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輔導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高中心理健康輔導開展的效果如何,不僅關係到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否得到解決,也關係到學生的學習、生活能否順利進行,更關係到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高中心理健康輔導策略淺析》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高中心理健康輔導開展的效果如何,不僅關係到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否得到解決,也關係到學生的學習、生活能否順利進行,更關係到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心理健康輔導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高中;心理健康;輔導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8-0046-01

  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對於高中生的全面發展和高中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青少年學生作為一個獨特的社會群體,心理上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壓力,社會環境變化及其身心劇變加深了他們的心理矛盾和心理衝突,使得其心理、行為問題增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數增加。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根本上提高其心理素質,提高其心理適應能力,這是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健康人格、增強其應對社會壓力及挫折能力、形成個體健康個性的客觀需要,更是時代的要求和挑戰。

  1.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建立高中生心理健康檔案,是高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工作。但就是這樣一項最基本的工作,很多學校都沒有做到。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是指對個體心理髮展變化特點、心理測驗結果、學校心理諮詢與輔導記錄等材料的集中儲存,這些資料應按照一定的程式排序,組成一個有內在聯絡的體系,如實反映學生的心理面貌。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為學生個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障,它是每個學生心理成長的軌跡,學生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檔案,瞭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在發現自己有心理問題時,積極尋求心理諮詢與輔導,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與矯治,仍可通過心理健康檔案來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對每位學生的心理成長、心理潛能開發提供幫助,為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提供重要保證。高中生學業受挫導致的情緒低落、抑鬱、自卑問題比較常見,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可以從中篩選出高危人群,從而對那些可能處於心理危機的學生進行重點幫助。

  2.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種單純的、孤立的教育行為。心理素質作為教育內容,需要隨時隨地進行。學生學習生活主要在課堂。因此,高中學校除了使校園佈置人性化外,還需著重課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的營造。***1***開展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部分學生學習某門課程成績低下,情緒低落的原因,一方面是缺少掌握該門知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在學習動機、學習方法或學習習慣上有不合理的地方。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潛能,端正學習的動機。***2***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使學生樂學、會學。在課堂中,學校教師努力創造一種和諧、民主、平等、輕鬆的心理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讓興趣引導學習。***3***利用教材人格教化的作用,塑造學生健全人格。中學教材裡面蘊涵著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師要充分地、有意識地運用教材本身的魅力,有機地運用它去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學機制。例如,在數、理、化學科中通過背景知識,介紹科學家們的成長經歷,從公式定理中引申到正確觀念的樹立、良好品格塑造、合作精神的培養等。

  3.整合顯性與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顯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隱性心理健康教育一起共同構成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學校的各項活動都要注重突出顯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隱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在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包括課外活動、黨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班隊活動、軍訓和運動會等。在這些活動的開展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有趣味性和實踐性,要以學生更易接受的方式進行。在活動中,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好學習、生活乃至人際關係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問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承受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如在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目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指導學生合作、交流和探究,使學生的合作變得心靈默契,學生的交流成為心靈的對話,學會體貼、理解和溝通。在學校舉行的有關藝術類的活動中,高中學校要注重學生的身心體驗,培養學生的美感和興趣;在學校舉行的科技活動中,高中學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心理品質,人人悟出"我能行",在模仿中創意,在傳承中創新,大家都來露一手。通過活動消除畏難心理、恐懼心理和自卑心理。

  4.拓展溝通渠道,實施有效教育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心理教育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首先,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各方面的,班主任與學生的經常性溝通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有計劃的各種班級集體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交流,效果是顯著的。班主任通過學生的週記可瞭解學生的思想狀態,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渠道。其次,家長對子女人格的影響是巨大的,學校必須通過各種形式特別是家長會承擔起對家長進行心理教育指導的責任。再次,通過社會調查與實踐,加強生活體驗。當下,我們不難看到現在的學生一方面自主意識明顯,自我觀念強烈,處理問題時,自以為是的傾向比較嚴重;另一方面自我反思能力薄弱、責任心欠缺,發生問題時,多逃避或推卸責任。這是因為人對外部世界的刺激都會有一種潛在的綜合性判斷與選擇,總會在很具體的意義上直觀他的世界或創造他的世界。有研究指出,知識結構的複雜性和反思能力間存在著一種正相關,如果沒有某種有衝突的環境作對比,認識上的反思就很難出現,學習與生活的隔離狀態就得不到消除,以至許多事情在學生的頭腦中沒有真實的概念,導致了學生思想、行為上的怪異與叛逆,甚至與社會的要求背道而馳。所以,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認識體驗,通過社會實踐構建一個人的自我教育內環境,無論就人的生存方式,還是就人追求生命意義的方式,乃至對於整個人生的發展、協調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 徐福有.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促進可持續發展[A]. 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 2005

  [2] 田國勝. 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模式初探[A]. 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 2002

  [3] 蘇娟. 論開發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意義[A]. 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 201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關於心理護理論文範文
有關心理壓力的探討論文
相關知識
高中心理健康輔導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論文
心理健康輔導論文
小學生心理健康輔導論文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積極心理學與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基於積極心理學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