉措

  ②全社會樹立憲法權威的法律保障

  ③國家工作人員增強憲法觀念的重要途徑

  ④社會群眾監督國家工作人員的一種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15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釋出了《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著力推進行業協會商會的“去行政化”。這一舉措有利於

  ①釐清行政機關與行業協會商會的權力邊界

  ②促進社會組織自主自律發展並逐步脫離政府

  ③理順政府、市場、社會的關係,激發社會活力

  ④實現政府職能轉變,重構社會管理模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5年6月,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祕書處提交了《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該檔案提出,到2030年中國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目標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等。這說明

  ①中國對自身發展提出了更高質量的要求

  ②聯合國在全球氣候變化治理中處於領導地位

  ③中國主動承擔了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的主體責任

  ④中國在全球氣候變化治理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5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引導網際網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回答19~20題

  19.從哲學上看,“網際網路+”行動計劃

  ①是上層建築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表現

  ②是發揮創新意識對社會生產力發展起決定作用的體現

  ③促進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並突破社會與實踐的制約

  ④推動了人為事物的具有“人化”特點的聯絡在實踐中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根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某公司提出“智谷產業”的新概念,欲形成一個基於網際網路快速增長的文化創意生產、創意成果數字出版、文化類產品和產權交易的生態產業鏈。這一舉措的意義在於彰顯

  ①科學技術的進步成為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總體格局中的突出作用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通過文化產業的消費渠道實現

  ④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成果應該得到扶持和倡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當前,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商業生態系統,對傳統商業生態系統正在進行著一次革命性的顛覆。業界評論說“就像獅子吃掉森林裡的羊,這是生態的規律……新經濟模式已經有點獅子的味道”。“獅羊論”的哲學依據是

  ①人類社會和自然界都遵循固有的同樣的規律

  ②矛盾對立雙方在鬥爭中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③一個新事物對另一箇舊事物的辯證的否定

  ④社會發展中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某研究所發現,水果成熟時會釋放揮發性的化合物,而且隨著成熟程度的增加,其濃度也會有所變化。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備?菟??庖惶匭裕?瞥閃艘恢幟?ldquo;感知”水果是否成熟的標籤紙。當水果成熟時,標籤紙通過感知其釋放的揮發性化合物的濃度而變換顏色。據此,以下結論合理的是

  ①變色標籤紙感知水果成熟度是因為其具有的反應特性

  ②意識的主動創造性是水果成熟與標籤紙相應變色的依據

  ③檢驗一種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須超出認識的範圍

  ④事物的多樣性聯絡由人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建立起來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繼“天價大蝦”之後,各地又出現“天價扇貝”、“天價麵條”,宰客事件頻頻出現,折射出旅遊市場混亂,收費不合理,餐飲、住宿、交通等漫天要價的現象比較普遍,消費者信心受挫。關於此現象產生的原因和解決措施,看法正確的是

  ①社會基本矛盾發生了對抗性傾向,要狠剎行業不正之風

  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發生偏差,應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③事物發展的方向發生了倒退和下降,必須勇敢面對挫折與考驗

  ④部分功能及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以區域性市場誠信建設推動信心重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開放催生了大量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及城市之間的流動人口,因城市管理的需要,他們被要求辦理“暫住證”。但由於戶籍制度的侷限,流動人口不能與當地戶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為破解這一難題,2015年11月,國務院頒佈了《居住證暫行條例》,並於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居住證暫行條例》規定,在全國建立居住證制度,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蓋,要求各地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提高居住證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務水平。另外,還明確了居住證持有人通過積分等方式落戶的通道。

  材料二

  《居住證暫行條例》為流動人口享有居住地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提供了制度框架。居住證制度的實施既意味著暫住證時代的終結,也標誌著戶藉制度改革的新開始。

  ⑴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經濟知識,分析居住證制度改革可能對我國勞動力市場和長期經

  濟發展產生的影響。14分

  ⑵結合材料二和所學政治知識,分析國家制定《居住證暫行條例》的依據和目的。12

  分

  39.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知名京劇演員在微博上釋出其劇照並附言:“這一頭點翠頭面傳統戲曲中旦角演員所帶頭飾……80只翠鳥翅膀下的一點點羽毛,經過點翠師傅的加工,變成有流動光澤的頭面,永不褪色。”

  有動物保護人士指責這種濫用翠鳥羽毛的行為與吃魚翅沒有什麼區別。有人發微博批判傳統點翠是非不分:犀角、熊膽、虎骨均可入藥,但那是從前!但是,也有力挺的聲音:京劇是國粹,而點翠頭面是京劇藝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動物保護人士是在偷換概念,把廣義的翠鳥和受保護的翠鳥混為一談。京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保護、傳承、弘揚重在‘守舊’。”

  針對網友“炫富”、“殘忍”、“虛榮”的批評,當事演員表示,“我只是分享國粹藝術美,不是炫富……希望將來有一天,能有價廉、質優、物美的替代品出現。”

  ⑴運用價值觀的相關知識並結合材料,談談如何認識點翠頭面工藝之爭。10分

  ⑵京劇是國粹,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點翠頭面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保護、傳承、弘揚重在“守舊'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對此進行評說。12分

廣東高考政治試題答案


看過" "的還看了:

高三政治重點知識總結歸納
廣東高考全國卷政治考綱
相關知識
廣東高考政治試題及答案
山東省高考政治試卷及答案
麗水市中考政治試題及答案
河北省中考政治試題及答案
高考政治大題及答案
廣州市高一上學期月考政治試卷及答案
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及答案
高一上冊第三次月考政治試題卷答案解析***2***
高考文綜政治試題及答案
2015年上海高考政治試題及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