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應該怎樣去寒氣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三伏天去寒氣,冬天就不會全身冰冷,睡覺的時候也不怕腳冷,那麼有什麼辦法去寒氣呢?現在就由小編來跟你講一講三伏天去寒氣的方法吧!

  三伏天去寒氣的方法

  1、吃薑

  中醫認為,姜是助陽之品,於是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姜活血、祛寒、除溼、發汗,與蜂蜜合用對肝病恢復有益。鮮姜滋潤而不傷陰,每天切四五薄片鮮生薑,早上起來飲一杯溫開水,然後將薑片放在嘴裡慢慢咀嚼,讓生薑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若常感胃寒、食慾不振,可以含服鮮薑片。

  2、熱水泡腳

  用熱水泡腳是個養生好方式,全年都適用,泡出一身大汗能驅寒。泡腳時間不能太長,大概10-15分鐘,後背有熱烘烘的感覺即可。夏季泡腳最好用40℃左右的溫熱水,具體以不出汗為原則,中醫上認為,汗液由部分津液轉化而來,津血同源,出汗太多傷氣血,正所謂“大汗亡陽”。

  3、吃羊肉

  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中醫認為,大暑天氣雖熱,但人體容易為暑、溼、邪所侵,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裡,全身大汗淋漓,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極有益健康。

  4、三伏貼

  “三伏貼”是通過中藥穴位敷貼,由中藥對穴位產生熱性刺激,祛病保健。貼敷一般適合體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體關節疾病、宮寒痛經等,能起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特別是經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症的人群可以考慮此法。

  5、三伏灸

  所謂灸法,是一種傳統中醫的外治療法,就是用艾絨等藥物在人的體表穴位上灼燙、薰熨以治病的方法。此灸法溫通氣血,扶正祛邪,從而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的目的

  6、刮痧

  刮痧有活血化瘀、調整內臟陰陽平衡、疏通人體筋絡、排除體內毒素、行氣活血等功效。刮痧後最好能喝一大杯溫開水以幫助排毒,對刮痧部位要進行適當的保護,不要受涼。刮痧一般只針對於初期和中期的感冒,有疏風清熱、祛風散寒的作用,後期的感冒刮痧的效果要差得多。

  7、拔火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

  8、多運動

  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鍊。夏天人體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鍛鍊方式必須量力而行,最好進行一些“低調”的運動,夏天運動最好安排在涼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間注意少量多次地補水。

  9、喝熱水

  三伏天喝熱水真的可以排寒氣嗎?三伏天是人們陽氣最旺盛的階段,如果過度貪涼易致內寒過甚,以至於體內陽氣更衰,所以建議大家要少喝冷飲。體質虛寒的人應該少吃冷飲,而身強體壯的則沒必要刻意迴避。

  三伏天飲食注意事項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溼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2、增加清熱解暑、健脾利溼食物的攝入。

  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3、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蔘、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4、蛋白質供給需充足。

  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可以從豆製品中獲得,動物蛋白除了奶製品外,還應適當吃點肉,如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製品。其中,鴨肉富含蛋白質,可及時補充夏日高溫帶來的過度消耗,且鴨屬水禽,性涼,具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利溼的作用,特別適合苦夏、上火、體內有熱者食用。在食用鴨肉時最好燉食,也可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煲湯,這樣既可葷素搭配起到營養互補的效果,又能健脾、益氣、養陰。

大暑節氣養生
春季老年人的養生保健
相關知識
三伏天應該怎樣去寒氣
秋天應該怎樣開運
小學三年級應該怎樣學英語口語
冬天應該怎樣護膚
成功應該怎樣去定義
初三數學應該怎樣預習
高三英語應該怎樣學才能學好
高三一年應該怎樣學最有效
高三學渣應該怎樣提高成績
高三學渣應該怎樣逆襲成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