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教師發表職稱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精心培育幼小的花苗;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大學英語教師角色轉變研究

  摘 要: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師的主要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者”。新的時期,新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嘗試改變自身的角色定位。在整個教學過程,大學英語教師應該處於各個環節的引領者和示範者。

  關鍵詞:角色;轉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004-01

  一、傳統大學英語教師承擔的角色型別

  1、大學英語教師在改革開放初期,大學英語教師和其他學科的教師承擔著同樣的角色

  從改革開放開始,大學英語課程在全國大學普遍開設。大學英語教師作為高校教師團隊的成員,在突出傳授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始終承擔著教師群體的普遍職能。由於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低,所以教育部規定大學英語課程的授課時數較多,大學英語教師成為了大學一、二年級學生見面最多,接觸最廣的教師。由於課時量的充足,學生人數較少***班級人數最多者不超過30人***,大學英語教師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傳道、授業和解惑者。由於學生對教師比較瞭解,師生關係比較融洽,學生們思想上、人生上、學業上出現問題都會主動向老師去請教和探討。在老師的指引下,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在預設的軌道上前行。在具體的語言教學中,這一時期美國語言學家chomsky的“轉換生成語法”對中國的大學英語教學影響較大,中國的大學英語教師普遍十分重視詞彙和語法的教學,因此,這一時期的學生的英語讀寫知識比較紮實,學生的詞彙量較大。雖然在這個階段有一些思想比較前衛的教師已經意識到重點講授語法知識的缺陷,在課堂講授中除講授英語知識以外還重點訓練學生英語技能,但這樣的老師只佔少數,不是大學英語教師的主流。

  2、自1990年以來,大學英語教師成為提升學生英語技能的引領者

  在十多年的教學研究和實踐中,中國大學英語的專家和學者開始注意到了只講授語法和詞彙知識的不足。在深入的學習和領會西方教育家關於教育學和二語習得方面的理論後,大學英語教學領域的專家和學者逐漸接受了西方二語教學中的行為主義理論,開始嘗試情景教學法――突出培訓學生的英語技能。由於這種真實場景的模擬和預設,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得到了加強。雖然有些學生不曉得英語為什麼要這樣說才正確,但經過大量的實踐和練習,逐漸的形成了一種習慣,英語的聽說技能逐漸養成。但是,這一時期因為對語法知識講授的弱化,很多學生在閱讀理解的準確性以及寫作詞彙和句型的正確性方面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下滑。如何能夠讓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形成英語語言技能,掌握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很多專家和學者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就在此時***2007年***,教育部頒行了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在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要的同時,讓我們明確了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承擔的角色。

  二、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根據教育部2007年《課程要求》,各高等學校應根據各個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符合自己學校實際情況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在新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設計過程中,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編著自己學校的大學英語教材,開設符合自己學校實際情況的新的大學英語系列課程,開發適合自己學校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成為擺在每一位大學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

  1、大學英語教師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教師簡單的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通過一定的情境、體驗和互動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據,自主學習的概念是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並一直為教育界專家和學者所關注。教育部2007年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提出採用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不僅在課內傳授英語語言知識、培訓英語各項技能、傳授英語學習方法,在課外還要指導學生自學。只有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在與同學以及英語愛好者的互動中看到了英語學習的強大魅力,自主學習的引領才會成功。

  2、大學英語教師為多學科知識的集大成者

  大學英語教學的方向在2007年《課程要求》中得到明確,那就是綜合類大學英語,專項技能類大學英語、語言文化類大學英語和專業英語教學的有機結合。但很多英語界專家對大學英語課程的走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筆者認為專業英語教學為未來大學英語教學的走向。專業英語教學要求大學英語教師不僅精通英語語言知識還要對所教授學生的專業知識比較精通,最低的標準為學生所學專業的基礎知識要比較瞭解。在把某個專業領域知識和這個領域所使用的特殊英語語言結合到一起進行教學時,便產生了新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這需要大學英語教師不斷的奉獻,進行創新和研究。

  3、大學英語教師為新的教學技術的駕馭者

  教育部2007年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中明確指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 採用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掌握現代資訊科技的目的為大學英語教師能夠熟練的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講授英語語言知識以外,還應該能利用自己嫻熟的網路多媒體技術在課外提供給學生更多更好的資訊資源,比如英語學習的專項網站、 資訊庫,同時也可以通過 E- mail、 BBS、 MSN 甚至建立QQ 群等現代網路技術手段和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發表意見,輔導答疑等。

  參考文獻:

  [1] Chomsky .N. Reflections on Language [M ]. London : Temple Smith , 1976 .

  [2] Newmark.L. and Reibe, l D. A. Necessity and sufficiency in language learning[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968 .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石家莊教師職稱論文發表
石家莊教師代寫職稱論文
相關知識
石家莊教師發表職稱論文
石家莊教師代寫職稱論文
石家莊教師代寫職稱論文
教師發表職稱論文
大同工程師發表職稱論文
上海教師中級職稱論文發表
山東教師中級職稱論文格式要求範文發表
教師評定職稱論文
教師高階職稱論文範文
教師初級職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