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課知識點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課內容多而雜,要想有效複習以防考試出現,就需要對重點知識點進行理解,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課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課知識點

  1.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是矛盾的。二者並不矛盾。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注意,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2.弘揚民族精神就會影響經濟建設。經濟建設是我國當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動都必須圍繞經濟建設展開。弘揚民族精神不但不會影響經濟建設,反而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

  3.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根植於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所以,中華民族精神是一成不變的。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展是長期歷史積澱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近百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主要體現在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奮鬥的歷程之中,體現在革命、建設個改革的各個時期,因此,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歷史上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要繼承和發揚我們黨在長期革命鬥爭和建設時間中形成的優良傳統。

  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須抵制一切外來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既要注意借鑑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

  高中政治必修三核心考點

  1、中華文化

  1特點:源遠流長見證:文字和史書典籍;博大精深A.領域廣:①文學藝術:對於反映人們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精神世界有著獨特的作用,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嚮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佔有重要位置;②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B.地域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徵。C.民族廣:①中華文化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個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徵,他們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共同鑄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②各民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宿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原因:在於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幷蓄。

  2.民族精神

  1作用: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於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始終是維繫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名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2基本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3.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1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2是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3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4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5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4.如何弘揚中華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即堅持,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為指導.2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3要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4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5立足實踐,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

  高中政治必修三常考知識點

  實踐—先進文化—傳統文化—外來文化--大眾文化—落後腐朽文化---精神文明四有公民;公益文化;和諧文化—道德建設—核心價值體系—榮辱觀—兩種素質

  1、實踐:立足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做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

  2、先進文化:牢牢把握前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馬克思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3、傳統文化:正確處理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全面認識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取其糟粕,保持民族性,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體現時代性,增強文化發展的活力

  4、外來文化:著眼於世界優秀的文化發展前沿,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5、大眾文化:發展人民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大眾文化,不斷滿足人民日前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6、落後腐朽文化:加強管理,正確引導;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援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7、精神文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建設,培育四有公民四有公民;發展科學教育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保障人民公益性文化權益;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造活動,弘揚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8、思想道德建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9、核心價值體系: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引領社會思潮,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內容: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2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3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話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

  10、榮辱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為全體社會成員作出正確的道德選擇提供了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11、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的人還: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十課知識點總結
相關知識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六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十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七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六課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十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八課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一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課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