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錢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孩子只管學習就好,家裡不用他做家務”,估計這是無數偉大無私的父母們常掛在嘴邊的話,然而,事實也如此,中國的孩子大多數都處於過度保護的環境中。那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該不該給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過於驕縱寵溺孩子的父母,長此以往會發現,孩子養成了越來越多不好的生活習慣,變得越來越懶惰,甚至演變為不尊重父母,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不會換位思考,因為他們會覺得所有的都是理所當然,自己也值得享受。

  孩子適當做些家務,不但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家庭觀念,也是對孩子條理個人事務,甚至是計劃統籌等能力。但是如果家長意見不一致,本來一件很小的事,執行起來反而矛盾百出。在孩子做家務最起碼要保證“力所能及、積極引導、感受快樂、保證安全”,不是為了做家務而去強制執行,而是要能通過這件事能給孩子今後帶來積極的意義,這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我們培養孩子去做家務,很多父母也有困惑,那就是,作為報酬和獎勵,有些家長更是將不同的家務“明碼標價”,認為有償做家務是對孩子的鼓勵。

  培養孩子做家務時家長應注意的問題

  1.不要以金錢為籌碼,不同家務“明碼標價”

  家長們認為,孩子做家務需要給予一定報酬獎勵,這是可以的,但應該注意鼓勵的方式,方式有很多,玩遊戲,講故事也是獎勵,而不僅僅是給孩子金錢,將金錢作為吸引孩子勞動的誘餌。在一定程度上,我們也承認一定的有償,對培養孩子的經濟意識有一定作用,但經濟意識並不等同於金錢意識。應該讓孩子知道,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讓孩子體會到他也是家庭重要的一份子,培養孩子的家庭意識。

  2.讓孩子有被認可的喜悅

  當我們大人們做好一件事,我們都希望被認可,何況孩子呢,孩子更需要在自己認真勞動後得到積極的認可。但不應該可以強制執行,家長們對此應該重視,注意自己的態度,及時表達積極暗示性的鼓勵,讓孩子在勞動中實現自我價值的肯定,獲得快樂感。

  ,要以怎樣的方式鼓勵,這還需看不同家庭的情況以及不同的教育方式,家長們自己做好決定。總之,家長們需要做的不僅僅不是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而是真正讓這件事對孩子產生積極的意義。

  孩子做家務的益處

  一、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我們知道,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在短時間內很難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它需要在長期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慢慢地才會形成。一般來說,孩子乾的事情多少與自信心有一定的關係。據研究表明,孩子乾的事情越多,自信心越強。

  二、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作為孩子,將來要在社會上很好地立足,就需要從小通過做家務,讓他體驗到家長的辛苦,生活的艱辛,逐漸承擔自己在家裡、社會的一些責任。

  三、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孩子通過做家務,可以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語言邏輯能力,學習能力等,這些能力在書本上是難以學到的,只有在平時的實踐中才會形成。

  四、可以促進孩子提高學習效率。據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在進行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時,腦子裡氧氣最充分。孩子學習一段時間,勞動一段時間,這樣對提高學習效率有一定的幫助。在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覺不少學生在勞動與學習方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有甚者認為勞動只會影響學習。筆者認為,只要合理處理好勞動和學習的關係,是不會影響學習的,反而還會促進學習。

  五、可以培養孩子對生活的認識。我常想,孩子做家務的過程,其實就是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的過程。如果家長只給孩子講些道理,不讓孩子獨自去體驗生活,那麼怎能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做家務好處有哪些
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錢
相關知識
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發工資
孩子做家務時該不該給錢
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錢
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錢
應該怎麼去引導孩子做家務活
該怎麼樣去引導孩子做家務活
父母該如何提高孩子做家務的興趣
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做家務活
讓孩子做家務父母是否該給錢
孩子做家務事感受