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湯可不可以化成原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中華文明創造燦爛飲食文化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與飲食相關的民諺俗語,它們都是古人通過自身實踐得出的養生之道。在我國的飲食傳統中,一直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究竟什麼是“原湯”,什麼是“原食”,古人又是怎麼理解“原湯化原食”呢?

  一般來講,“原食”指的是澱粉類食物,比如餃子、麵條、餛飩、湯圓等,“原湯”就是水煮這些食物後得到的湯,而“化”有“消化”的意思。所以“原湯化原食”的意思是,湯能夠幫助澱粉類食物消化吸收。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這個說法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一方面,煮澱粉類食物時,其表面的澱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時,澱粉顆粒就會糊化,一部分溶解到湯中,這些澱粉的消化吸收速率比較快,可以促進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更利於“原食”中澱粉的消化吸收,從而減少積食的危險。另一方面,喝原湯還可以補充營養素的攝入。麵粉中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很豐富,但在煮的過程當中,B族維生素會溶解到湯裡。喝點“原湯”補充B族維生素,可以促進胃酸分泌,增強食慾,調節糖代謝,幫助澱粉類食物更順利地轉變為能量。

  多數人習慣飯後喝湯,不過最好短暫休息後再喝,這樣不容易稀釋胃液,以免影響到食物正常的消化吸收。飲用量以一小碗為宜***150~250毫升***。肥胖者可嘗試飯前喝湯,能產生一定的飽腹感,讓人放慢吃飯速度。
 

  值得提醒的是,隨著澱粉類加工食品中的新增物越來越多,最好不要喝市售食品煮出來的“原湯”。如很多掛麵產品為了提高筋力,加入大量的鹽、鹼,使“原湯”成了鹹湯、鹼味湯。某些餃子、湯圓的餡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會融入湯中,不宜多喝。此外,餐館中的麵湯也含有較多的鹽,也應少喝。如果是家裡自己做的少油少鹽的“原食”,可適當喝一些“原湯”。還要強調的是,久涮火鍋的湯不在“原湯”之列,因為在涮肉時會有很多油脂溶解出來,造成火鍋湯中油脂和嘌呤含量過高,而且可能含亞硝胺等致癌物質。

咖啡在什麼時候喝最好
健康晚餐的原則
相關知識
原湯可不可以化成原食
胃炎可不可以吃石榴和飲食原則
辦護照的照片能化妝嗎_辦護照可不可以化妝
瑜伽練習完成之後可不可以泡腳
背越式跳高的可不可以速成
女生可不可以吃檳榔及原因
綠豆湯可不可以預防感冒
精液不液化可不可以結婚
原地踏步跑可不可以減肥
痛風可不可以吃螃蟹和飲食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