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的誤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建設,在當代的企業文化中有什麼誤區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企業文化政治化。有的企業把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劃等號,認為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建立起了好的企業文化。在實際操作中表現偏面強調政治學習而忽視企業價值的朔造,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黨委或黨支部的事。這在一些國有企業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在這些企業中企業文化工作者必須是具有較強黨性的黨員幹部,有較高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應該承認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兩者的確存在著聯絡,企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載體,而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助於推動企業文化的建設。但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甚至將思想政治工作取代企業文化建設。

  二、企業文化的表象化。一些企業為了塑造自身的“文化”形象,在脫離企業經營管理實際的情況下總結了一套經營理念或企業精神。由於這些理念或精神根本不被認可,因此這種企業文化實際上成為一種脫離企業實際的空談。雖然對於外部環境的不知情者可能會起到一時的“包裝”功效,但是對於企業自身而言,純屬一個漂亮的“花瓶”,其作用可想而知。還有少數企業更加表象化,認為企業文化就是創造優美的企業環境,注重企業外觀色彩的統一協調,花草樹木的整齊茂盛,衣冠服飾的整潔大方,裝置擺放的流線優美。

  三、企業文化僵化。有的企業以為企業文化一經建立便可長治久安,忽視了根據環境的變化及時對企業文化進行“創新”,從而使對企業發展本來起積極作用的文化變成了企業發展的障礙。實際上,企業文化同樣有好與不好之分,當一種企業文化由於惰性而變成一個封閉的系統時,它可能會扼殺企業的創造精神,從而排斥外來的人才的加盟和企業對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

  四、企業文化空泛化。有的企業,你走進大門,就會發現從走廊、辦公室、到各車間的牆上四處可見形形色色,措詞鏗鏘的標語口號,如“團結”、“求是”、“拼搏”、“奉獻”等。這本無可非議,但它是否能真實地反映本企業的價值取向、經營哲學、行為方式、管理風格;能否在全體員工中產生共鳴;能否真正地起到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有本企業的特色,恐怕連企業的決策者本身都說不清楚。

  五、企業文化的文體化。在一次與外商洽談時,某企業談及它的企業文化時說:“為了豐富員工的業餘生活,建設企業文化,這些年,我們加強了精神文明建設,成立了很多興趣小組,比如足球、籃球、音樂小組等。”結果,當然不出你的預料:洽談不成功!原因就是該企業誤解了企業文化的含義,認為所謂企業文化就是唱歌、跳舞、打球、建立舞廳、成立音樂隊、球隊等,客觀來說,這些對企業來說是必要的,它能增進友誼、溝通感情,但這些可能是部分文體愛好者的事情,不能靠此去挖掘人才、發現人才和留住人才,因為企業畢竟不是專業文體團體,這是對企業文化的淺化。

  六、企業文化趨同化。企業文化的旋風使很多企業醒悟,必須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於是乎一些企業也趕時髦在企業內部大搞企業文化建設,它們或者借鑑別的企業的文化理念或者照搬成功企業的CI策劃,如此一來,結果使得很多企業文化千篇一律,缺乏個性,重視文字的工整,忽略企業特性的表達等等。許多企業的企業精神常常用求實、創新、開拓、進取或加上拼搏這些詞語加以概括。應當說這些詞語都是好字眼,都很重要,但大家都用這些詞語表達,就失去了企業精神的鮮明個性和特色,變成了所謂工業企業中標準件的組合。這也就使某個企業的企業精神變成了所有企業共有的“企業界精神”。

  如何走出

  一是要系統地建設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包括物質層、制度層和精神層三個層次。精神層主要是指企業領導和員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價值標準、職業道德及精神風貌。制度層是企業文化的中間層次,是指對企業組織和企業員工的行為產生規範性、約束性影響的部分,它體現企業文化的物質層和精神層對員工和企業組織行為的要求。物質層是企業文化的表層部分,是企業創造的物質化,是形成企業文化精神層和制度層的條件。這三個層次是緊密聯絡的。物質層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和載體,是制度層和精神層的物質基礎;制度層約束和規範著物質層和精神層的建設,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企業文化無從談起;精神層是形成物質層和制度層的思想基礎,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時必須系統地抓,要分層次地抓,但又不能只注意其中的一個層次而忽視其他。

  二是要建設富有個性的企業文化。不同的企業處於不同的內部與外部環境中,企業文化的特徵也會不相同,併產生不同的行為規範以及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因此,企業文化建設不能千篇一律,應該根據自己企業的特點、自己企業的經營環境,進行具體的設計定位,這樣才能在萬變的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沒有特色的企業文化無異於沒有企業文化。在這個強調差異代競爭優勢的年代裡建立獨特的企業文化顯得非常重要和必要。縱觀中外成功企業的案例,不難發現成功的企業都有其不一般的企業文化。如北京同仁堂的“濟世養生”、“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一聽就知道是同仁堂所獨有的。杭州胡慶餘堂“戒欺”,大家都知道這是胡慶餘堂的企業精神。

  三是要寓企業文化建設於企業經營活動之中。企業文化不是蹦蹦跳跳的娛樂活動,企業文化是一種價值觀念,屬於社會意識範疇。有人把企業文化等同於企業文體活動,這是一個誤區。企業文體活動只是企業文化的一個內容,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不在這裡。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所凝結起來的一種文化氛圍、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境界和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方式。 “科龍”的企業文化建設就做得很好,它將企業經營理念和價值觀體現在企業管理制度中,體現在經營實踐中,體現在員工的行為方式中,由此構成一個良好的組織氣氛,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凝聚力,以文化的力量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這樣就抓住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質和根本內涵,也達到了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

  四是要創新企業文化。當企業內外條件發生變化時,企業文化也應相應地進行調整、更新、豐富、發展。成功的企業不僅需要認識目前的環境狀態,而且還要了解其發展方向,並能夠有意識地加以調整,選擇合適的企業文化以適應挑戰。21世紀的惠普經歷了重重變革,像總裁人選的變更、合併康柏公司等。儘管如此,惠普依然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整合企業文化發展的新方向,為其他企業做出了榜樣。要創新企業文化還有一條特別重要,就是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企業管理的精髓,它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到行動中貫徹到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要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以優勢的企業文化吸引人、激勵人。只有這樣,企業的文化才能浸透到企業員工的思想中去,才能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企業才能獲得其特有的競爭優勢。

成功企業營銷案例分析
工會財務論文_工會會計論文
相關知識
企業文化的誤區
企業文化的認知誤區
公司企業文化的三分鐘演講稿
有關公式公司企業文化的讀後感
對公司企業文化的評價
試論廣告與企業文化的傳播
淺析新經濟時代企業文化的建立
企業文化的論文範文精選
企業文化的論文範文特輯
企業文化的論文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