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中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春天是一年之中比較重要的季節,這個時候應該多對自己的身體進行保養,應該多喝一些中藥來進行養生,春季中藥養生應該怎麼進行?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溫補陽氣。陽,是指人體陽氣,中醫認為陽氣對人體起著保衛作用,可以使人體免受外界的侵襲。春天在飲食方面,要遵照《皇帝內經》提出的“春夏養陽”的原則,宜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抵禦疾病的能力增強。養陽的食物大多性溫,有牛肉、羊肉、姜、蔥、土豆、韭菜、紅茶等,這些食物不用一次吃很多,每天搭配吃一些就可以。

  味淡滋陰。冬季人們習慣於進補,膏粱厚味進食較多。春天裡,這種習慣應向清淡的方向轉變,多食蔬菜是春天的養生要訣。人們經過冬季之後,不少人會出現維生素、無機鹽或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常發口角炎、口腔炎等,多吃蔬菜可以補充營養素的不足。春天的韭菜是最鮮嫩的,菠菜能養血滋陰也非常受歡迎。

  野味解毒。每年的三四月份,是野菜盛產的季節,在春天野菜當令的季節多吃一點,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薺菜是最常見的一種野菜,其維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高2.5倍以上,維生素B2含量高於雪裡紅,居蔬菜之首,可以用來做餡,也可焯水後涼拌、攤雞蛋、煲湯煮粥等。馬齒莧含有核黃素、抗壞血酸等營養素,還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預防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馬齒莧可炒食、涼拌、做餡,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甜味補脾。肝屬木,脾屬土,土木相剋,春天肝旺會傷及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化解的方法是多吃些甜味的飲食,補充人的脾胃之氣。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氣血的源頭,只有脾胃旺了,才能延年益壽。因此,要多吃甜味食物,如大棗、山藥、桂圓、地瓜、南瓜、柿餅和草莓等。

  吃酸養肝。按照中醫五行的觀點,肝屬木,與春相應,肝氣在春天最旺。如果春季養生不當,便易傷肝氣,因此春天要重在養肝。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因此要適量吃一些酸性食物。常見的酸味水果有酸棗、梅子、檸檬、菠蘿等,都可適當吃一些。

  中醫春季養生祕笈

  不要“蝸居”,常運動

  春季常運動對身體很有好處。因為春天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升發,我們應該藉助這一點,好好養陽。想想看外面的世界萬物復甦,百花放百鳥飛,在這樣的環境,人也容易感到生命的旺盛與活力。而養陽的關鍵是“動”勿“靜”,要積極到室外鍛鍊,去呼吸新鮮空氣,晒晒太陽。

  TIPS:體質差點的女性不要氣得太早去鍛鍊,最好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鍊,特別是要注意在鍛鍊前喝些熱水、牛奶、蛋湯等熱湯飲,運動的強度不要太大。

  不多吃酸常食甘

  中醫提倡春天飲食中應“省酸增甘”,這是春季養肝的基本法則。因為在春天人的肝臟陽氣旺盛,再吃酸性食物,會導致肝氣過於旺盛,而肝旺就容易損傷脾胃,所以,春季的飲食是忌酸倡甘甜的。

  要避免過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螃蟹等。多食用甘溫補脾的食物,如山藥、春筍、菠菜、大棗、韭菜等。

  TIPS:春天應該多進食補,選擇具有溫熱特性的食物可以助陽,適當多吃些可達到養護陽氣的目的。在烹飪的時候多放些蔥、蒜、韭菜、蒿菜、芥菜等辛辣的蔬菜,水果也應選擇溫和的食用。

  不怒常笑身體好

  春天不是個應該生氣的季節,也不是適宜生氣的季節。前面提及春季肝陽亢盛,如果情緒過於急躁或者起伏過大,就容易傷到脾臟。所以,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而且心情過於抑鬱會導致肝氣鬱滯,也使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所以為了健康與美麗,應該多多放開胸懷,笑口常開,這樣會青春常駐。

  TIPS:當被什麼事情“氣到”時,最好深呼吸10次左右再開口說話,不要被急怒的火氣傷到自己的身心。遇到什麼事情先想一想,傷心的時候不要憋著,適當地發洩是好事。

  不要圖美衣單薄

  俗話說,“春捂秋凍”,雖然春天開始回暖,氣溫漸升,百花齊放。也是個展現著美麗與生命的季節。但是春天千萬不要著脫下冬衣穿靚衫。儘管陽氣漸生,陰寒卻未盡,要注意早春的溫差幅度較大,早晨及晚上要注意穿多點,不要一天到晚都穿單薄的裙裝,否則會導致關節炎與多種婦科疾病。不過,“捂”也要捂得恰當,基本上在穿著上注意“上薄下厚”就可以了,注意保暖腿部及關節,不要留下病根。

  TIPS:愛美的女性可以多帶幾件夾衣,隨天氣變化一件件增減,還要根據各人的生理特點、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生活環境、職業等不同區別對待。

夏天吃白蘿蔔好
春季養生中藥
相關知識
春季養生中藥方
春季養生中藥材推薦
春季養生中藥茶飲有哪些
春季養生中藥
春季養生中藥
春季養生中藥茶
春季養生中藥茶
秋季養生中藥材有哪些
夏季養生中藥
秋季養生中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